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旭輝
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近年來,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為指導,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 北京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落實中央 和市委市政府的各項決策部署,緊緊圍繞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突 出黨的政治建設的統領地位 ,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做好“四個服務”,為新時代首都發展改革事業 提供了堅強保證。
發展改革委作為綜合經濟部門,發揮著參謀部、作戰部的重要作用,要把講政治擺在首位,確保發展改革工作始終沿著正確的政治方向前進。
掌好“方向盤”。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看北京首先從政治上看”的政治囑托,引導全委系統黨員干部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貫徹好市委“三個一”“四個決不允許”要求。
把好“總開關”。自覺把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根本任務,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帶頭開 展月學習、季研討,形成黨組領學、支部促學、個人競學的比學趕幫超氛圍。每年在延安和井岡山舉辦理 想信念和黨務工作者培訓班,堅定 黨員干部政治信仰。連續兩年被市 委評為“思想政治工作優秀單位”。
落實“指揮棒”。制定黨的十九 大精神學習貫徹指引,細化量化16 項發展改革重點工作,經濟運行調度、疏解整治促提升、營商環境改革以及城南、回(龍觀)天(通苑)、新首鋼等重點地區行動計劃取得階段性成效,切實把正確的政治方向貫徹到發展改革工作全過程、各方面,更好地擔負起建設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的政治責任。

堅定不移加強黨的領導是做好發展改革工作的根本保證。我們牢固樹立“抓好黨建是最大政績”的理念,注重建機構、配人員、強機 制,不斷強化管黨治黨政治責任。
強化主體責任。制定委黨組關于帶頭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的實施意見和個性化主體責任清 單,出臺黨組會、主任辦公會、主任 專題會議事目錄清單和直屬單位黨 組織向委黨組請示報告事項工作規則,完善“三重一大”決策程序。
配強黨建力量。在全市率先成立黨建工作處,實現全委黨建工作 統一領導 、統籌謀劃 、推動落實。 配齊配強黨務干部,加強黨務業務 干部雙向交流。堅持機關黨委專職 副書記列席委黨組會,充分發揮機關黨建服務中心工作的作用。
開展政治巡察 。制定巡察工作實施辦法,對直屬單位開展巡察,進一步強化直屬單位黨組織主體責任,有效促進了基層黨的建設和中心任務完成。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我們牢固樹立黨 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鮮明導向,強 化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抓基層、打基礎、補短板,著力推動發改系 統基層黨建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抓牢支部建設。全面推進黨支部規范化建設,嚴格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組織生活制度,認真執行“一規一表一冊一網”(一規為《黨支部工作規范》,一表為《黨 支部學習活動年度安排表》,一冊為《黨支部工作手冊》,一網為“北 京長城網”“黨員E先鋒”等黨員教 育管理服務平臺)。加強直屬單位黨組織設置,推動黨總支升建黨委 工作。創新基層黨組織書記述職評議考核內容和形式,推動主體責任層層落實。開展聯合黨日活動,黨支部聯合到城市副中心、新機場等項目現場調研,聽取一線同志意見 建議,強化重難點問題解決,更好服務中心工作。
抓實載體創新。在派駐第一書記任職的黑山寺村、首鋼廠區等地開展駐村、駐廠活動,青年干部與村民、工人同吃同住同勞動,深化對非首都功能疏解的認識,強化了服務基層的工作作風。組織政策解讀、業務宣講、興趣分享等主題“分享沙龍”活動。
抓好典型示范。每兩年組織一 次“兩優一先”評選活動,開展“發 改正能量”微視頻宣傳,選樹正面 典型 。基層黨建多項創新做法在《北京機關黨建全面從嚴治黨專 刊》《北京支部生活》《北京工作》等刊物上進行交流。
