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即雅
新高考改革給教育教學體制和教育理念帶來很大的沖擊,需要教師深入研究新的教學要求,進一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質量,真正的尊重學生每個個體,扶強順弱,實現學生、高校、社會多贏的健康的良性循環。因此如何通過多樣化的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以適應新高考改革需要。我們知道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形成是需要長期、復雜、系統的培養,包括其自身努力和外部環境,既要有學生自身的心理、興趣、意志、素質、理想和追求的內在條件,也要有家庭、學校、教師的培養和引導等外部因素。本文主要針對化學學科學生課堂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和形成的教學形式進行探討。
第一,抓好學生提前預習,教師課堂答疑。教師充分利用好課上和課下,通過教學設計,布置學生提前預習,提出問題,通過課堂給同學分析、解答,以輔導啟發式幫助學生理解,在這種自學課上,讓學生始終以自己為主,教師為輔,調動學生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學習精力更加集中,提高學習效率。比如在預習學案當中,分為三個模塊。模塊一為基礎篇,主要用于基礎知識的學習,理解和掌握。模塊二為問題篇,即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了或想到了哪些問題,初淺的問題可以通過小組討論解決,而共性的深層次問題可以通過小組討論進一步升華而總結提出。模塊三為嘗試篇,即若在預習過程中沒有問題或提不出問題,則可以通過典型例題來引導激發學生的思維,從而從題中剖析出問題來。最后每個小組將其共性問題填寫在問題篇中,由課代表將所有小組的問題統一整理,形成全班的共性問題。總而言之,預習學案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學會提出問題。
第二,倡導合作學習,做好良師益友。課堂上要完成師生合作學習、學生之間合作學習,需要精心準備,搞好課堂教學設計,特別是要組織好學生有效參與學習。既要有看書閱讀時間,還要有討論時間,還要有教師解疑答惑時間。要有條不紊,有程序進行。教師應選擇概念容易理解,屬于了解和初步認識的章節,比如選修課或活動課。教師在課堂上要發揮兩個積極性,即學生個人和學習小組的積極性。教師按照布置好的學習內容,讓學生在一定時間內,集中精力看,有問題既可以與同學商量,也可以跟老師商量。在課下,要抓好抓牢鞏固和提升篇的習題。因為其中的每一道題都是相應知識點的典型例題,本著精而不濫,特而不重的精神,進一步鞏固課上所學知識。這樣通過預習,探究,檢驗三部曲,每堂課的知識點都得到了充分的強調和學習,那么最終的效果也將是會很好的。
第三,嘗試課堂研討,培養科學素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與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和素養,以及對科學研究的方法有所了解,有很大關系。高中生雖然還不能進行獨立學術研究,也不需要進行高水平的獨立學術研究,但我們一定要引導和培養。
這種能力的培養,要逐步提高,鼓勵和引導學生邁向更高的自學境界。研討會就是一種有益嘗試,一個學期,可以嘗試舉行若干次學習和和帶有一定學術性質的研討會,研討會的內容可以是教材中章節,也可以是學生自己選擇的題目。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己獨立完成學習和研究,并指導學生盡可能地、有選擇地閱讀一些有關的課外參考資料,開闊知識視野,幫助理解教材和研究的內容,使學生多方面,從不同角度去理解問題,進而有新的理解,并發現新問題、新知識,并有信心通過自學來研究、解決新問題。這樣,通過研討會,與其他同學分享自己的學習成果和心得,介紹自己對學習內容和研究內容的理解,遇到的問題和困惑,以及自己的學習和研究方式。這種研討會,教師是顧問,幫助學生選擇好題目,指導學生自己完成學習研究過程,寫好研討報告。
第四,結合化學實驗,培養動手能力。想法和理論是需要通過科學實驗來實現和驗證的,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學習化學必須提高實驗動手能力,也是學生今后從事自然科學研究必須要掌握的基本技能。而在實驗課中,更能體現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環境和氛圍。化學家戴安邦說,“化學實驗應該是學生學習最有效和收獲最豐富的場所,培養化學素養,不僅要傳授知識,最重要的是發展學生智力。智力因素包括動手、觀測、查閱、記憶、思維、想象、表達七種形式,其中思維是智力因素的核心。”因此,要重視上好實驗課。有的教師是這樣組織實驗課的,如在探究氯水性質實驗的教學實驗課中,讓學生自學課本、查找資料、相互討論,然后分組進行實驗探究:第一組,在氯水中加入適量鎂條;第二組,在氯水中加入適量硝酸銀溶液;第三組,用PH試紙檢測氯水的酸堿性;第四組,在氯水中加入適量紫色石蕊試液;第五組,觀察氯水的顏色、氣味。通過五組實驗探索,學生的自學能力、創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第五,開展講座式學習,拓寬自學方式。高中化學教材中,有選修課和活動課,這些課程是整個高中化學教材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教師應結合當前的教育教學實際,重視選修課的作用,選修課對學生自學能力培養是很好的平臺。
對選修課,我們既不能泛泛而講,又不能廣而深。要發揮選修課程教學模塊作用,高中化學選修課程是在必修課程基礎上為滿足學生的不同需要而設置的。教材中設置了六個具有不同特點的選修課程模塊,目的是體現高中化學課程的選擇性,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要,教學的著眼點不是知識點廣和深的挖掘,而是要通過基本化學知識的學習,讓學生感悟科學研究的過程,激發他們對這門學科的興趣,增強科學探索研究意識,改變學習方式,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因此,嘗試用講座方式,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提煉,形成幾個小專題,教師引導式、啟發式講,開啟同學思路和聯想,并和同學討論、交流。”教師引進門,修行在個人”,主要是培養學生興趣,以學生自學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