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撰稿人:北京承澤星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仝文革
在進行SAP設備管理系統實施時,需要進行設備基礎數據的標準化和收集整理工作,但隨著數據治理和大數據分析概念的提出和業務操作的需要,對原有項目實施的數據整理工作就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希望對此變化和要求進行討論。
在SAP設備管理系統實施過程中,會使用到各種各樣的設備基礎數據,例如,工作中心、功能位置、設備、BOM、任務清單、設備分類、特性、設備種類、計劃員組、工廠區域、工單類型、通知單類型等內容,這些基礎數據從其在系統中的維護類型、所起的作用來講,又可以分為前臺操作數據、后臺配置數據。前臺操作數據是用戶日常需要在SAP系統中錄入和維護的數據,后臺配置數據就是在SAP系統后臺配置、供用戶在前臺選用的數據;從業務操作層面所起的作用來講,SAP系統前臺操作數據又分為靜態基礎數據、業務操作數據,靜態基礎數據是設備管理業務發生的對象、業務單據記錄的主體,業務數據是具體的業務發生過程需要記錄的數據。
針對上述設備數據的分類情況,我們可以看出,SAP系統的后臺數據只有進行了標準化、規范化和統一化,形成各部門用戶共同認可的標準清單后,才能供各部門用戶一起選用和進行數據統計、分析使用,因此,需要進行標準化設置。
在前臺操作的靜態基礎數據也是各部門共用的基礎數據,它們作為業務發生的主體、各部門共同管理的對象,也只有進行標準化、規范化和統一化之后,才具有各部門用戶共同使用的基礎,因此,也需要進行標準化設置。
業務操作數據雖然不需要完全對其內容進行標準化設計,但仍然需要對其字段的名稱、用法、錄入值等進行規范化要求。
設備基礎數據標準化,首先要對SAP設備管理系統內容進行統一和規范,確保各個部門按照統一的標準選用、統一的口徑使用、統一維度統計分析,還要考慮SAP系統與企業在用各設備管理外圍專業系統間的業務與數據集成、跨系統間數據傳輸接口標準化設置與統一。
要進行跨系統間的數據標準化與統一,還要同時確定以哪套系統的基礎數據為核心來要求其它系統與該系統的基礎數據相對照和統一;同時,還要依據各個系統在設備管理業務中的具體作用、業務關聯關系和數據傳輸關系,確保各個系統應該保存的核心數據,從而減少冗余數據的重復錄入。根據作者的經驗,SAP系統是一個集成了財務、物資和設備管理的大系統、大平臺,正常情況下,要以SAP系統的設備基礎數據為核心,要求其它外圍系統對應SAP系統設備基礎數據進行統一和標準化設置。
綜上所述,數據標準化不僅可以在SAP設備管理系統內部形成數據的統一和規范,還要求進行跨系統間的數據統一和規范,確保企業各設備管理部門按照同一套數據標準開展設備管理工作。
在SAP設備管理系統實施過程中,結合設備基礎數據的標準化的要求,需要對各類設備基礎數據進行收集、整理,然后才能在SAP系統進行配置或通過導入程序導入SAP系統,供用戶使用。
數據整理是對SAP設備管理系統中的各類基礎數據進行規范化設置、分散化收集、集中化分類編碼、統一化部門使用的工作過程。因此,要進行數據整理工作,首先要進行各類基礎數據的規范化和標準化設置,統一標準和內容;其次,要按類別、按部門分配數據收集整理任務,制定數據收集、整理計劃和責任人,在規定期限內將分散在各個部門和用戶手中的基礎數據收集整理成可供大家共同使用的規范化數據。
經過整理的設備基礎數據,應該具有標準統一、內容完整、信息準確的特點,同時,還要避免數據重復錄入的現象。

在SAP設備管理系統實施過程中,一直采用的都是數據整理的概念,而隨著企業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及大數據分析概念和功能的引入,系統實施企業越來越多的討論數據治理的理論和作用,并開始在企業內部設置數據治理部門,開始對包括設備基礎數據在內的企業生產經營數據進行治理。
