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吳興芝 吳興富
黔東南農信社積極推進金融創新,豐富信貸產品種類,以“黔微貸”微型企業貸款為主抓手,開發了商會通、“銀百合”“農商茶”等系列貸款產品,不斷加大對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的信貸投放力度。
著力緩解當前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成為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切實使中小微企業融資緊張狀況有明顯改善,綜合融資成本必須有明顯降低。”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用了兩個“明顯”部署支持中小微企業融資工作,釋放了國家對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問題高度重視的明確信號,為銀行業繼續加大對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提供了政策支持。
近年來,黔東南農信社始終堅持“支農支小”市場定位不動搖,積極推進金融創新,豐富信貸產品種類,有效滿足了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多元化融資需求。以“黔微貸”微型企業貸款為主抓手,開發了商會通、“銀百合”“農商茶”等系列貸款產品,不斷加大對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的信貸投放力度。截至2019年3月19日,黔東南農信社民營企業、小微企業貸款余額為109.72億元,貸款戶數為39114戶。
“有專門部門受理,貸款利率低,融資成本降低讓我們有更多資金和信心發展產業……”臺江縣喜悅祥銀飾有限公司企業法人潘年喜說。
臺江縣喜悅祥銀飾有限公司是一家廠房占地650平方米的銀飾公司,成立不過短短幾年,在農信社的資金扶持下發展成為當地最具影響力的企業之一,先后獲得“全國民族貿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產百強企業”“全國民族貿易和民族特需品生產千家培育企業”“貴州省少數民族傳統工藝傳習所”“貴州省少數民族傳承手工藝保護傳承示范基地”等榮譽稱號。

臺江信用社工作人員在仰黎苗族織繡工藝坊開展調查走訪。(黔東南農信社供圖)
2017年,得知該公司資金周轉困難后,農信社向其發放了一筆200萬元的扶貧產業子基金,助推企業迅速發展,每月的開工時間由原來的22天增加到30天,月產量由原來的4500余件增加到6000余件,公司營業額增長到每年約2000萬元。
為扶持民營企業、小微企業發展,黔東南農信社轄內各行社成立了小微企業中心,開辟綠色通道,對民貿民品企業的貸款優先受理、優先發放,確保優先滿足民貿民品企業的信貸資金需求。對于符合相關政策的企業,通過降低貸款利率、實行基準利率等方式,切實降低民貿民品企業的融資成本,推動民貿民品企業健康發展。
“春天是我們茶農豐收的季節,現在鄉里有800多戶農戶從事茶葉種植,大家的收入一年比一年多,這些都離不開農信社的扶持。”榕江縣兩汪鄉兩汪村茶農閔繼武樂呵呵地說。
閔繼武是返鄉創業人員,憑著自己勤勞肯干和農信社的資金扶持,帶領村民發展茶產業,牽頭成立了榕江縣兩汪鄉大山白茶種植基地,在農信社3000萬元信貸資金的扶持下,茶園基地不斷發展壯大。如今,榕江縣兩汪鄉有機茶園面積達8000多畝,茶產業覆蓋全鄉貧困戶880戶3800余人,2018年全鄉茶葉合作社年產值達到500萬元。
為解決民營企業、小微企業在發展中遇到的金融“痛點、難點、堵點”,黔東南農信社通過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銀政企座談會”等方式,與企業面對面交流,了解信貸需求,并從信貸制度、流程優化、產品開發、模式創新、擔保方式等方面對信貸產品進行全面優化,量身定制了“旅發貸”“青扶貸”“銀百合—興農貸”“養富貸”“農商茶”等信貸產品,滿足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多元化融資需求,進一步擴大民營企業的融資渠道。
“農信社工作人員直接上門問需求,這些年來累計給我發放了100多萬元的貸款,讓我發展的信心更足了……”臺江縣仰黎苗族織繡工藝坊企業法人張艷梅介紹。
張艷梅是一位需要靠雙拐支撐身體的苗家女,憑著對苗繡的熱愛成了致富能手,更在農信社的扶持下,成立了仰黎苗族織繡工藝坊帶動當地婦女創業增收,用自己的一針一線、一拐一杖演繹出了美麗人生。如今,繡房生產的刺繡產品遠銷美國、日本、法國和國內的香港、上海、深圳、廣州等地,每年純利潤達30多萬元。
為更精準地掌握民營企業、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黔東南農信社開展了“百名行長進民企”“普及金融萬里行”“小微企業金融知識宣傳”等活動,主動上門走訪,開展銀企對話,發放宣傳資料,講解小微企業金融知識和融資政策等,助力民營企業、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同時,建立了“政府+銀行+企業”共謀發展的合作平臺,通過“4321”政銀擔融資方式,有效降低了民營企業、小微企業發展的融資門檻。
“你們這次宣傳服務無疑是雪中送炭,現在正是我的公司最需要資金支持的時候……”東莞市楚霖電子有限公司創始人劉安飛感激道。
東莞市楚霖電子有限公司是一家只有37名員工的小公司,公司生產的霧化設備已經申請到國家專利,產品遠銷海外,現階段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資金短缺。2018年11月16日至20日,丹寨農商銀行到廣東省深圳市及東莞市開展為期5天的農民工金融服務宣傳月活動,為像劉安飛一樣外出創業的黔東南籍人士帶去了金融政策和資金支持。
2018年,黔東南農信系統有15家行社到廣東、浙江等地開展金融服務,為在外創業人士“送信息”“送資金”“送政策”“送服務”。
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經濟興,金融興;經濟強,金融強。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脈,兩者共生共榮。黔東南農信社將繼續加強對民營企業、小微企業的信貸投放力度,努力為實體經濟提供高質量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