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袁紹陽 何廣 何連兵
長順縣堅定不移推進“七大戰略行動”,全力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創造性地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譜寫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篇章。
2018年,對于長順來說,是極不尋常的一年。
這一年,長順圍繞建成“三區三基地”目標,深入實施“三大戰略”,奮力書寫“三篇文章”,堅定不移推進“七大戰略行動”,全力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創造性地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譜寫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篇章。
這一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7.67億元,同比增長11.8%,增速排名黔南州第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5.87億元,同比增長11.2%,增速排名黔南州第三;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3.79億元,同比增長19.7%,增速排名黔南州第三。
“近年來,長順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區位優勢不斷凸顯,經濟發展處于跨越趕超的好時機,要把握好發展機遇,切實推進全縣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長順縣委書記高曉昀如是說。
2018年,長順圍繞建成“全省脫貧攻堅示范區”的定位,堅持精準方略,全力打好“四場硬仗”,狠抓“五個專項治理”,按照“八要素”要求大力推進農村產業革命,深入開展“春風行動”“夏秋攻勢”“冬季充電”,脫貧攻堅取得關鍵之年決定性勝利。
實施產業扶貧“三個一”工程,建成種植示范基地78個、養殖示范基地69個、82個村級集體經濟全部“脫殼”,吸納建檔立卡貧困戶21692戶(次)86472人(次)。累計投資6億余元,建成通組路343公里,解決4.6萬農村貧困群眾飲水安全問題,實施貧困村電網改造一戶一表7028戶,實現貧困村通訊網絡全覆蓋,深入開展農村綜合環境整治“三個一”“五個一”工程,農村面貌煥然一新。
完成2018年度1788套易地扶貧搬遷安置房建設任務,完成2017年度7644人搬遷入住,同步落實“一戶一人”就業3205人。成立錦順社區、南福新苑等4個社區,“五個三”后續扶持保障政策有效落實。資助高中以上貧困家庭學生5270人1712.73萬元。
全縣減少貧困人口2.25萬人,21個貧困村如期出列,貧困發生率降到6.45%;建成易地扶貧搬遷安置房1788套,改造農村危房1500余戶。
2018年,長順縣依托自身優勢,優化經濟結構,促進三產融合發展。
現代農業量效齊增。深入推進農村產業革命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高標準啟動貴陽萬畝蔬菜保供基地等11個重點壩區建設。新增綠殼蛋雞553萬羽,生豬存欄13.13萬頭,商品蔬菜種植核心面積達3.2萬畝,紫王葡萄、高鈣蘋果、小米核桃管護水平不斷提升。實現農業增加值16.14億元,增長6.9%,增速全州排名第二。
工業經濟升級壯大。廣順110千伏安變電站有序推進,“一園三區”水、電、路、氣、訊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新增入駐工業企業28家,入園項目39個,總投資達88.2億元,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2戶。凱升建材、天順通達等一批項目順利建成投產,長泰源、電氣云產業園等項目快速推進,以新型建筑建材、裝備制造、輕工業為重點的工業格局正加快形成。
第三產業活力迸發。建成神泉谷休閑旅游度假區、鳳凰壩鄉村休閑度假旅游區2個國家AAA級旅游景區及廣順州署、玉帶河公園等一批景點并對外開放,建成潮井國際大酒店、陽光度假酒店、但家花園酒店等一批旅游酒店;成功承辦全州第十二屆旅發大會,帶動城市建設、交通建設、配套服務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全面提升,實現旅游產業“井噴式”增長,過夜游客增長11.5%,入境過夜游客增長319.6%。加大服務業發展扶持獎勵力度,發放促進服務業發展獎勵資金345萬元,新增民營企業724戶,新培育限上商貿企業11戶,發展電商經營主體188家,激發了第三產業發展活力。
按照“山水園林盆景城市”的發展戰略,2018年,長順奮力書寫“三篇文章”,抓規劃、重建設、強管理、優環境,多管齊下推動城鄉統籌發展。
規劃引領展新貌。啟動了山水園林盆景城市風貌專項規劃,完成30余個重點項目規劃編制的評審和管控,同步推進城鎮詳細規劃、縣域鄉村建設規劃、30戶以上自然村寨規劃的編制和實施,高起點、高標準完成72個行政村村莊規劃。
內涵提升樹形象。天燈坡、東門片區棚戶區改造深入推進,長征大道、和平西路等城區街道的風貌整治和亮化升級工程、長順大道及城南大道綠化升級改造工程順利完成,天燈坡公園、體育館等一批市政基礎配套項目對外開放,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長順縣按照“山水園林盆景城市”的發展戰略,多管齊下推動城鄉統籌發展。圖為長順縣城南部新貌。(張明勇/攝)
城鎮建設顯成效。加快推進城鎮建設三年行動計劃,以廣順示范小城鎮建設為引領,全面完成廣順州署、南一路、南二路等一批重大項目,作為縣城拓展區的“黔中古鎮·大美廣順”承載能力迅速增強;代化、擺所、鼓揚、白云山、敦操小城鎮建設成效顯著,構建了各具特色、互動發展的現代城鎮體系。
2018年,長順不折不扣落實各項惠民政策,群眾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持續增強。
教育水平穩步提升。加快廣順三小、縣城四小、縣城四幼、威遠二幼等城鎮標準化學校項目建設,縣城二小、廣順二小、廣順中學等13個薄改項目有序推進,繼續深化教育布局調整,高中教育改革得以突破,辦學條件和辦學水平全面提質升級。
醫療衛生普惠可及。深入推進醫療集團改革,代化、白云山、鼓揚標準化衛生院及擺塘等6個中醫館建成投入使用,24個深度貧困村村級衛生室全面提質升級,健康扶貧制度全面推行,研究出臺《鄉村醫生管理辦法》,基層醫療服務能力穩步提升。
社會保障持續加強。轉移農村勞動力6600人,發放城鄉低保、特困供養、臨時救助等資金共計8000萬元,啟動棚戶區改造3100套,全面推行住房公積金建繳擴面工作,支持低收入職工改善住房條件。
風險防控有力有效。切實做好項目建設風險評估,嚴格落實政府性債務管理“七嚴禁”要求,政府債務風險安全可控。狠抓安全生產、道路交通、危化品運輸、食品藥品等領域安全監管,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平穩。持續開展掃黑除惡專項行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堅持項目拉動擴大投資。36個省州重點項目中15個政府投資項目完成年度計劃的137.9%,358個項目進入州重大項目儲備三年滾動計劃,儲備2019年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229個、總投資103.63億元。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長順縣委副書記、縣長李友軍表示,2019年長順將擼起袖子加油干,譜寫“三區三基地”建設的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