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穎 張瑞鳳 周曉燕 陳軍須
摘 要 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郵政業發展也處于重要的戰略機遇期。自2014年開始,我國快遞業務量連續5年穩居世界第一,郵政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不斷增強,行業的急劇發展帶來了對人才的大量需求。本文通過對郵政行業人才需求情況進行分析,探索郵政通信管理專業教學有效調整的對策,以期取得更好的人才培養效果。
關鍵詞 郵政業 郵政通信管理專業 專業人才需求 人才培養?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4.012
1 郵政行業人才需求現狀
1.1 郵政行業快速轉型發展對人才需求迫切
隨著郵政行業的快速發展,其對郵政服務與運營、快遞服務與運營、電子商務、信息技術等領域人才提出了更廣泛的需求。特別是隨著經濟轉型升級、產業結構調整,對行業有關技術技能領域提出了新要求,郵政行業本身是連接著生產端和消費端的服務型企業,就非常迫切需要提升服務供給的質量和效率。
此外,國家快遞下鄉工程使得郵政和快遞網點的基層覆蓋率越來越大,企業急需加強人員和業務經營的管理,因此培養造就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精干高效、適應郵政行業深化改革和創新轉型發展要求的人才隊伍,為企業提供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是非常必要和緊迫的。
1.2 郵政行業專業人才儲備數量呈不足態勢
根據統計,目前郵政行業從業人員中,本科及以上學歷占比約11%,大學專科畢業占比約26%,專科以下占63%。郵政行業整體缺乏具有較高素質和技能的專業人才,這已經成為郵政行業由勞動密集向技術密集轉變的制約性因素。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特別是物聯網技術、分揀處理技術的快速變革,以運營管理信息化、運作流程智能化、技術裝備自動化和多種技術及軟硬件平臺集成化為特點的郵政科技迅猛發展。許多新技術如:呼叫中心系統、影像監控系統、全球定位技術、RFID技術、手持無線終端設備在郵政行業企業廣泛應用。同時企業也在快速地拓展新的業務領域,郵政行業要適應發展、順應變化,就必然需要大量的專業化、技術技能型人才。據統計在“十三五”期間,郵政業累計需要新增就業崗位 100 萬個以上,專業人才供需矛盾突出,成為行業發展的瓶頸。
1.3 企業崗位需要“一崗多能”技能型人才
企業崗位工作內容呈現多元化,企業急需“一崗多能”的高素質人才來適應業務發展和變化,按照郵政行業的職業特點其職業崗位及技能要求如下:
1.3.1 業務操作人員
業務操作人員包括郵(快)件收取、運輸和送達服務人員以及分揀處理操作人員等。
從事郵(快)件收取、運輸和送達服務人員崗位職責主要包括:按照相關規定能夠識別、查驗國內和國際郵(快)件禁限寄物品;能夠正確處理問題郵(快)件和投遞疑難郵(快)件:根據客戶要求能夠上門查收或派送郵(快)件;對收取的郵(快)件妥為包裝,或者指導客戶正確進行郵(快)件包裝;根據資費標準能準確計算郵(快)件資費、確認郵(快)件付款方式并且收款;能夠合理規劃路線,高效進行郵(快)件投遞、派件:對進出口的郵(快)件進行報關、報檢。
從事分揀處理操作人員崗位職責主要包括:在分揀、中轉中心進行郵(快)件的到站接收以及發運;對到站的郵(快)件進行保管和分揀作業;根據郵(快)件的處理流程和各種運輸方式的特點,進行郵(快)件的發貨和提貨操作;根據時效要求合理安排郵(快)件運輸、中轉以及配送;進行郵(快)件倉儲保管、總包封裝、收發檢驗等。
1.3.2 客戶服務和營銷人員
客戶服務和營銷人員包括接受客戶查詢、投訴等服務的人員和從事企業客戶維護、開發的人員。客戶服務人員崗位職責主要包括:郵(快)件收寄信息的錄入、跟蹤管理:使用標準的服務語言向客戶介紹企業的服務范圍和服務項目:運用呼叫中心根據客戶要求和郵(快)件特性提供下單服務;根據客戶需求提供查詢服務;接受客戶投訴并及時準確處理;受理客戶提出的賠償要求。營銷人員崗位職責主要包括:有效搜集市場及競爭者信息:有效進行客戶維護并積極開發新客戶,同時拓展新的市場。
1.3.3 運營管理人員
運營管理人員包括進行郵政行業企業運營與管理的基層及中高層管理人員。其崗位職責主要包括:對各種業務人員進行管理;企業內、外部的運營管理;根據客戶需求,向用戶提供綜合一體化的郵政、快遞服務;根據郵政行業發展需要,進行上下游相關資源的聯合。
總之,隨著市場競爭深入,郵政行業企業中的工作崗位對學生綜合能力要求越來越高,需要靈活掌握各種知識并進行綜合運用的復合型人才,單一技能型人才將不能適應企業發展需要。
1.4 專業人才培養供給數量不足
