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向麗
【摘要】隨著我國的二孩政策的開放,更多家庭都開始進入了二孩時代,但是再說上世紀的計劃生育緊縮的背景下,突然間的二孩政策自然出現一系列的問題,其中主要是對于二孩家庭的教育問題,這種教育主要是體現在思想教育。本文結合自身的研究,對目前我國的二孩家庭的教育問題進行分析,并且給予一定的對策。
【關鍵詞】二孩? 教育? 策略
【中圖分類號】C92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4-0236-01
引言
二孩家庭帶來的孩子教育問題,主要是情感教育的投入問題和情感資源分配問題,這些問題都會給予孩子心理上帶來負面影響,并且可能造成挫敗感和嫉妒感,如果不處理好這類情感和思想教育,帶來的負面影響遠遠超過文化課教育缺失帶來的后果。
一、當前二孩家庭教育現狀
1.情感投入不均衡
二孩家庭是在近些年大量出現的,所以和傳統的二孩家庭相比,存在一個主要問題,就是二孩之間的年齡差較大,這個時候,由于對次孩的關心照顧,勢必會引起第一孩的反感和內心的不安,由于年齡差的問題,第一孩一般都是處于初中階段和小學高年級階段,是價值觀初步形成和感情上大量投入的過程,第二孩的照顧占據父母的時間,對于第一孩的感情投入不均衡,甚至是冷漠,都是使得第一孩在內心發展中形成畸形。
2.二孩之間的感情話題少,交往少
父母生二孩的本質是基于對第一孩的關愛,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有一個相互幫助和扶持的親人,但是有時候由于沒有做好思想工作,會使得事與愿違。很多二孩家庭中,兩個孩子的年齡差是較大的,這樣自然沒有在一起玩耍、溝通的前提,感情的培養基礎就不牢固,不管是人情道義上還是從思想道德上,這樣的結局都是父母不愿意看到的。但是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是父母在情感培養上出現不妥行為。最近幾年,我們經常看到相關案例,即第一孩對第二孩的仇恨甚至上升到了刑事案件,出現這樣的局面,甚至于衍生到仇人的角色。
二、二孩家庭教育問題出現的原因
1.家庭教育中,親子關系最重要。親子關系是從孩子小的時候一點一滴培養出來的,同孩子接觸越多,越親密,越了解孩子,同孩子的習慣越相似,默契程度越高,就越喜歡孩子,越能接納孩子,親子關系就越好。否則,一個陌生的孩子突然闖入你的生活,即便孩子是你親生的,血管里流淌著你的血,你也不了解他,不喜歡他的行為和處世方式,越看他不順眼,親子關系就越差。
2.孩子是需要鼓勵的,被鼓勵才能讓孩子有自信,而信心是支撐一切的基礎。恨鐵不成鋼,從來都不是好的教育模式。孩子不是超人,在成長過程中,他一定會遇到很多障礙,如果對孩子沒有幫助,只有要求,孩子就會退縮,自信心就會受到打擊,他離你的要求就越來越遠。幫助孩子,是父母應盡的責任。
3.每個孩子的成長環境和性格都不同,不能對所有的孩子用同樣的標準,不是這個孩子能做到,那個孩子也能做到。但是耐心和鼓勵、和風細雨的愛和關注,對每個孩子來說,都是需要的。雙子女家庭,家庭教育要更花心思,對待不同的孩子,要采取不同的策略。很多時候,大孩子教育好了,能影響和帶動下面的孩子;同樣,大孩子教育不好,也會影響其他的孩子。
三、如何解決二孩家庭教育問題
1.家長應該注重孩子行為品德的養成
父母的精力有限,因此兩個孩子家庭的孩子之間更容易出現矛盾。他們易為小事情發生爭論。因此,家長在教育的過程中,要關注兒童行為品德的養成,要培養兒童謙讓的性格,教育孩子要相親相愛,而不是互相傾軋。
2.家長應該培養孩子之間良性競爭的意識
現代社會是一個競爭的社會,人們時刻處于競爭的狀態之下,孩子也會受到社會的影響,不自覺的在生活中和學習上與同學或者是自己的兄弟姊妹進行比較。因此,家長應該培養兒童的良性競爭意識。讓兒童意識到競爭是可以的,但是不能以傷害他人為目的。競爭必須在平等、公平的基礎上進行。
3.公平的對待每個孩子
目前我國社會多子女家庭大多存在養兒防老的傳統觀念,因此,家長可能更加偏愛自己的某個子女,更加關注這個子女的身體和心理的健康發展,而忽視了其他子女各個方面的需求,這會嚴重的傷害其他子女的感情,嚴重的甚至會產生心理創傷。
結語
二孩家庭教育關系到我國今后社會中堅力量的培養,所以重視二孩家庭教育,意義是十分重大的,所以在二孩教育上,我個人認為應該引入社會力量、學校力量和家庭力量,需要做好二孩家庭教育的思想指導工作,讓二孩政策落實和踐行可以造福社會,讓社會充滿溫馨。
參考文獻:
[1]弓劍虹.幼兒心目中的“二孩”及其對家庭教育的啟示[D].南京師范大學,2018.
[2]張瓊.二孩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