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倩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的經濟增長速度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其中中小企業的發展對經濟的貢獻尤為重要。但是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中小企業的發展卻遇到了瓶頸,融資困難成為了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成因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中小企業? 融資困難? 成因? 措施
據統計目前我國中小企業有4000萬家,占企業總數的99%,貢獻了中國60%的GDP、50%的稅收和80%的城鎮就業,因此發展中小企業對于保持我國國民經濟穩定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問題到目前為止一直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相對于中小企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來說,對于中小企業的融資支持遠遠沒有達到應有的標準,這也成為了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雖然目前我國也出臺了一些針對中給小企業融資的政策和措施來扶持中小企業發展,但是無法從根本上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困難問題。
一、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成因
(一)中小企業信用體系不健全
由于我國目前的信用體系建設還不是十分健全,對于企業信用的監督和評級體系還沒有真正的走向正規,缺乏必要的信用獎勵和懲罰措施,很多金融機構無法獲得中小企業真實的信息情況,不了解企業真正的運營狀況,就會導致雙方的信息出現不對稱。銀行等金融機構為了規避風險只能對中小企業貸款采取謹慎的態度。
(二)中小企業融資缺乏擔保
很多中小企業由于生產經營規模較小,確保必要的擔保物和質押物,再加上企業本身的設備和廠房都價值都不高,這就會讓中小企業一旦出現融資信用風險時沒有可供拍賣或者懲罰的財產,直接影響到中小企業貸款的審核與發放。由于達不到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要求,就會導致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受到一定的影響。
(三)中小企業經營風險較高
中小企業的性質決定了其生產的實物資產較少,同時技術水平也不高,而且企業的發展受外部經濟環境的影響極大,對于風險的抵抗能力較差,這也會影響自己本身的資金積累和信貸融資的規模,一般來說中小企業融資的目的大都是為了滿足流動資金的需求,貸款要求的時間緊,頻率高,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融資的成本和管理成本,存在較大的經營風險。
(四)金融機構自身的因素
作為銀行自身來說對于貸款的偏好主要是大型國有企業,對于中小企業的重視程度不足,而且針對中小企業融資的品種單一,缺少適合中小企業的信貸產品,同時由于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的不完善也影響到了中小企業擔保融資的業務,一些信用擔保機構不愿為中小企業擔?;蛘邠5馁Y金數量和種類不符合中小企業的融資要求,無法和銀行一起形成有效的風險共擔機制,制約了中小企業的融資。
二、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具體措施
(一)建立覆蓋全國的中小企業征信體系
商業銀行不愿為中小企業貸款的首要原因就是不了解中小企業的征信情況,因此對于我國政府來說,為了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就必須建立覆蓋全國的中小企業征信體系,利用現代信息化以及大數據技術對企業的征信情況進行搜集,利用銀行、稅務、保險和工商等各個渠道對征信體系進行完善,不斷增加中小企業信息的透明度,國家也要支持專業的信用評級機構的發展,借鑒國外信用評級的先進經驗,建立一套符合國內中小企業實際的信用評判體系,為企業和銀行之間搭建一座交流的平臺,以此來降低商業銀行的貸款風險,提升中小企業貸款的成功率。
(二)為中小企業打造創新型的金融產品
現在我國很多的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提供的業務和產品種類十分有限,中小企業的生產和經營與大企業不同,無法滿足金融機構對于融資的諸多要求。因此金融機構應該根據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的特點,有針對性的打造創新型的金融產品,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
(三)促進中小企業轉型升級
中小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領先優勢,就必須適應市場的要求,推進產品的更新換代,加快服務升級,樹立品牌意識,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依托大數據、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領域,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升級,只有增強自身實力才能獲得更多的融資機會。
三、結束語
中小企業融資困難是一個熱點問題,政府和金融機構要積極做好相應的扶持政策,企業自身也要不斷提升實力,規范運營,注重自身的信用,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融資難的困境。
參考文獻:
[1]焦鳳娟.中小企業融資難的現狀、成因及應對機制[J].經營與管理,2017.
[2]呂勁松.關于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思考[J].金融研究,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