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義卿
摘? 要:勤工儉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通過勞動實踐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徑。我校從實際出發,充分利用可行方式和自然地理優勢,因地制宜地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勤工儉學活動。不僅為學校積累了資金,而且使學生親身體驗勞動創造財富、創造美的快樂。獲得育人、聚財雙豐收。
關鍵詞:勤工儉學;素質教育;收集;環保意識
勤工儉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通過勞動實踐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徑。是培養學生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使學生學到一定的生產知識和勞動技能。有利于開發學生智力,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下面,我就我校的實際情況和條件,談談勤工儉學工作是實施和意義。
我校從實際出發,充分利用可行方式和自然地理優勢,因地制宜地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勤工儉學活動。
一、開展收繳指甲活動
讓學生們開展剪指甲、收集指甲活動,同學們把指甲剪下來后贊起來做勤工儉學用,并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剪指甲,鼓勵同學們看誰攢的多。在剪指甲的過程中既落實了衛生健康教育,又對學生進行了親情愛心教育,并使國家收集到了藥材。我覺得通過攢指甲的活動不僅清潔健康,培養了學生的自我健康意識,而且增長了學生對親情回報。
二、開荒植樹、種花、種菜,綠化環境
我校原來有許多荒地,雜草叢生。每年為除草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后來,學校利用勞動課時間帶領學生開荒,沿學校周圍植樹;沿路邊植樹、種花、建設綠化帶,在空閑地、邊角地帶種菜,組織學生分班輪流澆水、施肥、捉蟲、拔草等等。這樣通過勞動既為學校食堂提供了清潔的蔬菜。讓學生吃得開心,用得開心。又讓學生潛形默化地了解了動物、植物的生長特性,了解了大自然的現象,激發了對勞動的熱愛之情,同時學校也得到了經濟利益。
三、合理收集垃圾,變廢為寶
校園垃圾的可再利用的價值很高。大量的廢棄的紙質書籍、紙屑及廢舊電池等可以回收再循環利用。“垃圾分類收集管理是一種習慣。”學校作為孩子們學習知識的“主陣地”,對傳播垃圾減量分類知識發揮著關鍵性作用。
我校開展將垃圾分類、減量化的知識與德育活動、日常行為規范養成教育相結合,來促進學生垃圾分類教育。經過多年的實踐、修訂形成了一套較科學的管理模式。大多數的大學生對垃圾回收知識的關注程度比較高,能把它當成一種習慣或責任貫徹實施在日常生活中。每天上學路上、課間、放學后,只要發現紙屑、垃圾,都主動撿,放進垃圾池分類收集起來。能回收的賣給回收站,積攢的費用買來學習用品,教室里的鐘表、國旗、飲水機等都是學生賣廢品積攢的錢購置的。
四、結束語
我校這項活動的進行不僅班級獲得了豐厚的回報,而且培養了學生的主人翁精神,提高了學生的環保意識,做到減少垃圾的制造,減少對資源的浪費。同時,對家庭、社會也產生了積極影響,許多學生回到家便成了小小監督員,帶動整個家庭踐行垃圾分類工作。
勤工儉學為學校積累了資金,使學生親身體驗勞動創造財富、創造美的快樂。獲得育人、聚財雙豐收。
參考文獻
[1]全國中小學勤工儉學暫行工作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