數據整理和數據治理的主要區別:在進行數據整理時,其主要工作包括數據的清理、數據轉換、分類編碼和收集整理過程,其中數據清理是前提、收集整理是過程、導入系統使用是目標,在該過程中,要按照統一的標準和規范檢查數據一致性,去除多余數據、補充完善數據條目;而在數據治理過程中,更多的是強調各類數據的使用和分析價值,即從“有用”的角度重新對設備基礎數據的整理內容進行劃分,此時,除了強調設備數據的完整性、準確性、唯一性外,還要對每類基礎數據的內部信息進行確認,只收集整理在企業設備管理工作中需要使用、在報表統計分析中會用到的信息、以及后續進行大數據分析時可能用到的信息,這是數據治理的主要原則;而根據傳統的數據管理思路、認為可能會有用的一些信息,例如,設備技術參數中的大部分信息,都經過分析、確認后作為無用信息而不予收集整理,從而大大減輕SAP設備管理系統的數據收集整理工作量。
在上述數據治理過程中,確認基礎信息的“有用性”是一個影響很大的原則,因為,有些信息在現有情況下是有用的,而在以后未必有用;有些信息在現有情況下是無用的,而在以后可能有用;有些信息甲部門或用戶認為有用,而乙部門或用戶卻未必認為有用。因此,根據“有用性”確定基礎數據的收集內容本身就是一個需要由許多部門和領導參與、花費大量時間進行討論和確認的工作,這項工作的質量,會直接影響到企業未來設備管理工作大數據分析的工作質量。
因此,企業數據治理工作是一項長期、細致而艱巨的工作,在進行SAP設備管理系統實施時,要合理劃分數據整理和數據治理的工作界限,在不影響系統建設的同時,有效的開展設備治理工作。

在進行基礎數據治理標準化的過程中,存在的一個最主要的問題就是數據劃分標準的不統一,不同的領導和用戶有不同的劃分標準,就會造成雖然經過標準化設計、但還是有許多數據標準化使用用戶對標準化內容存在疑問,而不能更好地使用標準化信息的現象。
下面就設備分類為例,對這一在設備管理過程中非常重要,且使用非常普遍的標準進行討論。
對設備進行分類,就是希望把具有同種性能,完成同種工作,在技術、功能方面具備可比性的設備、設施進行歸類管理,從而實現同類設備數量、狀態的統計,故障和維修費用的統計分析,以及以后按設備類別進行大數據分析,從而找出設備管理過程中的問題、采取提升設備管理工作的措施。
但企業規模、人員配置、管理水平、人員認知的不同,大家對設備分類的劃分標準就有不同的認識和要求,例如,作者之前在中石化曾經主導對煉化設備分類進行討論時,曾經對是否把普閥歸入設備分類、多少價值的普閥歸入設備分類進行了長時間的討論,因為中石化的下屬企業規模不一樣,人員配置水平不同,管理要求也不同,因此,在大型企業中,對各類價值較大的特閥都管理不過來,普閥就不會納入其管理范圍,而小型煉化企業,尤其是油品銷售企業,本身就沒有多少設備可管,如果不把普閥納入其日常管理范圍,他們也就沒有多少臺設備可管理了。
從設備分類的劃分要求來講,又要把企業可能用到的設備類別都要包括進來、要滿足中石化所屬企業的所有分類使用要求,所以,只能把普閥納入設備分類的劃分標準中,最后通過備注的形式,注明普閥的概念和價值,以及要求企業自行制定選用標準和臺賬管理標準。這樣做的最終結果是雖然統一了中石化設備分類,但許多設備分類的選用并不統一,企業間的設備統計、分析工作難以進行。
另外,由于設備、裝置制造技術的進步,許多生產裝置盡管名稱一致、分類相同,但由于采購、安裝年代的不同,生產廠家的不同,或后續技術改造程度和采用技術的不同,造成這些同類、同名的裝置在生產能力、生產性能、甚至生產過程和產品方面完全不具體可比性,從而使得裝置的分類標準失去了其應有的作用。
因此,對基礎數據進行標準化治理時,既要考慮標準化的必要性,又要考慮數據治理的困難性;既要確保SAP設備管理系統的順利實施,又要確保數據治理工作的有效開展,在標準化、數據治理和保證項目實施進度中取得平衡。
設備基礎數據的治理可以劃分為如下幾項工作過程:基礎數據治理種類確定、后臺配置或選用數據清單和內容確定、靜態基礎數據治理順序確定、靜態基礎數據治理內容確定、靜態基礎數據治理計劃與責任人確定、靜態基礎數據收集整理與確認。
設備基礎信息收集與整理會影響到設備管理系統的使用效果和設備管理水平的提升,實施SAP設備管理系統的企業必須給予充分重視,從項目實施源頭打好系統數據使用基礎。
設備基礎數據的標準化和治理工作是一項涉及數據類種多、數據間關系緊密、數據信息非常復雜,而數據使用部門和用戶又非常多的工作,它對企業設備管理工作的影響非常大,作者也只是把自己的想法提出來供大家進行討論。至于企業應該怎樣做,還是要結合系統實施企業自身的情況來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