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李雪敏

國際機器人競技公開賽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一個沒有創新的民族難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智能時代,科學技術是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科學的本質是創新,創新的關鍵是人才,而人才的成長靠教育。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把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放在國家發展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視人才,重視科技。未來綜合國力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人才的優勢就是國家實力的優勢,誰能培養和吸引更多優秀人才,誰就能在競爭中占據優勢。培養創新人才的根源在于教育。
泛文教育咨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泛文教育)自成立以來,始終以“培養未來創新人才”作為學校的辦學理念和辦學目標,并以此目標構建學校的課程體系,統領學校的日常管理。
泛文教育校長謝樓熒說:“培養未來創新人才對基礎教育的培養模式提出更高、更遠、更新的時代要求,需要建構新型的課程體系、課堂教學模式,不斷探索和實踐新型的管理體制、培養途徑、培養方式。在基礎教育中,民辦教育機構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發揮自身優勢和公辦教育的有益補充作用,擔當起時代責任,這既是民辦教育面臨的新課題,也是民辦教育發展的機遇。”
2017年9月起,我國小學一年級開始增設科學課,并且與語文數學一樣,成為基礎性課程。正是因為這一次科學課的強勢回歸,激發了一群年輕人致力于從事科學教育行業。
謝樓熒說:“我從小就想做一名老師,從事教育行業的工作。在高考后報讀專業時和父母商量后決定報讀杭州師范大學,卻以一分之差調劑到了其他專業。畢業后我還是對教育行業戀戀不忘,所以先后去了培訓機構、幼兒園實習和工作。在工作中,我發現學校在科學領域的教育是非常欠缺的,科學教育主要以教師的教授為主,孩子們的實踐機會少之又少。受此影響,我便想自己開辦少兒科教學校,對現有的科學教育進行課外補充和知識延伸,讓那些對科學充滿好奇心的孩子們參與探究活動,讓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親身體驗科學實驗帶來的美妙感受。”
謝樓熒的想法得到了家人和朋友的鼓勵與支持。同時,有五名小伙伴響應她的創業號召,就這樣,一支大學畢業不久,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創業小分隊成立了。只有理論沒有實踐是萬萬行不通的,為了了解創業的想法是否可行,是否適合開辦少兒科教學校,謝樓熒和她的創業小分隊在不同的學校做了上千份數據調研,經過大數據的分析后,謝樓熒發現家長非常重視孩子創新意識的培養且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去支持這方面的支出。通過這次調研,讓這群年輕人看到了機會和希望,讓這個創業小分隊夢想打造蕭山少兒科教實踐基地的目標逐漸變為現實。
創業目標有了,那么創業基金從何而來呢?謝樓熒說:“我決心做少兒科教后,便開始尋找合適的學校場所。但是當時我只有大學期間打工積攢下的5萬元存款,高昂的租金使我一籌莫展,甚至萌生了放棄的想法。就在創業項目無法繼續的時候,我的父母及親戚朋友紛紛籌集資金支持我繼續創業。”
除了父母親戚朋友的幫助,謝樓熒和她的小伙伴們就憑借先人一步的科教理念和接地氣的戰略布局獲得了杭州市科協的認可,收到了來自市科協的橄欖枝,他們一手創辦的培訓學校成為了2017年杭州市第二批科普工作項目的承接單位。如今,謝樓熒和小伙伴們的培訓學校擁有1000多平米的校區,還取得民辦培訓學校的資質。

