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小麗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學校和教師對此傾注了極大的熱情,我們確實感覺到了數學課堂正在悄悄地發生著變化。從灌輸式到探究式,從“要我學”到“我要學”,從死氣沉沉到熱血沸騰,從一支粉筆一本書到適應時代的多媒體……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好像無時不刻都在注入新鮮血液。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實施,很多數學教師都比較重視課堂教學的革新,使得我們的課堂教學觀念、教學形式和教學水平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新教材的使用,給學生充分提供動手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機會,讓學生主動研究數學的實際問題,使學生思維活躍,敢于質疑,愿意與人交流,勇于發表不同見解,樂于表現自己??偠灾?,數學課堂更加豐富多彩。
在新課標下,更強調了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但是,在實施的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如何進行操作,又是擺在許多老師面前的難題。課堂教學中師生關系的定位的首要任務是教師要營造一個接納的、支持性的、寬容的課堂氛圍,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讓學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寬容中受到激勵和鼓舞。對教師來說,是否能夠為學生營造寬松愉悅的數學環境,能否采取的適當的方式,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最大的發揮,把學生置于問題之中,突現主導作用的功能,是突破師生關系的關鍵。
課堂教學任務和目標的順利完成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它取決于師生兩者積極性、創造性的充分發揮。因此,教師在確定教學目標和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時,要深入了解學生的知識結構﹑思想動態和學習興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感受和信息反饋,及時有效地做出反應。由于學生的差異性,如:有的學生喜歡提出一些比較怪異、新奇的問題;有些學生喜歡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和探索求得新知識;有的學生喜歡通過與別人合作學習體會學習的樂趣等。為此,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和實施過程中,不要只通過一種教學方法滿足所有學生的要求,需要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學習方式進行相應的調整和完善,構建一種新的學習環境,使課堂教學具有科學性、合理性和創造性,順利有效地完成課堂教學的目標要求。
一、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的熱情
從生活中去體驗數學。華羅庚教授說過:“數學本身具有無窮的美妙,認為數學枯燥無味,沒有藝術性,這種看法是不正確的。”新課標又指出:“數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作為數學教師,我們有責任、更有必要培養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數學從生活中來,課程改革后,要求教師幫助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問題,用數學的思想思考生活,體驗生活中奇妙的數學問題。學生喜歡學一些與實際生活有關的數學知識。如果是他們身邊熟悉的、面目可親的事例,容易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應盡量把數學知識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和社會實際聯系起來。如,在學習“點到直線的距離”時,用熟悉的立定跳遠的例子來幫助學生理解;通過比較兩個同學的高矮引出線段大小比較的方法等等。這樣融數學于生活,融生活于數學,使學生真正體驗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隨著一個個實際問題的解決,學生會感到數學很有趣,體會到數學的奧妙,從而激發了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
二、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建構主義認為:知識并不能簡單地由教師或其他人傳授給學生,而只能由每個學生依據自身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主動地加以建構,因此,教師的角色便是調動學生主動思維和主動參與的積極性,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創設條件,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究,教師成為學生學習過程的優秀組織者、幫助者和引導者。因此,數學課堂教學應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發展水平出發,為他們提供看得見、聽得了、摸得著的現實的、有意義的和富有挑戰性的內容,以增進學生對數學的理解、興趣和信心。例如:在教《從不同的方向看》的第一課時時,我先從學生熟悉的一首蘇東坡的《題西林壁》入手,再展示出水瓶、茶壺、包裝盒、球等生活中常見的實物讓學生親身去觀察,然后引入課題,使他們深刻感受到數學源于生活,就在他們身邊,結尾時,把課題聯系到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一件事或一個人,說明要全面的評價一件事或人,使主題得到了升華,感受到了數學寓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
三、讓全體學生得到發展,讓每個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根據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智力是彼此相互獨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的,智力之間的不同組合表現出個體之間智力的差異,而且,學生存在差異性的發展。新課程體現基礎性、普及性,提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苯處煈虿撵航蹋謱釉O計目標,分層實施教育,培養出個性豐滿的學生,讓每一個有個性差異的學生充分展現自己獨特的才華和興趣,感受成功。傳統的教學,過多強調的是知識、技能目標,忽視了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與態度目標,新課程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關注他們的學習過程,關注學生數學學習水平,更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因此,我在備課的時候,十分注意研究三維目標并積極加以落實。每堂課開始,學生給老師行注目禮時,我便要求每個學生在老師面前展示充分的自信,我還十分注意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每一次進步和成功給予積極的評價,在我給學生上的第一堂課上,便對學生說:舉手就是一百分,鼓勵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耐心傾聽學生的發言。如果哪位學生答錯了,我會說:你行的,再好好想想。對較難一點的問題,我經常采用讓他們上講臺講的方式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勇敢精神
記得有人說過,“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其實,面對新課程標準的課堂教學也不例外。任何一堂課,當你課后反思的時候,總會覺得有一些不足和遺憾。而你的教學藝術水平正是在不斷解決不足和遺憾的過程中得到了提升。相信只要我們不懈的努力,認真研究和解決好以上問題,教學業務水平一定會不斷提高,課程改革一定會結出豐碩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