政治生態是檢驗管黨治黨是否有力的重要標尺。我們注重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涵養積極健 康的政治文化,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培樹政治品格。錘煉工作標準上追求卓越 ,工作作風上敢于擔當 、敢于碰硬 、敢于創新 、甘于奉獻的政治品格,直面發展改革工作難題。比如,在狠抓營商環境改革工作中 ,精準制 定“9+N ”政策體系,牽頭制定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 劃。營商環境改革取得明顯成效,北京市在國家試評價中綜合排名第一。
嚴格廉潔勤政。制定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實施意見,認真學習貫徹全市警示教育大會精神,召開 “嚴格自律”“警示教育”專題組織 生活會,建立服務事項效能和廉潔 情況評價機制,強化規矩和底線意 識。堅持紀檢監察干部全部由處級干部擔任。
打造發改文化。以搬遷城市副 中心為契機,加強公共區域文化建 設 ,開 展“講政治顧大局、講奉獻 立新功”專題組織生活會和“發改之歌”系列文化活動,推進職工之家建設,積極倡 導“快樂工作、快樂生活”,每年舉辦職工運動會暨 體育健身季 、親子拓展等文體活動,統一思想,凝聚共識,用發改文化留人聚人。
政治生態是檢驗管黨治黨是否有力的重要標尺。我們注重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涵養積極健 康的政治文化,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培樹政治品格。錘煉工作標準上追求卓越 ,工作作風上敢于擔當 、敢于碰硬 、敢于創新 、甘于奉獻的政治品格,直面發展改革工作難題。比如,在狠抓營商環境改革工作中 ,精準制 定“9+N ”政策體系,牽頭制定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 劃。營商環境改革取得明顯成效,北京市在國家試評價中綜合排名第一。
嚴格廉潔勤政。制定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實施意見,認真學習貫徹全市警示教育大會精神,召開 “嚴格自律”“警示教育”專題組織 生活會,建立服務事項效能和廉潔 情況評價機制,強化規矩和底線意 識。堅持紀檢監察干部全部由處級干部擔任。
打造發改文化。以搬遷城市副 中心為契機,加強公共區域文化建 設 ,開 展“講政治顧大局、講奉獻 立新功”專題組織生活會和“發改之歌”系列文化活動,推進職工之家建設,積極倡 導“快樂工作、快樂生活”,每年舉辦職工運動會暨 體育健身季 、親子拓展等文體活動,統一思想,凝聚共識,用發改文化留人聚人。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我們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發展改革工作的出發點和檢驗工作成效的試金石。
堅持服務人民群眾的工作導向。把為民情懷落實到規劃編制、政策制定、資金安排等各項工作 中。2018年,安排民生和環境改善項目159億元、比2017年增加10.5億 元,提高城市治理水平項目189.3億 元,促進科技文化創新項目54.5億 元,保障民生力度不斷加大。
深化服務人民群眾的優良作風。組織開展7屆“貼近社會、貼近基層、貼近群眾”的“三貼近”調研活動,察民情、解民意、促民生,累計撰寫論文345篇,轉化形成政策措施 100多條。開展精準幫扶,積極支持 第一書記履職。發揮職能優勢,做好 “雙報到”工作,在服務基層“最后一公里”中彰顯黨組織和黨員作用。
強化服務人民群眾的工作實效 。準確把握民生領域的主要矛盾,切實提升民生供給質量。比如,在優化回龍觀、天通苑區域的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工作中,全覆蓋拉出問題清單、提出對策措施,制定三年行動計劃,以“回天之力”的韌勁和擔當,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需。
擔當新時代的使命職責,必須不斷提升政治能力。我們注重樹立選人用人“風向標”,堅持激勵與關 愛并重,不斷激發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熱情。
選人用人更突出政治標準。堅持好干部標準,提出“德勤為先”用人導向,把政治標準貫穿到干部 選拔任用各環節、全過程,對政治不合格的堅決一票否決,注重在重大項目、重大任務、掛職援建等基層一線培養歷練、檢驗考察干部。 制定黨員三年培訓計劃,舉辦黨的十九大精神處級干部培訓班,分層分類開展黨支部書記、紀檢監察干 部、黨務工作者培訓,不斷提高政治素質、政治能力。
激勵鼓舞更有力度。制定“進一 步激勵廣大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 為”工作方案,各級黨組織圍繞不擔 當不作為的10種表現自查自糾、積 極整改,推動工作好中求好、優中求優。召開“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主題宣講會,發展改革委作為市直機關宣講團成員在全市范圍宣講,切實以身邊事教育身邊人。
關心關愛更有溫度。制定進一步關心關愛干部的實施意見,開展對老干部、援外干部和困難職工的慰問幫扶,堅持主要領導接待日制度,做好機構改革和搬遷城市副中心等重大工作中的思想政治工作,解決干部職工實際困難,傳遞黨組織的溫暖和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