泛文教育專注于少年兒童科學思維、創新思維和數學思維的培養,以培養未來創新人才為己任,構建了科普—科教—科創—科技競賽為一體的教學模式。
謝樓熒說:“我們成立科普宣傳小組,專人負責,專業培養和專題研訓。根據區域不同,對象不同及主題不同確立不同的宣傳內容、宣傳形式和宣傳手段與方法。近兩年來,在杭州地區各縣、市、區、街道的社區,企業,商場及學校、幼兒園等公共場合開展主題突出、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興趣盎然的科普宣傳活動117場次,受眾青少年80000多人次。尤其是科學秀、科普宣講、科學周、科技主題活動等形式廣受社會、家長與社區的首肯與廣泛贊譽。特別是學校、幼兒園的少年兒童興趣之高漲、互動之積極超乎想象。對青少年兒童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學校成立之初,泛文教育依據辦學理念確定符合少年兒童成長需求的新的課程體系,專門組織教學專家、教師、科技界人士對國內外相關課程進行考察研究,先后引進韓博士少兒科教課程和哈利魔法科學課程以及數學品牌——伊嘉兒數學等。
在引入創新課程的基礎上,因校制宜,通過專家引領、專題小組研訓,全面構建適合少年兒童科學思維、創新思維和數學思維培養與成長的校本課程體系。目前已經綜合研發了“泛文科學實驗DIY”“泛文樂高機器人編程”“泛文3D打印”“泛文動漫數學”四大精品課程,既適合不同年齡段學生的需求,又適應不同層次的成長需要,更適合少年兒童成長為創新人才的基礎要求,并在課堂實踐中不斷探索,調整與完善。

實驗課

課堂
“‘泛文科學實驗DIY’課程主要是通過孩子們親手操作,親身體驗,以實驗的方式提高孩子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動手能力,經過老師的科學指導,通過276課時的系統學習促使孩子形成科學思維;‘泛文樂高機器人編程’經過樂高拼搭訓練,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和空間想象,了解各種元器件的功能與使用,從而讓孩子們對編程機器人有深刻的認知與操作,經過老師的科學引導和138課時的系統學習,來培養搭建機器人載體的思維與能力,為進一步學習編程機器人打下堅實基礎;‘泛文3D打印’則是采用‘創客基礎’課程體系,通過172課時的教學,使孩子們初步了解和懂得對各種機床及3D打印的使用,然后再對孩子進行項目的訓練,最終達到創新智造思維的形成;‘泛文動漫數學’是通過生活再現、歷史重演、動漫復活、游戲活動等情景設置,提高了課堂趣味性,以適應學生的訴求,通過動漫故事來教學,激發和擴展孩子的思維能力,最終達到奧數思維的培養。” 謝樓熒如是說。
青少年科技競賽對激發青少年的科技素養與興趣,提升青少年的制作水平與能力,培養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均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為此泛文教育借助各協會和機構積極組隊參與或合作培訓指導等途徑有效融合到各類科技競賽之中。承辦協會各類競賽,又廣泛參與競賽的組織、培訓、裁判等賽會工作,同時也激發廣大教師的參與度并在科技競賽中提升教學水平,檢驗教學成果。學習和借鑒其他學校、機構、合作單位的先進經驗和方法,以進一步完善學校的課程體系和課堂教學效果。
孩子們接受過系統教學培訓后,可以加入到創客團隊,在指導老師的幫助下,嘗試發表科學小論文、展開科學小發明、申請國家發明專利。學校從中挑選一些優秀作品參加全國科技競賽,接受過機器人課程培訓的少兒還可參加“中國青少年機器人競賽”“中國機器人大賽暨RoboCup公開賽”等全國性大賽。

參加浙江省青少年互聯網教育競賽
為了更好地提升發揮民辦教育機構在基礎教育中培養未來創新人才的地位和作用,泛文教育先后與杭州市科協、浙江省機器人協會、蕭山區模型無線電運動協會、各類中小學、幼兒園、街道、社區及各機構合作辦學,合作教研,合作培訓,合作宣傳、拓展等,充分發揮各教育資源的優勢與特長。借助科協的科普宣傳指導,各協會的師資培訓,承辦和協辦各類科技競賽,學校、幼兒園的科技社團,師資培訓、輸出課程研發與交流,社區的合作辦學等,深受廣大合作單位的好評與肯定。
謝樓熒說:“泛文教育將始終如一地堅持培養未來創新人才為辦學理念和培養目標,并在后期發展中更廣泛地開展科普宣傳,不斷促進全社會對科技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和培養創新意識從娃娃抓起的認識。繼續與學校、社區、協會等教育資源合作與交流,形成培養未來創新人才的社會氛圍和教育氛圍。期待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在政策上,管理上給予更多、更大的支持與扶持,使民辦教育在培養未來創新人才的偉大工程中發揮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