文_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向穎羿
貴州大學入選“部省合建”,教育部將從搭建信息平臺、資金支持、科學研究支持、干部隊伍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教育教學、招生計劃、對口合作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
2019年2月13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以下簡稱《方案》),提出了推進教育現代化的十項重點任務。貴州大學入列“部省合建”支持中西部地區14所高等學校發展。
“這是貴州大學向高水平大學進軍的重要標志,是我們縮短與國內一流大學差距的難得機會。”貴州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宋寶安說。
曾經的貴州大學,因為地域、歷史等原因,在資源、資金、政策等方面得到的支持力度小。
歷史上,我國重點大學多隸屬于國家不同的部委,這些不同的部屬高校(有行業性質較強的專科、普通院校和重點院校)分布在不同的省份。國家教育領導體制改革后,形成了高校隸屬格局:少數中央部(委)屬高校和多數地方政府所屬高校。中央部屬高校得到的資源較多,發展較快,而大多數省屬高校得到的財政支持較少,其發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然而,貴州大學沒有因此停下建設國內一流大學的步伐,努力在內涵提升、服務社會、國際交流等方面不斷突破,以全省17%的教學科研工作者的比例,完成了全省高校60%以上的科研任務。
2016年4月,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提升工程”正式被確立為“國家工程”,隨后,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于加快中西部教育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6〕37號),明確提出按“一省一校”原則,重點建設包括貴州大學在內的14所高校。
近年來,“部省合建”一直是國家在教育領域重點關注的項目。
據報道,從2018年6月起,教育部通知文件就在抬頭中增加了“部省合建各高等學校”。
2019年1月18日,在2019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作工作報告時再次提到:“統籌推進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對口支援西部高校計劃、省部共建等工作,大力推進‘部省合建’工作,引導和支持中西部高校增強‘造血’功能。”
此次入選“部省合建”14所高校,貴州大學可以說是從高校“省隊”一躍進入了“國家隊”,必將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此次入選“部省合建”,貴州大學得到了來自各個領域的全方位支持。
據介紹,在去年教育部與省政府簽署“部省合建”貴州大學協議后,教育部組織專家赴我校進行了專項調研,在充分征求貴州省、貴州大學的意見基礎上,大致確定了部省合建過程中,教育部、貴州省人民政府各自對貴州大學的支持內容。
教育部將從八個方面給予貴州大學重點支持,包括搭建信息平臺、資金支持、科學研究支持、干部隊伍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教育教學、招生計劃、對口合作等方面。
貴州大學將被教育部納入文件發送單位目錄,并開通電子公文交換系統賬號,“部省合建各高等學校”將作為教育部文件的主送單位之一,享有與部屬高校同一信息平臺。教育部將按照貴州大學在校學生數等生均撥款因素和區域財力狀況等發展改革因素,進行綜合評定后給予專項資金支持,優先用于支持學校優勢學科和人才隊伍建設,不得用于基本建設支出。
科學研究方面,在申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中,貴州大學將與部屬高校享有同樣政策;學校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專家和學術團隊將獲得更多與部屬高校合作、參與學術交流活動的機會;將在貴州大學部署新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設、運行與管理中,貴州大學享有部屬高校同等政策;貴州大學將得到與部屬高校同等的立項建設、運行和管理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的機會。
在師資隊伍建設上,教育部將集中支持包括貴州大學在內的中西部高校青年骨干教師國內訪學,實施新入職教師國培示范項目。
在本科教學審核評估和參與教育部直屬高校咨詢委員會年度全體會議接受事業發展規劃指導等方面,貴州大學享有與教育部直屬高校同待遇、同部署、同要求。
參照教育部直屬高校,教育部將安排并單列貴州大學普通本專科生和研究生招生計劃。
貴州大學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獲得教育部“部省合建”支持,意味著學校在建設“雙一流”大學的新征程上,獲得了強勁的動力,得以邁出堅實的步伐。
“部省合建”的發展機會來之不易,要實現長足發展,必須要以自身的優勢抓住這次機遇。
“部省合建”是加快中西部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支撐。貴州大學將緊緊圍繞貴州省“大扶貧、大數據、大生態”三大戰略行動,充分發揮學科優勢、人才優勢和平臺優勢,聚力打好科技扶貧、教育扶貧和校農結合三套組合拳,積極融入全省脫貧攻堅主戰場,促進相關產業的發展。
在優勢學科建設上,貴州大學植物保護學科群對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的支撐能力顯著提升,推動茶葉、中草藥、食用菌、蔬菜等貴州綠色優質農林產品發展,帶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大數據科學與技術學科群對大數據產業的支撐能力顯著提升,實現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興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行業領域的深度融合,推動貴州政府信息化建設與發展。
此前,貴州大學制定了“三步走”發展目標:
通過三至五年建設,學校綜合實力大幅提升,綜合實力排名進入全國百強名校行列(以武書連中國大學排行榜為依據,下同)。
到2035年,學校綜合實力全面提升,綜合實力排名提升至全國前60名,建成為國內一流大學。
到2050年,與國家建設高等教育強國同步,2—3個學科進入國際先進行列,10個左右學科進入國內一流行列。
在此基礎上,貴州大學制定出臺了一系列相關配套制度,將著力實施好《貴州大學“2114”高層次人才計劃》,全職引進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同時吸引有創新實踐經驗的企業管理人才和海內外高水平創新人才兼職,推進教師隊伍的國際化建設。
此外,學校將以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等重大科研平臺和承擔重大研發計劃等國家重大項目為抓手,著力開展關鍵核心技術的集成攻關,推動一批重大平臺項目落地,實現一批優勢學科率先突破,為貴州三大戰略行動提供強大的人才、智力和技術支撐,成為高等教育改革的新高地和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以及軍民融合的助推器,為貴州經濟社會發展、農業現代化以及將貴州大學建設成為國際知名大學的目標作出積極的貢獻。

“部省合建”是加快中西部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支撐。圖為貴州大學圖書館。(貴州大學黨委宣傳部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