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劉駿嬌
如果一個國家想要變得強大,就需要農民源源不斷提供糧食,而中國人工智能要實現突飛猛進,就需要大量“像農民一樣”致力于AI研發與運用的年輕人。盛華與他的團隊成員,就是這樣的一群年輕人。
“閃閃發光的‘AI農場’”,是美國《時代》周刊于今年2月中旬在一篇文章中對貴州夢動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夢動科技)的描述。
之所以閃閃發光,是因為夢動科技已開拓出AI數據服務、網絡營銷、數字傳媒等業務,贏得百度、阿里、京東等企業的關注,并與這些互聯網巨頭聯合共建了多個大數據人工智能基地;之所以稱為“AI農場”,是因為“就像一個國家想要變得強大,就需要農民源源不斷提供糧食”,中國人工智能要實現突飛猛進,就需要大量“像農民一樣”致力于AI研發與運用的年輕人。
夢動科技首席執行官盛華與他的團隊成員,就是這樣一群年輕人。
2009年,從北京來到陌生的貴州,盛華在這里扎根創業。“來到貴州后,我就沒有想過回北京,我只想專注地帶著團隊一起,為貴州做強大數據品牌出力。”在惠水縣百鳥河數字小鎮的辦公室里,談起在貴州的創業經歷,盛華信心十足。
10年前,盛華從安徽老家前往北京求學,取得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博士學位后,懷揣著教育扶貧的夢想,從北京來到貴州。
“我來貴州,是源于HTC董事長王雪紅的慈善教育。作為合伙創始人,我選擇在貴州做教育扶貧。”回想當時的情形,盛華很有感觸,“貴州在教育上相較于北上廣,還是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也更加堅定了在這里做好教育的決心。”
2009年,盛華與3位創始人開始在貴州籌辦盛華職業學院。在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歷經兩年的艱辛籌備,2011年,盛華職業學院迎來第一批學生。
“我始終認為職業教育與傳統教育的方式應該要有差異。”在辦學過程中,盛華深切體會到,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相結合,是幫助學生快速成長的有效途徑。
為此,盛華開始為學生尋找一些實操項目。幾番思索,盛華想到讓學生利用互聯網技術,幫助學校研發在線招生產品。學生將課堂上學到的互聯網技術知識,深度運用到實際研發操作中,不久后,由學生參與研發的第一款產品“招生派”誕生了。自此,盛華職業學院開始利用互聯網進行線上線下融合式招生,并將服務延伸到其他學校,開啟了職業教育招生商業化的服務模式。
產品的口碑越做越好,一些大企業陸續開始與盛華的團隊建立合作。盛華的第一塊“網絡營銷”業務雛形逐漸形成,也成為后來的夢動科技核心業務之一。
2014年,夢動科技成立。
夢動科技離盛華職業學院很近,林蔭小道上,學生的身影穿梭在教室和夢動科技之間。
“課余時,學生會來公司幫助做些項目和數據運營,這不僅能增長他們的實踐操作能力,還能幫他們掙些生活費。”夢動科技策劃總監梁正云介紹說,盛華推行的產教融合模式,能夠實現培養人才和企業經營雙豐收,讓學生真正學到實用知識和技能。
“在成立夢動科技之前,我的身份一直是老師。最初那段時間,如何在老師和企業經營者兩個角色間順利轉換,成為我最大的困擾。”盛華說,在產教融合探索初期,他在“教”這塊做得不錯,但轉為企業經營者后,需要解決經營中的很多問題,和當教師完全是兩碼事。因此,他不斷調整自己去適應環境。

盛華:來到貴州,我只想帶著團隊一起為大數據出力,做強貴州的大數據品牌。(受訪者供圖)
付出的心血沒有白費。2016年以來,夢動科技誕生了AI數據服務的新業務,其核心業務范圍拓展到VR數字展示、科技傳媒、大數據系統開發等領域。
這幾年來,盛華和他的隊友們形成了一致理念:為了實現自己的價值,就必須干,干就要干出成果,在干的過程中,專注才能干出效率。
實干總有回報。夢動科技迄今已擁有29項核心技術和知識產權。
2018年12月,美國《時代》周刊網站報道了夢動科技的AI數據服務,認為“‘AI農場’非常適合貴州”,因為這里“土地和勞動力便宜,氣候溫度足以使大型機器運行而無需昂貴的冷卻系統”。而且盛華職校學生們也得到了鍛煉,“每天,他們面對電腦坐在色彩鮮艷的轉椅上,為提高面部和語音識別軟件、無人駕駛汽車程序,甚至是用于識別植物和昆蟲的移動應用程序的可靠性而工作。”
盛華對“AI農場”信心十足,他說:“就像中東擁有大量石油的優勢一樣,中國也有優勢成為世界人工智能數據的中心。”
“其實我的創業規劃始于20年前,并有一些經驗積累;現在,我已經在貴州堅守了10年,取得了一些成績;未來,我還會繼續留在貴州,為貴州做強大數據品牌貢獻力量。”作為一名資深創業者,盛華對貴州的未來滿懷憧憬。
盛華的書柜里,放滿了字跡工整的記事本,本子外殼上,詳細記錄了每個時間段的工作日程。像這樣的筆記本,盛華每半月就要記一本。
“他是個很務實的人,只要是他堅定要做的事,會很執著地完成,認準一個項目,就一定會拿下。”盛華這種務實而執著的品質,讓同事梁正云深受感染,“干事就要有勇氣和拼勁”。
在盛華看來,帶著這群年輕的伙伴,突破困境、逐漸成長,是一件很幸福、很有成就感的事。
“成長的過程中,每個階段,每個人都會遇到一個天花板,只有打破這個天花板,才能突破自己。企業和團隊也是一樣,只有不斷突破,才能像竹子一樣,一節節往上長。”盛華說。
盛華幾乎每月都會帶著團隊出去交流、學習,開拓產品市場、分析客戶需求。
靜下來時,他就會去思考未來和企業發展的方向。
盛華給團隊定下“在快中穩步前行”的步調。這幾年,大數據行業里,盛華團隊的聲音很受關注,越來越多的全國各地的同行來到貴州找到夢動科技合作。
“我從不想象事情有多美好,也不去害怕事情有多糟糕。”而今,已成為2018年度“貴州省十大杰出(優秀)青年企業家”之一的盛華,工作習慣保持一貫的專注:“這樣,我們才能努力讓貴州的夢動科技服務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