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媛
一、引言
內部控制是“一個受董事會、管理層和其他人員影響的過程,該過程的設計是為了提供實現以下三類目標的合理保證:經營的效果和效率、財務報告的可靠性以及法律法規的遵循性”。當內部控制的設計或執行未能及時防止或發現錯誤或舞弊時,就構成了內部控制缺陷(包括設計缺陷和執行缺陷)。內部控制缺陷除取決于上述固有局限性以外,還受到公司的規模、生命周期、財務狀況、經營多樣性、成長速度以及公司治理質量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因此,內部控制必須隨著公司環境的變化及時調整,否則就產生控制缺陷,從而影響公司目標的實現。本文以山東陽谷華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為例,剖析會計制度與內部控制設計,為我國公司建立和完善內部控制體系提供借鑒。
二、案例介紹
(一)公司簡介
山東陽谷華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股份制有限責任公司,2010年9月該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公司注冊地在中國山東陽谷縣,公司董事長王傳華,現任總經理王文博,主要經營橡膠助劑的研發、生產、銷售,現有產品主要包括橡膠防焦劑CTP、促進劑NS和增塑劑A等橡膠助劑產品。陽谷華泰長期致力于綠色工業與環境自然的和諧發展,堅持科技興企戰略,先后承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火炬計劃、國家科技興貿行動計劃、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計劃;山東省自主創新成果轉化重大專項計劃、省科技攻關計劃等省部級以上計劃項目16項,擁有或申報了23項專利,9項專有技術通過科技成果鑒定,其中五項技術水平處在國際領先地位,四項技術水平處于國內領先地位。橡膠助劑行業是技術和人才密集型行業,在快速發展的生命周期中,技術進步和產品更新換代是行業永無止境的朝向,因此,持續的創新和研發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三、陽谷華泰公司內部控制中的問題分析
陽谷華泰公司內部控制整合框架內部控制框架體系的實施僅有兩年時間,作為一個新生事物和一項系統工程,其內控理念、方式仍處在不斷規范、提升階段,員工對控制環境、信息與溝通等角色定位和職責履行還有一個自我適應和自我完善的過程。目前,陽谷華泰公司內部控制整合框架內部控制框架體系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一)全面預算管理機制尚不健全
1.對全面預算管理的認識存在偏差。
2.預算編制程序、方法、指標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有待提高。
3.預算執行與監督缺乏力度。
4.預算管理信息化建設等基礎工作滯后。
(二)內控環境存在差距
企業的內控環境是其他所有風險管理要素的基礎。在陽谷華泰公司內部的一些企業由于機制不順,基礎管理工作薄弱,串通舞弊牟取個人私利現象時有發生,從而導致內控環境、日常管理跟不上企業發展的需要。一些重要業務(如采購、銷售等)缺少必要的監督制約,不符合“不相容部門、崗位相互分離”的內控要求,這就為內部控制埋下了極不安全的隱患。因為要求不兼容職位分離是為了達到相互監督的效果,但是若負有不同職責的員工串通舞弊,或者本公司員工通過外部關系規避控制,協同作弊,將會導致一個健全的內部控制失效。
(三)分級授權制度未能得到嚴格執行
在資金支出環節存在著越權審批付款問題,費用支出上有少數企業超預算支付或變相越權支付現象,還有一些企業沒有嚴格執行投資、物資采購、維修、技術改造和科研開發業務的招投標控制程序,更有一些公司管理層和相關內控人員有失職現象出現。所以嚴格限制授權審批權限,加大對違規違法行為的懲處力度勢在必行。
四、陽谷華泰公司進一步完善內部控制的建議和措施
(一)深化對內控制度的認識
陽谷華泰制定一系列內控措施的目標不能僅僅是為了滿足證券監管機構的要求。換句話說,實現透明可靠的財務報告,只是內部控制的第一級目標。而更為重要的內部控制目標,在于實現有效率與有效益的經營和保護企業財產安全。因此,建議陽谷華泰在以下幾個方面深化對內控的認識:首先,控制目標應趨向更高層次的戰略控制。其次,控制方式趨向信息技術的集成和優化。第三,控制結構趨向逐步補充和擴展的過程。第四,控制對象趨向于對“人”的控制。第五,內部控制理論趨向與公司管理和公司治理相合。
(二)完善權力制衡機制,有效控制和規避風險
根據內部控制整合框架內部控制框架的觀點,在構建內部控制體系時,應當使企業所有利害關系人對內部控制的理解有共同基礎,使他們都充分認識內控的必要性。同時更為重要的是,在陽谷華泰公司內部應設置必要的內部控制部門,給予適當的職位和必要的職權,來監督企業所有利害關系人的行為,形成權力制衡機制。特別提醒的是,警惕出現內部控制部門“空化”問題,不要讓內部控制部門成為擺設。而且內部控制部門的管理與薪酬獎勵機制也應不受公司管理層約束,即獨立于公司,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保證內部控制部門的職責有效執行。
(三)建立嚴格的授權批準規范
規范陽谷華泰各個企業的授權批準以形成相互制約和促進的制衡機制。例如,確保資產保管與會計核算相分離,經營責任與會計責任相分離,授權與執行、保管、審查、記錄等崗位相分離,實行關鍵崗位人員定期輪換制度等。牽制機制和崗位輪換的實行,既可以防止超越權限、串通舞弊,又有利于揭示企業內部控制中的管理缺陷,以便及時加以修訂和完善,落實好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此外,還需合理劃分企業的授權審批權限。對內部控制制度執行人員的授權要把握好一個度,對不同的控制環節要有不同的授權,以使內部控制制度有效運行,不然容易產生新的舞弊行為。不管哪個環節,在具體授權時,應做到既保證經營決策有效運作,管理制度有效貫徹,又保證權力制衡得到落實。(作者單位:武漢工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