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振亞
一、引言
自建國以來,國內經濟水平穩步上升。從全球經濟多極化、市場化的角度來看,我國雖處于發展中的地位,但整體經濟實力已邁入前列,甚至遠超一些發達國家,這一成果是與國家執行的經濟政策密不可分的。國家運用多種經濟手段進行宏觀調控,在保障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時推進事業單位的建設。即使現今成果喜人,卻也很多有關事業單位建設的問題浮現出來。在眾多問題中最突出最核心地當屬事業單位的內部審計風險問題,因此本人以這一觀點入手,談談對于內部審計的一些看法和見解。
二、事業單位內部審計的特征
內部審計,即在單位內部對整個單位經濟流動的審查與監管,是“一種單獨、實際活動,它運用一定的方法以促進組織完善治理、增加價值和實現目標?!睆谋举|上是為了幫助管理階層更好的把控整個單位的走向,防止國家資源流失。內部審計應當是獨立的、公正的、權威的,不偏不倚客觀直接。
三、事業單位內部審計的風險
(一)缺乏獨立性
內部審計恰恰因為是發生在事業單位內部,有人就會鉆了這方面的空子,以權謀私損害了國家利益。很多事業單位并沒有設立審計部門,或者是將審計劃分到財務的附屬部門,這就給審計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難度。因為審計缺少獨立性會造成蒙混過關,趨利避害,降低事業單位的工作效率。
(二)審計人員的能力不夠
縱觀事業單位的審計部門,有很多員工都是“老員工”“大前輩”,部門活力不足,審計效果肯定會大打折扣。部門老齡化,往往伴隨著學習效率低迷的“綜合征”。現今辦公效率越來越快,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學習能力跟不上整體發展態勢,勢必會降低工作質量,導致事業單位發展受到阻礙。專業素質不過硬,理不清走向和問題,不能輔助管理階層,勢必會影響事業單位的未來走向。
(三)核查方式與環節的不嚴謹
目前為止,國內事業單位內部審計最常用的方式依舊是抽查。抽樣調查雖然有隨機性,但誤差也是存在的。更有甚者只流于表面,甚至草草應付等上級檢查過去后再敷衍了事。在審核環節中,一環扣著一環路,哪怕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出了差錯,都會影響到最后的審核結果。
(四)相關制度的不完善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各項制度正在不斷完善,內部審計相關制度的發展卻有些滯后。內審標準的缺失,從某種程度上也是內部審計風險的誘因之一。正是因為制度標準的不完善,導致內審人員在工作時無從下手,不敢行動。同時缺乏統一的法律法規,使得事業單位在制定內審規范時缺乏參考依據,影響內審的質量產生風險。
四、防范內部審計風險的路徑
(一)加快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制度的制定
只有從本質上才能解決內審的風險,加快內審制度的制定,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才能更好的規避內審風險。內審制度的完備不僅能促進事業單位的提升,更能避免國家資產的流失和資源的浪費。在建立健全事業單位內部審計相關制度的同時,也要加強對內審環節的重視,不只抓表面,更要從每一件小事入手,爭取步步嚴謹、條條不落。將整個內部審計系統梳理清楚,也能為內審工作少走彎路。
(二)加強對內部審計的重視度
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工作之所以進展緩慢,從根源來談就是事業單位對內審的重視度不夠。正因為不夠重視,使得內審部門缺少獨立性,工作起來束手束腳,沒有起到本來的作用。想防范內審風險,就應該從基礎下手,讓事業單位對內審重視起來,給內審足夠的空間和權力,使其不再受制于人。只有這樣,我國的內審工作方可穩步運行,實現其應有的價值。
(三)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素質
我國整體內部審計水平,較國外已有近百年歷史的審計制度,有很大的差距?,F如今國內審計水平雖有明顯提高,但業界整體水平依舊較低,業內人員專業素養不齊,導致內審行業整個停滯不前。除此之外,業內對審計行業的不重視,人才儲備不足,事業單位內部審計人員專業素養與職務認識不夠。因此,我們應該加強內審行業宣傳推廣,吸引大批優秀人才,并加強對內審行業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培訓,做到業務能力過硬,素質提上來了,工作效率自然就高了,隨之而來的風險也就降低了。
(四)保證內審的獨立性
俗話說得好:“吃人手短,拿人嘴短?!比绻麅葘彶块T缺乏獨立性,其內審結果自然是有待商榷的。所以說內審部門缺乏獨立性是很致命的,因此將內審部門盡快獨立出來應該是下一步的工作重點。只有這樣,內部審計得到的結果才能令人信服,也能更加準確。足夠的權力,調查的客觀,與被審查部門沒有聯系,能讓內審部門核查結果更加準確,防范內部審計工作將帶來的風險,才能更好地幫助管理階層看清單位內部走向,為事業單位以后的發展奠定基礎。
五、結語
縱觀上文,可以看出內部審計工作對事業單位發展至關重要,因此避免內部審計工作出現風險必將提上議程。內部審計不僅可以輔助事業單位的運行,更能防止國有財產被不法分子侵占,所以防止內部審計出現風險,加快相關制度與發露法規的建設,提高重視度,加強內審人員的業務素質,為以后內審工作的開展鋪設道路,才是促進經濟進一步發展的必由之路。(作者單位:河南信則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