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為所為以盡所能為”,這是浦東新區大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簡稱中心)護士長方水芹工作30多年來不變的初心。扎根農村34年,她本著“用心服務,從心開始”的服務理念,對工作精益求精,對服務追求高效,對患者充滿博愛,用真心、愛心、細心和責任心詮釋著健康守門人的情懷。
1 筑牢健康之堤 護佑百姓幸福之夢
中心位于浦東新區最南部,占地面積15 553 m2,建筑面積114 311 m2,綠化面積覆蓋率達32.7%。中心服務面積50.7 km2,下設1個分中心,16所村衛生室,每所村衛生室覆蓋人口數為3 000~5 000名,服務總人口超過12萬,年門診量約42萬人次。中心開設全科、婦科、中醫科、針灸科、口腔科、預防保健科、醫技科、綜合病區及護理病區等科室,配備數字X線攝影系統、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五分類血球分析儀及全自動彩色超聲診斷儀等醫療設備。中心現有核定床位184張,設有綜合、老年護理和舒緩療護3個病區,收治以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及腫瘤等為主的老年患者及生命終末期患者。
中心高級職稱人員13名,中級職稱人員89名,全科醫師45名,全科醫學師資22名;近5年來先后承擔市級以上資助項目7項、區科學技術委員會課題1項、區衛生健康委員會科研項目10項及學科建設項目1項;被授予2項社區名中醫工作室稱號;入選區級以上各類人才培養15名;在各大期刊發表論文近1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論文33篇,出版學術著作7部,獲得專利1項。
中心曾先后榮獲上海市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海市文明單位、上海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社區教學基地及全國百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稱號;2013—2017年在浦東新區社區衛生服務績效考核中連續5年位列全區第1;2018年被授予“上海健康醫學院社區聯盟教學基地”稱號,同年成功申報為“上海市中醫藥特色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并進入全國優質服務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候選名單,是1所集科、教、研全面發展的一級醫療機構。
2 勤學苦練 用心詮釋護理真諦
1985年衛校畢業后,方水芹毅然選擇了進入鄉鎮衛生院工作,她曾先后擔任病房護士長、門診護士長、護理部總護士長、科教科科長及醫院感染管理科科長等職務。她熟練掌握各項操作技能(靜脈留置針輸液、深靜脈穿刺及維護、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維護和傷口護理等);制定疑難重癥患者護理計劃并參與到護理工作中;積極探索護理崗位管理,制訂完善護士績效考核方案,形成有激勵、有約束的內部競爭機制,全面提升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方水芹的《優質護理模式下社區護理績效考核體系的構建與實施》論文獲得了2015年上海市護理學會社區護理學術論文征文優勝獎;在她的帶領下,“醫患一家人”親情護理服務項目入選2014年上海市衛生計生系統“人文關懷 醫患溝通”培育項目;“醫患一家親”護理服務項目入編2010年上海市衛生系統世博服務品牌《人文關懷,細節之美》一書;中心內科病區獲得2015年浦東新區“文明服務示范點”稱號。方水芹本人也先后獲得浦東新區衛生健康委員會“共產黨員示范崗”“崗位服務標兵”“十佳護士”和上海市首屆“十佳社區護士長”等榮譽稱號。
3 踐行孝道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方水芹20年如一日無微不至照顧體弱多病的公婆和父親的事跡被各大新聞媒體(央視CCTV-13套、中國文明網、上海發布、浦東文明網、浦東發布等)廣為宣傳,她曾獲得第6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2016年“孝動浦東”十大典型人物及孝親敬老楷模提名獎等榮譽稱號,成為社區居民們的美談。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方水芹將自己對父母、公婆的孝心延伸到了身邊的老人身上。104歲的鐘雪娟奶奶長期臥病在床并留置導尿管,尿管需要定期更換,方水芹得知后主動承擔了上門服務的任務,她為老人更換尿管、檢查皮膚情況、指導擦浴翻身、更換衣褲,并告知家屬和保姆尿管護理的注意事項。方水芹還經常電話回訪以便掌握老人的身體近況,她表示,現在社區高齡老人增多了,這些老人特別需要社會的關愛,作為社區護士應該理解他們的難處,奉獻愛心。
4 教學相長 智能相促以德育人
方水芹深知教師的根本任務是教書育人,教學相長,因此她努力追求教、學的互相促進和共同提升,在教書育人中立德、增智、強能。在臨床教學方面,她始終以德育人,注重護理人才和居家長期照護人才的培養,參與了浦東新區養老護理員健康照護專項職業能力培訓工作;擔任養老護理(健康照護)職業技能鑒定考評員、養老護理(醫療照護)職業技能鑒定考評員、上海健康醫學院護理學院外聘教師和“愛之浦東”講師團講師;2018年她和中心13名全科師資共同承擔了2017—2018級助理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層實踐102學時的理論授課工作;負責上海健康醫學院臨床實踐和2017級助理全科醫師基層實踐輪轉管理工作。
5 甘于寂寞 潛心科研提升自我
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方水芹就自費征訂了《中華護理雜志》《中國實用護理雜志》《護士進修雜志》等專業期刊,實時了解前沿護理動態,不斷更新知識。迄今為止,她發表論文近30篇;完成美國Dreyfus健康基金會PSBH課題1項、浦東新區科學技術委員會課題1項及院級課題2項;作為第2、第3負責人承擔浦東新區衛生健康委員會課題2項;參與市、區級課題項目10余項;發明專利1項;出版護理著作2部,參與編撰護理著作1部;榮獲2015年第4屆“我身邊的社區衛生服務”主題宣傳活動“提升社區衛生服務金點子”大賽全國優秀獎和上海市優秀獎;2016—2018年連續3年獲得浦東新區“職工科技創新”入圍獎。
方水芹熱衷科普,經常在科普網站和個人微信公眾號發表科普文章,她曾榮獲醫牛健康咨詢網2017年度杰出全科醫生科普獎;參與上海市醫學會百年紀念科普叢書全科分冊編寫;擔任《醫藥前沿》和《心理醫生》雜志特約編委、上海市中醫藥學會中醫護理專委會委員、浦東新區中醫藥協會中醫護理專委會理事及浦東新區社區衛生服務學術專家庫專家等社會兼職。
著名作家周克芹說:“做人應該淡泊一些,甘于寂寞,潛心于工作和事業。”只有把個人對物質及虛名的欲望壓制到最低,精神之花才能最完美的開放,這也是對方水芹人生軌跡的真實寫照。
對護理事業,她摯愛執著;對護理業務,她精益求精;對護理管理,她大膽探索;對護理科教,她勇于創新。光陰荏苒,日月如梭,30多年的護理生涯中,方水芹憑著對護理事業的熱愛,用無私和熱忱呵護著每位患者的健康,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地奉獻著青春和愛心,努力實踐著自己的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