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海燕
【摘要】目的 為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提供中醫護理干預服務,觀察其效果。方法 選取110例我院在2017年12月~2018年12月診治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隨機將其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其中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而觀察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聯合中醫護理,干預后統計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6.3%,對照組為74.5%,組間數據對比差異明顯,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98.2%明顯高于對照組61.7%,P<0.05。結論 在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治療期間,給予中醫護理干預可顯著提升臨床療效與護理滿意度,建議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原發性高血壓;中醫護理干預;護理滿意度;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2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32..01
原發性高血壓是一種臨床常見慢性病,是冠心病、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之一,近年來該病發病率正逐年增加,嚴重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健康。據臨床研究顯示[1],大部分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接受常規護理干預后,對其血壓控制效果均不滿意。為深入探究原發性高血壓的有效護理干預方法,本次研究選取我院原發病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展開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礎資料
選取我院病例110例,均為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診治,隨機將其分成兩組各55例,其中觀察組中女性20例,男性35例,年齡為50歲~81歲,平均為(64.29±5.72)歲;對照組中女性23例,男性32例,年齡為52歲~80歲,平均為(64.33±5.86)歲。患者組間臨床資料對比,均無明顯統計學差異P>0.05。
1.2 方法
均給予常規西藥治療,對照組同時給予常規護理干預,營造舒適醫療環境,普及高血壓有關知識,給予飲食指導,定期監測血壓等。觀察組在其基礎上給予中醫護理干預:①穴位按摩護理:根據患者病情、身體情況不同,選擇穴位照射、按摩耳穴等方式,刺激其陽陵泉、三陰交、太沖與曲池等穴位,各穴位均按摩3 min;②給予運動護理:引導患者每日進行有氧運動,如健美操、快步走、太極拳等,以輕度或中度運動為宜;③中醫飲食指導:中醫學有藥食同源的說法,中醫認為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陽氣上亢、肝火盛,飲食上應關注肝腎滋養、平肝潛陽,如患者有腎精不足表現,應注意滋陰補陽,如有氣血兩虧表現,應關注健運脾胃。
1.3 觀察指標
護理后觀察臨床效果,統計相關數據,讓患者填寫醫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統計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療效評估[2]:顯效:收縮壓降低40 mmHg以上,或舒張壓下降20 mmHg以上;有效:收縮壓降低20~39 mmHg,或舒張壓下降10~19 mmHg;無效:收縮壓、舒張壓均無明顯變化。
1.4 統計學分析
各項數據均用軟件SPSS20.0分析,文中總有效率與患者護理滿意度等資料用率(%)描述,卡方檢驗,結果若為P<0.05,說明研究結果差異顯著,統計學成立。
2 結 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6.3%(53/55),顯效30例,有效21例,無效2例,對照組為74.5%(41/55),顯效26例,有效15例,無效14例,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x2=10.532,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98.2%(54/55)明顯高于對照組61.7%(37/55)(x2=18.386,P<0.05)。
3 討 論
在中醫領域原發性高血壓屬于“頭痛”、“眩暈”的范疇,主張用活血化淤療法對患者進行治療,高血壓疾病一般提倡預防為主,有病早治[3]。研究顯示,為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提供中醫護理干預,結合用藥、飲食以及運動等護理干預措施,根據患者病情制定針對性的護理干預計劃,可明顯改善患者各癥狀,有利于促進患者盡快康復,幫助其提升生存質量[4]。從本次研究結果可以看出,接受中醫護理干預的患者,其總有效率與護理滿意度均高于接受常規護理的患者,差異顯著,P<0.05。可見,給予原發性高血壓患者中醫護理干預效果確切,有利于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建議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凌畢益,甘艷軍,白佾俏.中醫護理方案應用于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護理中的效果評價[J].光明中醫,2018,33(23):3592-3594.
[2] 張 爽.中醫護理方案在眩暈病(原發性高血壓)中的應用[J].臨床醫學工程,2018,25(10):1389-1390.
[3] 衣力米熱·托乎達洪,馬雪蓮.分析原發性高血壓患者中運用中醫護理的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53):218+220.
[4] 周霄云,阮小芬,崔 屹.中醫護理方案應用于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效果觀察[J].海南醫學,2017,28(4):686-688.
本文編輯: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