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袁紹陽 何連兵
黔南州市場監督管理局始終堅持改革創新、攻堅克難,工商管理和市場監管工作取得開創性成就,市場準入環境、市場競爭環境、市場消費環境明顯改善,提高了群眾的滿意度、幸福感。
近年來,黔南州市場監督管理局始終堅持改革創新、攻堅克難,工商管理和市場監管工作取得開創性成就,市場準入環境、市場競爭環境、市場消費環境明顯改善,促進了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提高了群眾的滿意度、幸福感。
黔南州市場監管局按照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全面加強商事制度改革信息化建設的安排部署,采取多舉措扎實推進商事制度改革信息化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狠抓綜合業務集成系統管理,建立健全部門涉企信息歸集共享和協同監管機制,扎實推進市場主體年報公示工作,實現“雙隨機一公開”全覆蓋。全州企業年報公示率連續四年居全省第一;進一步完善“兩庫一單一細則”建設,在全省率先把網絡經營備案檢查列入抽查事項。2017年度全州系統共自行搖號105次,檢查市場主體703戶,配合省工商局開展年報信息檢查4507戶,結果公示率達100%。
全面推行“多證合一”和“一照一碼”,認真落實“先照后證”等便利化措施,積極引導發展各類市場主體,全州共發(換)多證合一、一照一碼營業執照16000余張,實現了《藥品經營許可證》和《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認證》兩證同時核發。
積極實施“最多跑一次”改革,梳理編制了“最多跑一次”事項清單和辦事指南,采取精簡環節、減少前置、再造流程、信息共享、納入網上辦理等優化措施,推進政務服務再提速。2018年,黔南州市場監管局政務中心窗口受理各類審批事項939件,辦結935件,向貴州華宏塑業有限公司發放了黔南州首張“先證后核”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為企業節省辦證時間40余天。
推行免費代理工商注冊登記服務,通過將企業客戶注冊資料在市場監管部門與銀行之間相互傳遞的方式,實現企業免費、快速獲取營業執照,銀行同時為企業提供包括結算、融資、理財等一攬子增值服務以及企業初創階段的信貸扶持。截至2018年11月底,全州共登記各類市場主體245876戶,注冊資本5118億元,同比增長13.27%和14.46%。市場主體戶數、注冊資金分別排全省第五位、第三位。
百姓利益無小事,食藥安全大于天。黔南州市場監管局身挑監管重任,為群眾的生活保駕護航,以切實有效的措施有力保障食品藥品安全。
牽頭協調作用凸顯。發揮州政府食安辦(州市場監督管理局)的牽頭作用,加強成員單位之間的溝通協作,針對全州上年度食品安全工作評議考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采取四項措施,對存在的九個問題逐項整改,確保落地見效。
監督檢查不斷加強。在食品生產環節,制定了2018年黔南州食品生產監管工作要點和黔南州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生產條件提升改造方案,引導企業加強從原料進廠、生產加工、出廠銷售到售后服務的全過程監控。
在食品流通環節,認真查擺全省流通環節食品安全考核扣分問題,大力開展食品抽檢、快檢,全州共抽檢食用農產品抽檢3244批次,開展食品快速檢測44095批次,取締無照經營86戶,責令整改796戶(次)。

黔南州市場監管局以切實有效的措施保障食品藥品安全。圖為該局全新配置的食品快速檢測車。(黔南州市場監管局供圖)
在餐飲監管環節,全面實施餐飲業質量安全提升工程,做好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6546家餐飲單位實施了量化分級管理,對1202家資質不全、存疑和環境衛生不達標的入網餐飲店進行下線處理。
在藥械監管環節,開展了21家藥品生產企業的日常監管和12家企業的GMP跟蹤檢查,對756家藥品零售連鎖企業進行了GSP跟蹤檢查,在52家藥品零售企業開展了“互聯網+藥學服務”工作;抽檢藥品600批次,不合格5批次;對36家醫療器械經營使用單位進行了飛行檢查。
專項整治有力推進。針對重點領域、重要品種和重大時期,部署開展了“兩節”市場、畜禽水產品市場、農村和校園周邊等專項整治,嚴查食品違法違規行為;開展餐飲環節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專項監督抽檢60批次,合格率為96.7%。強化藥械專項整治,組織開展了問題疫苗、網絡銷售化妝品、藥品“凈網2018”、中藥飲片質量整治等各類藥品專項整治10次,協助召回疫苗35418支。
近年來,黔南州市場監管局多舉措加強質量監管,不斷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
質量提升行動扎實開展,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多點發力。印發了《黔南州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實施方案》,提出開展“七大質量提升行動”和實施“七大工程”,成為首次以州委、州政府名義出臺的質量發展綱領性文件。目前全州有6114臺電梯納入應急救援平臺管理,平均到達救援地點時間為9.9分鐘,2003臺電梯購買了特種設備安全責任保險。
產品質量認證認可監管持續加強。開展產品質量抽檢825批次,檢出不合格產品30批次,不合格產品處理率達100%;繼續開展分類監管,對全州285家企業的299個產品根據生產企業質量保障能力和質量安全狀況進行分級;積極開展檢測機構能力驗證,組織全州49家(次)建材、食品等檢驗機構參加檢驗檢測機構能力驗證。
目前,全州有強制性產品認證企業78家(組織),證書435張,排名全省第三位;通過各類管理體系認證的企業274家,證書508張,排名全省第三位;獲有機產品認證企業43家,證書74張,排名全省第五位。
標準化戰略深入實施。抓好省級標準化示范試點建設,完成“都勻毛尖茶標準化種植”示范區項目的考核評估工作,按計劃推進“長順綠殼蛋雞養殖標準化示范區”“三都自治縣都江鎮都勻毛尖茶種植示范區”等省級示范區建設;圍繞優勢產業積極推進地方標準制定助力脫貧攻堅,審查通過《地理標志產品獨山鹽酸菜生產加工技術規程》等11項黔南州地方標準。
品牌建設強力推進。“都勻毛尖茶”被列為中國茶類品牌價值榜第4名;發揮商標在“接二連三”產業發展中的推動作用,2018年全州新增注冊商標1073件。
“黔南州市場監管局將一如既往地以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開展工作,為人民的利益保駕護航。”黔南州市場監管局局長白新說。
風勁帆滿海天闊,俯指波濤更從容。黔南州市場監管局借力新時代春風,奮力為國民經濟發展添磚加瓦,全力服務和保障民生,提升群眾的滿意度、獲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