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瑩
事業單位財務風險分析主要融合了經濟管理、信息管理、技術管理、協議管理等多項內容,是事業單位財務風險分析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但是,根據當前情況來看,我國事業單位在進行財務風險分析工作時,仍然會面臨許多問題,其中,導致財務風險發生的主要因素是我國事業單位在進行財務管理工作時存在一定偏差,并且事業單位在開展財務管理工作獎懲時比較松懈。針對事業單位而言,財務風險分析是實現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問題進行防治和管控的主要方式,也是有關監管部門對其運營活動和了解其經濟發展狀況的主要依據。下面,本文將進一步對事業單位財務風險進行分析并對相關建議進行闡述。
一、事業單位存在的財務風險
(一)財務內部控制管理風險
一些事業單位因為沒有建立完備的財務內部控制制度,使得挪公款、做假賬的現象頻頻出現,給財務內部管理增加了風險。另一方面,一些事業單位在開展財務管理工作的過程中,應用國家收費準許的空間實現收款,以權謀私,造成財務管理控制自身作用無法得到全面的發揮,給事業單位及個人的權益帶來了損害。
(二)財務預算管理風險
對于事業單位而言,財務管理的關鍵內容就是預算管理,在開展預算編制工作時,如果編制內容缺少完備性,就會使得預算執行不規范,造成有關數據或者政策不具備精準性,資金應用和支出缺乏規劃,給資金應用效率帶來重大影響,導致財務風險出現。財務預算管理風險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預算編制缺乏科學性。當前,大多數事業單位在開展預算編制工作時,沒有對其進行監督管理,預算編制內容缺少嚴謹性,使得專項資金的自身作用無法得到全面的發揮,存在閑置現象。其次,預算資金管理缺少規范性。針對預算資金來說,其操作尺度以及定額標準如果缺少合理性,使得在進行資金預算編制的過程中,隨意性比較高。即使資金具備了配備基礎,但是其和實際之間存在明顯差異,使得內部配置缺少均衡性。
(三)財務收支風險
一般情況下,財務收支風險主要有兩個方面,首先,財務支出風險。一些事業單位由于沒有制定高效的財務管理機制,不能準確對項目支出以及基本支出界定有全面了解,無法實現專款專用。并且,經費管理嚴重匱乏,使得公費游玩以及公費就餐的現象普遍存在。其次,財務運用風險。因為事業單位在實踐設備以及基礎設施的配備方面,資金投放力度比較大,造成對外投資資金嚴重短缺,造成財務風險的出現。事業單位不能準確掌握商務信息,造成信息準確性、真實性等方面無法正確評判,引發支付風險。除此之外,事業單位運營收入主要分為多種方式,其中包含了轉賬收入以及現金收入。在實際賬款回收的過程中,不能對其進行合理定位,給財務工作的全面開展帶來了很大阻礙。
二、事業單位財務風險產生的原因
(一)事業單位財務人員素質不夠
最近幾年來,事業單位實施了多次財務改革,這給預算工作人員以及財務工作人員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因為受到環境因素的約制,財務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以及綜合素養無法得到快速提升。事業單位管理對財務工作人員的思想教育不全面,沒有定期對其開展專業知識和技術的培訓工作,財務工作人員認識水平偏低,造成財務工作人員無法及時掌握現代化的管理知識,并將其運用到財務管理工作中,使得預算和實際情況之間存在明顯差異。
(二)沒有建立完善的財務管理機制
因為深受傳統管理機制的約制,事業單位在開展財務管理工作時,沒有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對其進行規范,使得財務管理工作過于雜亂無章。財務管理中資金收支都沒有構建明確的項目標準,導致各項費用在應用的過程中,無法得到全面的落實,并且也找不到相應的負責人。事業單位管理階層沒有構建專業的財務管理工作人員考核機制,無法對財務工作進行監管和控制。由于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機制的不完備,使得財務風險的發生機率逐漸增大,進而導致事業單位面臨財務漏洞以及收支失衡等問題。
(三)事業單位財務所處的環境因素
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我國社會經濟也得到了穩定增長,國家政策和環境在不斷改變的狀況下,事業單位所面臨的財務風險也隨之發生改變。例如,隨著我國加入到國際貿易組織以后,我國開始加大了對進出口貿易的高度關注,并將一些西方國家的先進技術融合到實際生產工作中,進而促進了我國現代化生產的發展步伐。因此,事業單位財務活動將面臨著頻繁的變動,所產生的不確定因素將逐漸增多,從而給財務風險變化帶來直接影響。
三、防范事業單位財務風險出現的有效策略
(一)加強風險防范水平
隨著科技時代的來臨,事業單位在開展財務管理工作時,也可以將現代化技術運用到其中,例如,對風險檢測,或者運用其他方式制定檢測時間或者內容等,構建完善的財務風險預測機制和防控措施。只有在加大預測力度的基礎上,才能實現對事業單位財務風險的把控和防范。
(二)構建完善的管理制度
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要想不被社會所淘汰,就要通過不斷提升和完善自我的方式,讓其立足在社會之中。所以,事業單位在構建財政管理機制時,需要提升管理階層以及有關工作人員的財務風險意識,構建高效的財務管理機制,并將其落實到個人身上,明確自己的職責。尤其是財務管理工作人員,需要開展去專業技術和綜合素養考核工作,提升財務部門的專業素養。只有在提升其風險意識和構建完備的財務管理機制的基礎上,才能提升財務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減少事業單位財務風險發生記錄,對事業單位財務風險實現防控的效果。
(三)監控明確嚴格貫徹落實
財務監管作為一項具備較強責任性的工作,需要對事業單位開展的各項財務工作進行全面監管,從而才能有效提升財務部門工作效率,將支出自身的經濟效益進行全面發揮。事業單位需要將財務監管工作落實到每個工作人員身上,并且安排專業的監管工作人員對財務收支情況實施監管和整理,定期對其進行檢查,同時和各個部門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從而保證事業單位正常運營。所以,做好財務監管工作,可以對事業單位財務風險起到防范的作用。
(四)強化對財務人員的培訓
加大對財務工作人員的培訓利用,落實新實施的財務準則以及有關法律機制,及時更新財物知識,并組織財務工作人員進行學習,讓財務工作人員的風險防范意識以及能力得到顯著提升。此外,還要對財務工作人員開展職業道德教育,使其明確自己工作的重要性,端正其工作態度,進而提升其整體素養。
四、結語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進步以及市場改革的不斷深入,事業單位所面臨的風險也是越來越多樣化,財務風險對于事業單位來說是不可避免的,因為只要日常工作涉及到財務收支等活動,就可能會為公司帶來財務風險。但是事業單位能做的是識別風險,并進行預防風險。事業單位財務風險控制對社會建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事業單位所面臨的財務風險,主要是受到客觀因素的影響。所以,在開展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時,應該加大對財務風險的防范力度,減少風險發生幾率。事業單位可以通過采用構建完善的管理制度、監控明確嚴格貫徹落實、加強風險防范水平、強化對財務人員的培訓等方式,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時,還能減少風險發生的可能性,進而推動我國事業單位的穩定發展。(作者單位:黑山縣小東鎮衛生預防保健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