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士軍
【摘要】數學是一門邏輯性思維比較強的抽象的學科,也是高中教育當中的重要學科。新課程標準下數學核心素養包含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數學運算、直觀想象、數據分析等六個方面。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要通過學科教學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來具體實施。本文將就基于新課程改革下的高中數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研究適當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 高中? 數學教育? 問題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4-0050-02
新課改教育改革下要求教師遵循民主性、開放性的教學方式,提倡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而目前的高中數學教學課堂由于傳統教學觀念以及教學形式的影響還存在許多問題。
一、新課程改革下高中數學教育存在的問題
1.教學內容不夠新穎,提問方式存在問題
高中數學教學注重培養的是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對知識點、公式的靈活運用。這就要求教師把握提問的方式,豐富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培養數學的思維意識以及邏輯思維能力,運用數學思維來解決實際的問題。然而,目前的許多高中數學教育還是以教師講課,學生不斷的進行題海戰術的過程,教學內容不夠新穎,更沒有注重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此外,有些數學教師的問題設置方式不夠合理,忽視了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使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得不到鍛煉,不會用數學的角度去看待問題。
2.學生的計算能力在課堂的練習時間較少
新課程改革主張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讓教師起輔助引導的作用,從而幫助學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創新能力,開展民主和諧的新型教學課堂。然而許多的高中數學教師還是以重點講述數學公式和講解習題為主,仍然沿用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的講述占據了大部分的課堂時間,學生在課堂上沒有獲得足夠的時間進行計算能力的訓練,對數學難題的思考和分析的時間不夠,因而導致了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無法有效的提高。
3.課堂教學方式及評價體系不夠多樣化
科技信息技術的發展,促進了許多現代化的教學工具的發展。高中數學教師在課堂上不注重給學生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沒有使用新媒體教學工作輔助教學,也不注重在課堂上與學生的互動交流。使得許多學生無法直觀的理解抽象復雜的知識點,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給學習造成了困難。同時,目前的教育評價方式過于單一,缺少對學生創新能力,數學思維能力以及實際解決問題能力的考察。
二、新課程改革下改善高中數學教育現狀的解決對策
1.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輔助教學
數學學科的學習要求學生能夠具備數學的思維意識,能夠對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展開數學知識的聯想。然而數學當中有許多抽象化的立體圖形,學生僅憑自己的想象力無法很好的理解。而多媒體教學工具就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教師可以把一些抽象的立體圖形用計算機繪制出來,制作成一個動態圖,讓學生能夠從這個圖形的各個方位直觀的了解它的形狀特征,從而更好的理解數學知識,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意識,最終提高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2.成立學習小組,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
高中數學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學習能力的不同將班級的同學組成學習小組,然后根據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為不同能力的小組分別布置不同的作業,從而有效的提升每一位同學對數學基本知識的運用技能。新課改要求教師要培養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成立學習小組,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溝通交流的氛圍,讓學生通過交流互動,自覺主動的發現問題,鍛煉學生自主進行有條理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并通過讓學生來講解解題思路,可以培養學生語言組織能力以及表達能力,規范學生的數學解題過程,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3.構建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以及評價體系
高中數學教學培養的不僅是學生的學習能力,更是為了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數學不單單是進行公式的學習,數學是以思維能力為基礎進行學習的,只有具備數學思維才能有效的提升學生的數學成績。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應當構建起多樣化的教學評價體系,通過豐富且有趣味性的教學方式來提高學生參與數學課堂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的提高。
結論
新課程改革的施行對教育教學方式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要想有效的提高高中數學教育的教學質量和水平,就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依據新課改的要求不斷的豐富教育內容,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并且不斷的完善教育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少帥.高中數學綜合性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中華少年,2018(7).
[2]劉海國,王敏.新課程改革形勢下高中數學實驗教學探索[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