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養豬大縣的博白縣,養豬行業一直風生水起。南流江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行動開展以來,博白縣積極探索養豬新模式,實現農民增收和環境保護雙贏。“用甜象草養豬,再用豬糞種草,生豬的價格每公斤比原來提高6元,而種甜象草一畝地每年有5000多元的收入。我靠種草和養豬,一年收入有30多萬元。”2月21日,博白縣徑口鎮周垌村使用牧草養殖的養豬戶陳海生說。
種植牧草—牧草養豬—豬糞肥全部還牧草田,通過這種環保循環模式養大的豬,市場售價高、環境零排放。去年,博白縣專門出臺扶持政策,鼓勵養殖戶特別是散養戶發展牧草養豬,每畝補助400元。如今該種養模式正在全縣推廣。
近日,在徑口鎮周垌村,養豬戶陳海生正忙著裝運出欄的30頭豬。
“這批豬用草喂養了7個多月,客戶專門從南寧過來收購。草豬由于品質好,在市場上非常受歡迎,多數賣到廣東或南寧,廣東的客戶經常是一天幾個電話追著要貨。”陳海生說。
陳海生所說的草豬是一種從出生到出欄,全部吃甜象草的豬。周垌村大部分養豬戶養的都是草豬。
“廣西畜牧研究部門用發酵甜象草喂豬已進行了兩年多的試驗和應用,實踐證明甜象草的優點很多。”博白縣徑口畜禽開發公司養殖場場長陳顯青介紹,甜象草是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廣泛栽培的一種新型高蛋白高產牧草,用沼肥澆灌,管理粗放不費人工,營養價值高。
此外,使用甜象草養豬還節約了養殖戶的養殖成本。“用甜象草喂豬還大大降低了飼料成本,在飼料中添加20%~30%發酵甜象草,可減少抗生素的使用,提高母豬的生產繁殖能力,降低生產成本。”陳顯青說。
“養草豬采用的是綠色養殖技術,符合現代人對豬肉品質的要求,市場前景很好。草豬肉在本地零售,每公斤售價40元左右,與傳統的肉豬相比,這種豬市場波動較小,價格比較穩定。”陳海生說。
牧草喂豬,保證了豬的品質,那養豬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又該如何處理呢?在周垌村,記者注意到養殖戶陳家偉的豬場配備有沼氣池、儲液池等環保設備,豬場空氣中的異味很淡。
陳家偉說,現在的草豬飼料大都以甜象草為主,而他家的豬喂養是用益生菌發酵過的甜象草,所以其排泄物的空氣污染度低。此外,他還在豬場配備了2個儲液池,儲液池聯通大型沼氣池,發酵出的沼氣全部供給農戶免費使用,沼液流入一個200立方米的儲池里。
“村民養殖草豬,探索既能從源頭上消除畜禽養殖污染,又能增加村民收入的環保與經濟發展的雙贏之路。”陳顯青介紹,要解決養殖污染的難題,就需要對傳統養豬場進行改造,將豬舍改為低架網床,建儲液池和發酵池,將豬糞尿盡量分離。
“周垌村通過施行‘豬—肥—草—豬’農牧循環生態養殖模式,解決了養殖污染治理的問題。”周垌村支書李衍春介紹,去年4月,徑口鎮政府率先在周垌村試點,成立大客家養豬專業合作社,吸納規模養殖場加入,養殖場繳納保證金2000元,簽訂承諾書,種植甜象草消納養殖糞污,保證做到零排放。
現在,周垌村388戶養殖戶均已進行截污建池,實現了豬場糞污無害化、資源化再利用和零排放。無害化的糞污又用于澆灌豬場附近的甜象草,從而達到環保循環利用。在豬場附近,記者看到,這里的田地全部是比較貧瘠的坡地,但甜象草長勢旺盛,高的達到3米多。
“我的豬場現在存欄豬達150頭,草場3畝,供草基本能滿足喂養需要,而養豬產生的沼液,可以灌溉甜象草。”陳家偉說。
“甜象草種植成本低,經濟效益又高,每畝純收入超過4000元。今年我種了3畝多,現在收入已經有1萬多元了。”甜象草種植戶陳廣強說。
“傻呀,田里只有除草,哪有種草的?而且養豬喂草,哪能養大?”養殖草豬初期,大家都在嘲笑養豬戶。
然而,徑口鎮政府在周垌村試點取得了成功。周邊的養殖業主看到生態循環種養模式帶來了良好收益,還有效解決了水環境養殖帶來的糞污問題。大家種草養豬的積極性提高了。現在,全村種植甜象草500多畝,更多的養殖業主表示要擴大種植規模。
此外,這種模式也在徑口鎮得到推廣,共有30多戶養殖戶參與該種養模式,有50多戶準備轉型。
徑口畜禽開發公司也在周垌村規劃建設牧草種植基地,計劃種植牧草1000畝,將周垌村4萬頭存欄豬所產的糞污作為液態肥充分利用。
“我們看到了糞污還田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此,專門出臺了規模種植牧草扶持政策,鼓勵養殖戶特別是散戶發展牧草種植。”博白縣委書記羅宗光介紹。該縣出臺《推廣規模種植牧草、百香果等農作物的實施方案》,對水田補助400元/畝、坡地補助200元/畝,并引進有實力的公司帶頭種植,將在全縣推廣種植牧草、百香果5萬畝以上。
在此基礎上,該縣還與大地財險公司合作,推行“沼液糞肥還田服務第三者責任險”,給用肥戶吃上“定心丸”。
有專家認為,草豬畢竟是新鮮事物,在技術上需要逐漸標準化,例如草料喂養是直接切碎喂養好,還是用益生菌發酵后喂養營養更好,這需要相關部門幫助養殖戶找出“標準答案”,這樣才能使他們少走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