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曉藝
摘 要:文本以如何利用內部控制防范國有企業中的舞弊行為為主要闡述,結合當下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現狀和運用內部控制防范國有企業舞弊行為發生的方法為主要依據,從內部控制內涵掌握不足、對企業內部和外部風險因素評估不到位、財務管理中心出現偏差、完善企業風險評估和監督制度、加強對內部控制內涵的認知、構建ERP企業管理體系這幾方面進行分析和研究,其目的在于加強內部控制在防范國有企業舞弊行為中運作效率。
關鍵詞:內部控制? 國有企業? 舞弊行為? 財務管理? 風險因素
現在,國企中各個部門和職位責任非常明確,各個部門能夠清晰自身的工作,彼此之間能夠起到相互促進和制約作用,從而能夠最大限度地促進企業各個部門共同進步,最終為國企迎來更多效益。
一、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現狀
(一)內部控制內涵掌握不足
現在,很多國企都將內部控制認為是內部控制制度而已,也就是國有企業將其作為避免出現管理失誤、管理不正確、預防舞弊行為的制度,將其看作是應對企業檢查部門的意向制度,避免在檢查中留下不正確的行為影響國企的發展。例如:國企內部人員的職責分工、審批機制等等都屬于內部控制。目前,很多國有企業已經為企業建立了完整的內部控制制度,不過對制度在企業中的有效落實卻不夠完善和具體,而且,國有企業缺少對內部控制在企業中落實結果的考核和分析機制。
(二)對企業內部和外部風險因素評估不到位
國有企業中不僅僅存在內部風險,而且在運行和工作中會出現和控制目標相關的外部風險因素。內部風險因素一般都是高層領導自身的職業素養、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合作精神等等。企業內部影響因素有很多,如:企業的市場運行方式、資產管理手段、業務步驟等管理因素;工作人員身體狀況、環境保護等安全因素。而國有企業外部影響因素則為經濟發展、融資環境、市場發展競爭力等經濟影響因素;法律條文、規章制度等法律影響因素;還有一些社會影響因素、環境影響因素等等都會對企業的發展造成一定消極影響。而且,國有企業內部員工在進行選拔時制度不夠完善,很多非專業人員在國有企業內承擔一些重要職位,而國有企業內部很多專業知識深厚、技能強、德才兼備的人員卻得不到利用和重視。這充分證明企業內部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存在問題,對崗位人員的管理不夠合理和規范,管理機制不夠完善和健全。通過相關研究和數據表明,在21世紀后企業中經常出現經營困難問題,相繼有近千名的本科畢業生和研究畢業生選擇離開國有企業工作崗位。現在很多企業意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卻沒有及時做出回應和補救,并沒有針對現狀進行規范的科學評估計劃,更沒有運用有效的方法進行更正和調整,使得企業內部人員不斷流失,最終導致國有企業經營出現問題,影響企業的發展。
(三)財務管理中心出現偏差
很多國有企業將資金運行、融資途徑放在企業發展的首要位置,嚴重忽視對企業成本管理的分析和控制。企業自身的經營和財務管理過程中,成本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企業卻對其不夠重視。由于市場經濟發展不斷變化,導致生產成本不斷提升,財務管理受到的影響也較大,因此要對財務成本進行更好的監督和管理,避免出現更多不必要的風險。但因為企業在經營過程中財務管理中心出現偏差,使得管理效果不夠明顯且問題嚴重,導致企業無法在經營時間內獲得較多的利益。
二、運用內部控制防范國有企業舞弊行為發生的方法
(一)完善企業風險評估和監督制度
在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國有企業在市場上的經營環境發生了重大改變,一些國有企業出現兼并收購和破產危機等事件時有發生。因此說,現在國有企業要全面系統的分析國有企業工作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內部和外部的所有風險,并對其進行仔細研究,并能夠總結經驗,提升對國有企業內部的風險控制,避免出現不必要的風險影響企業正常運行和工作。比如:國有企業內部的資金風險不進行預測,并且沒有針對預測制定防范方案則會導致企業無法發展[5]。國有企業在市場發展中出現經營風險的主要原因是缺少嚴格的監督管理機制。因此,內部審計要制定相對應的監督機制,定期對國有企業內部進行監督管理,將所有制度都嚴格執行到底,使其能夠在國有企業發展中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和價值。
(二)加強對內部控制內涵的認知
首先對風險進行有效評估,國有企業及時對企業在運行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預測和科學分析,并針對風險進行及時防治,制定解決策略,是實現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步驟和內容。國有企業要制定能夠預測和識別企業運行中出現風險的管理制度,通過經驗和能力判斷企業可能出現的風險并采取措施進行應對和處理。國有企業高層領導自身的壓力就是嚴重影響企業出現舞弊的主要因素,特別是企業內出現財務問題或者收益受到經濟制約影響企業運行時更是如此。其次是要對企業內部信息進行及時溝通和交流,國有企業在發展中想要實現戰略目標,其中包括企業經營效果,財務上報的真實性,法律在企業中遵守程度等。為能夠有效完成企業發展中的所有目標,國有企業必須要在發展中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系統,主要是企業內部信息交流和外部信息交流。在國有企業發展中,一般是股東和董事會決定企業的發展方向,掌握決策權利,員工提出意見和監督基本沒有什么借鑒等等。所以,企業要建立能夠及時舉報問題機制,為員工設計能夠及時舉報的專線,并且講述清楚舉報環節,要向員工滲透舉報是企業向前發展和及時解決發展問題的重要方法,而且企業能夠在舉報中獲得很多有用的信息,根據問題制定相關管理制度,再將其制度傳播給員工,在企業中認真執行,避免制定的機制流于表面。
(三)構建ERP企業管理體系
在國有企業發展過程中,企業要將ERP體系作為管理的中心對企業內部進行有效管理,使得企業內部的資源分布能夠合理規范,使其能夠成為企業信息有效發展和運行的基礎。ERP體系一般包括:企業產品生產、物流、采購、經濟效益等,在企業管理過程中,需要及時、準確的掌握住企業的所有信息,能夠通過有效的觀察及時發現業務管理中出現的不足和問題。
三、結束語
內部控制在國有企業發展中具有一定作用,是一項需要長期進行的工作,需要企業內部的管理人員和領導共同努力,能夠明確自身的職責和義務,建立健全內部管理機制,加大對企業的有效控制,構建能夠有效防范企業出現舞弊行為的機制,切實可行的防止國有企業內部出現舞弊行為。加強對國有企業發展的管理和控制,順應市場發展機制,為企業贏取更多經濟效益,促進企業的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李丹.基于內部控制的舞弊行為防范[J].現代企業文化,2013(23):77-78.
[2]尹珍麗.內部控制環境在企業舞弊防范中的應用研究[J].商業會計, 2013.
[3]陳岑.論我國上市公司舞弊合謀的內部控制防范對策[J].特區經濟, 2014.
[4]余舒.從內部控制視角淺談企業財務舞弊的防范[J].市場研究, 2016.
[5]吳敬.企業內部控制與財務舞弊治理研究[J].當代經濟, 2013.
[6]孫虎.提升我國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的途徑研究[J].中國商論,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