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慧茹
[摘要]受互聯網與英語巨大影響的當今社會,我們的語言也隨之而發生變化。網絡語言的流行,尤其是中英文的混搭,越來越多地反映了人們生活方式、思維的改變以及社會的變化。本文從網絡流行語中與英語相關的網絡流行語出發,研究其多種表現形式,希望能通過具體的網絡流行語來進一步深刻地認識和理解網絡語言,對網絡語言的發展提供一定的啟示。
[關鍵詞]中英混合;網絡流行語;多樣性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9)02-0162-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2.072 [本刊網址]http://www.hbxb.net
我國從2006年開始發布《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每年采集逾10億字數據,為社會語言生活監測與研究提供基礎。隨著網絡的發展,網絡語言越來越流行,教育部以及國家語委對網絡語言也越來越關注,近些年來每年都會公布年度十大網絡流行語。由之前被大家所熟知的“你out了”,“hold住”,“大v”,“no zao no die”到近幾年的狗帶(go die,2015),“we are伐木累、厲害了word哥”(2016),“打call、你有freestyle嗎、diss、你心里沒點b數嗎”(2017),“母胎solo、無Fuck說”(2018),形形色色的中英混搭式網絡流行詞充斥著人們的生活,它們以自身獨有的特色,吸引著人們并受大家所喜愛。
一、中英混合式網絡語
網絡語言是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人們為了適應快速的生活、工作節奏而逐漸產生的日常用語。在一定程度上,網絡語言是網民智慧的結晶,以其鮮明的特點、幽默風趣,極高的辨識度和認可度而為大家所熟知,是當代人工作生活的一種真實寫照。
大多網民都是從小開始接受英語教育的,具有良好的英語基礎,加之計算機系統本身是以英語為基礎的一個工具;快節奏時代,英語的縮略、網絡化的詞適應了快節奏的生活,體現了網名追求自由和個性的需求。混合式網絡流行語中英語大多有簡潔經濟、幽默、創新、兼容性等特點。
網絡加劇了英文對漢語的影響,英語對中文網絡語的影響以致出現了中英文混搭式的網絡語。在離不開網絡和英語的現代社會中,網絡促進年輕人更多更快更好地接觸英語,學習英語,同樣也使得網絡語言與英語的融合越來越密切,進而促進了網絡語言的英語化。
受英語影響的網絡流行語在網絡流行語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本文從網絡流行語的一個具體形式——與英語相關的網絡流行語出發,來探討語言的多樣性,進而加深對中英文雙語以及網絡語言的認識,深化網絡流行語的發展趨勢,以期對網絡流行詞的研究做出一定的啟示。
二、中英混合式網絡語言的多樣性
兩種語言的碰撞與結合必然會產生諸多的語言變體。在具有深厚底蘊的中文和英文在網絡的作用下,同樣產生諸多形式。文章把與英語相關的網絡流行詞分為六大類:同音異義詞、混合詞、縮略詞、老詞新用、直譯和形式借用來探討語言特點的多樣性和變化性。
(一)同音異義
同音異義是一個詞由與其相似發音的詞來代替,達到某種效果的修辭。許多與英語相關的網絡詞就是以這種形式構成,保持有中文的形式,帶英文的類似發音。由于這類詞在之前的漢語中沒有存在,被認為是網絡上重要的漢語突變形式。這一類詞在網絡上與其他的英文表達相比具有更強的競爭力,被網民所廣泛使用來滿足人們方便以及記憶的高效需求。
比如,由英文的“show”演變而來的“秀”。字面直譯詼諧地保持了英文相似的發音以及意義,在中文中意為公開展示和娛樂的行為。我們可以在網絡和現實生活中很輕松地找到類似“達人秀”“脫口秀”“秀恩愛”等的表達。但是另外一個詞的出現,意義類似與“秀”,同樣反映了現代生活人們的心理,那就是來源于英文單詞“share”的同音詞“曬”,通過公開私事或者私人物品來達到吸引注意力以及贊賞的虛榮心。網民經常用的表達有“曬工資”“曬幸福”“曬恩愛”“曬娃”等。這兩個詞在網上由于其形式和聲音的形象生動,意義搭配巧妙,記憶簡單而迅速走紅。隨著時間的推移,相對新的“曬”逐漸取代了舊詞“秀”,因為其更新鮮。作為更年輕的“曬”擁有更大的活力和競爭力,在中國網民中也具有更高的知名度和認可。
類似的同音詞還有來自于英文單詞fans(粉絲)、go die(狗帶)、hacker(黑客)、coffee(咖啡)、copy(拷貝)、Mark(馬克)等。網民的創造力如此強大,很多的同音詞不只是直接來源于英語,也有阿拉伯數字,比如用88來表示“bye-bye”,39表示“thankyou”。所有這些非傳統意義的詞在正式場合都很少看到,但是其生動簡潔的特點卻很好的與網絡語言環境融合在了一起。
(二)雙語混合
隨著全球化的發展,中國網民英語水平的快速提高,中英文混合來創造新的網絡詞、短語或句子成了一個巨大的趨勢。語言的接觸在語言的進化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當兩個或者多個語言碰撞,為了更好地適應環境,一些語言特征會做出相應的改變,一些特征會某種程度上與其他語言混合。中文和英文的因素混合之后,網絡流行語可以達到詼諧幽默的效果。網民在網絡溝通交流的過程中喜歡使用這些詞來展示他們的創新性和獨特的個性。
“hold住”是謝依霖在2011年首創的。在她夸張戲劇化的表演中,不僅贏得了觀眾的喝彩,短語“整個場面我要hold住”也迅速在網絡上傳紅。英語“hold”本義是指“抓住,握住”等。謝依霖的“hold住”是指我們能夠從容自信處理問題或者困難的情形。生活充滿了嘗試,這一網絡詞頻繁被用來安慰別人。這單純的是建立單詞的唯一方法而且是人們自我安慰自我鼓勵的一種心理需求的滿足,使得“hold住”逐漸深人到人們的生活,在網絡大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