目前,國內高校開辦郵政類專業的院校不足10所,北京郵電大學、 南京郵電大學、重慶郵電大學、西安郵電大學四所本科院校近年先后成立了現代郵政學院,主要從事郵政、快遞領域的研究,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才剛剛起步。開辦郵政專業的高職院校有石家莊郵電職業技術學院、浙江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和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三所院校,其中石家莊郵電職業技術學院是迄今為止從事郵政專業人才培養歷史最悠久的學校,自1984年以來已經累計為郵政行業培養近萬名郵政專業畢業生。目前每年畢業學生也只有100人左右,而其他兩所院校從2016年才開始招收郵政通信管理專業的學生,目前還沒有畢業生。
相對于郵政行業的發展,郵政通信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缺口仍然較大,造成郵政企業每年都必須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開展員工培訓。這不僅增加了企業運營成本,同時,因師資、培養周期的限制,效果也不盡如人意。因而有效的提高郵政通信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數量、提升培養素質就顯得尤為重要。
2 郵政通信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策略
2.1 重視學生一崗多能的培養
企業崗位需要的是綜合型人才、一專多能、一崗多能的復合型人才,這就需要全面建立和提升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勇于創新的工作意識、認真的工作態度等個體素質,同時培養他們團隊合作、溝通、營銷策劃等方面的能力。除了所學專業領域外,還要盡可能多的掌握各種綜合知識,如郵政法、應用文寫作、五筆打字技能、點鈔技能等。針對郵政行業發展的需要還要培養學生精通金融、電子商務等新業務知識。
2.2 大力完善實訓環境,加大校內生產性實訓課時
隨著無人機技術、物聯網技術以及大數據、智能化決策分析等技術的應用,郵政行業正全面進入科技化時代,行業中各個企業必將加快先進科技成果的推廣運用。因此,郵政通信管理專業實訓環境建設必須做到與企業信息化發展趨勢相吻合,根據郵政行業企業的工作實際,不斷建設完善本專業的校內實訓功能,密切跟蹤企業生產信息系統更新變化情況,實現教學模擬生產環節信息系統的升級,最終實現學生實踐所使用的校內實訓環境同郵政企業實際生產場景同步。此外,還要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最大程度的進行實訓室新建、擴建,從而加大本專業教學中生產性實訓課程課時數量,通過大量的實訓課程保證學生崗位操作技能水平的提高。
2.3 確實完善校企合作的長效機制
郵政通信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必須緊緊依托企業,通過建立校企合作育人的長效機制,將校企合作育人制度化、規范化,積極探索工學交替、分層分類培養等新的人才培養模式。積極推進企業教師參與人才培養的全過程,讓具有豐富實際工作經驗的企業教師承擔專業建設指導、學生實習指導、課內實踐指導、部分郵政類課程授課、畢業設計指導等工作。
2.4 進一步強化“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
提高教師專業實踐教學能力,確保郵政通信管理專業教師的“雙師型”比例達到100%。通過制度保證專業教師100%到企業實踐,根據教學實際可以采取多種形式的企業實踐活動,比如參與郵政行業企業的實踐項目、進行崗位交流支撐企業的日常工作等等。總之必須確保郵政通信管理專業教師下企業實踐活動的全覆蓋,只有這樣才能切實幫助專業教師積累實際工作經歷,提高專業實踐教學能力。
2.5 校企合作開發郵政行業特色教材
教材是實施教學活動的基礎,具有鮮明行業特色的郵政通信管理專業就必須開展校企合作教材建設,圍繞郵政行業發展的新形勢以及業務的新變化,結合專業人才培養的內在需求,依托校內專業授課老師、企業專家、業務骨干與技術能手等多方力量,共同編寫郵政行業特色教材,確保教材內容的科學性、前沿性與業務指導性有機統一,特色專業化教材建設是辦好行業特色專業的基礎。
3 總結
我國郵政行業快速發展,人才需求量高于目前學生培養數量,同時郵政行業與世界領先水平還存在一些弱勢,更急需高素質專業化人才,只有重視和加強郵政通信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綜合質量,適時增加人才培養數量,才能適應企業需要、促進郵政行業發展。
[1] 張瑞鳳.校企深度融合下郵政通信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研究與實踐[F].高教學刊,2018(18):14-17.
[2] 田帥輝.政產學研用“五位一體”的高素質郵政管理人才培養模式[J].價值工程,2017.36(35):67-69.
[3] 吳汪友.高職郵政類專業“四位一體”產教融合路徑研究[G].武漢交通職業學院學報,2017.19(04):93-96.
[4] 孟一兵.關于郵政人才培養發展的思考[J].經營管理者,2014(27):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