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劉悅
貴州發展實體經濟,關鍵是要繼續實施工業強省戰略,把工業做強做優。其中,推動新型建材產業做強做優是重要方面。
按照《貴州省十大千億級工業產業振興行動方案》規劃目標,2020年貴州新型建材產業產值將達到2050億元,為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貴州新型建材產業以節能環保低碳為導向,加快建材行業升級改造步伐,全面提升建材工業質量和效益。
3月6日,第十九屆中國廈門國際石材展覽會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舉辦。貴州省27戶重點石材企業集中亮相本屆廈門石材展,以組團特裝方式打造“貴州石材精品館”。
展覽會上,“貴州米黃”“貴州木紋石”等貴州本土大理石吸引了眾多業內和觀展人士的目光。“成色好”“天然美”,貴州石材被頻頻點贊。
“除了市面上常見的石材,貴州還擁有15種優質寶玉石資源,其中水墨玉、貴翠是貴州獨有的稀缺品種,羅甸玉的遠景儲量達到74.6萬噸,與著名的新疆和田玉性能、礦物特征、化學物理組成相似,具備較高的經濟價值。”貴州省工信廳副廳長周仕飛介紹。
盡管資源豐富,但品牌培育滯后、市場渠道不暢、營銷模式滯后,這三個問題依然是貴州石材產業發展的“短板”。“貴州石材資源豐富,但產業的發展更應適應經濟的發展、消費結構升級,結合現代發展需求,貴州石材應走集成創新路子,不斷轉型升級,實現石材綠色發展。”中國建筑材料工業規劃研究院副院長蘇桂軍說。
如何提高貴州石材的品牌知名度,在連續參加了5年廈門石材展的貴州金烏集團董事長張朝榮看來,主動走出去是關鍵。“通過參與大型國際石材展,與國外客商面對面洽談,貴州石材出口渠道進一步暢通,減少外貿公司等一些中間環節,提高出口效率,同時也非常有利于我們提升貴州石材知名度。”
集石材產業商貿、展覽、工程裝飾、技術研發、創意設計、旅游等多功能產業為一體的中國(安順)石材城,是貴州石材的產業聚集區。這個輻射西南市場的重要石材交易基地,承接了東部石材產業轉移,引導石材產業向園區集聚發展,圍繞產業鏈向上下游延伸,發展地方特色經濟。
“現在提倡共享經濟的發展理念,這也是貴州石材發展的一個良好契機,中國(安順)石材城項目平臺功能齊全、優勢顯著,這里不僅為企業節約了成本,也有助于整個石材行業的資源整合、優化發展。”貴州西南石材有限公司董事長普昆表示。
貴州石材市場影響力和占有率正逐年提升,對歐盟、東盟、中東市場出口量已占全省石材產量的35%以上,被迪拜哈利法塔、國家大劇院等標志性建筑采用,貴州木紋石、海貝花等優質產品長期供不應求。
在獨山縣一家生產節能玻璃公司的車間里,機器運行的聲音不絕于耳,工人們嫻熟地操作各種玻璃加工設備。這家去年投產的節能環保企業引進了目前國內外領先的加工設備進行生產,主要生產中空玻璃、鋼化玻璃、夾膠玻璃、夾絲玻璃等產品,并利用電腦自動化進行操作,使材料利用率得到最大優化,縮短了加工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

貴州新型建材產業圍繞裝配式建筑、海綿城市建設、美麗鄉村建設等需求,大力發展輕質內墻隔板、硅酸鈣板、保溫裝飾一體化等裝配式墻板。圖為裝配式砌塊墻體生產線。(省工信廳供圖)
記者看到,生產的玻璃從切割到磨邊,所有粉塵都隨著車間循環利用的工業用水流入過濾池,玻璃磨邊用水通過循環水池進行凈化再利用,這不僅節省原材料而且還節約用水,有效解決了工業粉塵、工業廢渣以及工業廢水對環境造成的污染。
“現在的生產用水都會經過循環池子,一級一級地循環、沉淀,待渾水變清水后,抽回到車間重復使用。”創建節能玻璃事業部副總經理陳建新說。
2019年貴州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貴州要推動新型建材產業做強做優,以節能環保低碳為導向,加快建材行業升級改造步伐,確保產值達到1500億元。
2月18日,在貴陽市第一次工業項目集中開工投產儀式上,息烽縣兩個磷石膏綜合利用項目正式開工,為實現磷石膏變廢為寶、推動循環經濟發展再添生力軍。
磷石膏為濕法磷酸的副產物,通過改性以后,可以加工制作成建筑石膏粉、石膏條板、石膏砌塊、防火門門芯板等新型建材,具有防火、隔熱、降噪、防電磁輻射等價值。
“磷石膏的排放是磷化工產業發展的一大瓶頸,以磷石膏資源化綜合利用為主要內容的循環經濟產業的發展,是新的經濟增長點,更是企業自身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的重要突破口。”息烽縣工信局副局長陳杰說。貴州省將磷石膏消耗情況與磷化肥、磷酸等產品生產掛鉤,通過“以用定產”,倒逼磷肥生產企業加快磷石膏資源綜合利用,提高工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在六盤水恒遠新型建材公司,循環經濟正引導企業變“廢”為“寶”,公司以當地電廠、鋼鐵廠的工業廢渣為主要原料,成功研發復合自保溫粉煤灰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具有安全、環保、使用成本低等眾多優良性能,各項性能指標經國家有關部門鑒定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獲得多項國家專利。
“這種環保的新型建材產品市場廣闊。”貴州日恒資源利用有限公司負責人說,“既有經濟價值,又有生態價值。”
行走在貴安新區的月亮湖公園,像是踩在了一塊能吸水的大海綿上。公園的綠地看似平常,但在綠地下面數米深的地方,設置了蜂窩狀的蓄水池,再加上步道和廣場上的生態砂基透水磚,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雨水收集系統。
“我們運用了微米級孔隙透水、生態透氣防滲保水等新技術、新產品,工程技術人員在劃定區域設下凹式綠地、卵石滲井,防滲蓄水效果很好。”貴州貴仁生態砂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付春江說。2015年6月,貴安新區獲批成為國家海綿城市建設試點,新型建材產品在這里得到了大范圍的運用。
當前,貴州新型建材產業圍繞裝配式建筑、海綿城市建設、美麗鄉村建設等需求,大力發展輕質內墻隔板、硅酸鈣板、保溫裝飾一體化等裝配式墻板、墻體,工廠化生產疊合樓板、樓梯、內外墻板等部品部件和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構件,同時大力發展地下管廊等基礎設施和生態建設預制工程構件,積極發展節能門窗、節能安全玻璃制品、型材和建筑裝飾材料等,推動竹、木等特色產品發展壯大。
“生態貴州,新型環保建材市場前景巨大。”貴州石鑫玄武巖科技有限公司綜合部部長龔正波說,如今,石鑫玄武巖纖維制成的新型管道已經在六盤水市地下管網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