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巖
一、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由能源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煤炭等能源領域企業也面臨轉型升級的任務。如何通過強化財務管理,建立一套科學、高效的規范化管理模式,以此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求、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逐漸成為煤炭企業及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熱點問題。
二、、財務預算管理的概念和意義
財務預算是現代企業管理中一項核心業務,泛指決策者以會計人員提供的企業運行數據為基礎,統籌調度各類資源,通過全面、科學的預測,制定計劃,實現企業發展中資源獲取與配置的系統性謀劃過程。
古語有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對于處于轉型發展關鍵期的煤炭企業,實現科學財務預算管理是提升企業戰略管理能力、高效使用企業資源、增強市場競爭力的必要手段,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
三、煤炭企業財務預算管理的現存問題概述
(一)企業領導重視程度不足,財務預算管理缺乏內部部門的配合
受計劃經濟體制影響,仍有許多企業決策者無法適應市場經濟思維方式,將“安全生產”作為煤炭企業經營的第一要務,而將預算管理簡單地理解為財務處編制財政預算方案的過程,忽視財務預算對企業資源配置決策、控制的重要意義。大部分企業決策層不會結合企業發展戰略,沒有從根源上理順形成良好的預算控制機制,導致企業內部諸多部門各自為政,在預算執行情況分析活動中缺乏全局觀念與配合意識,從各自需求出發,隨意增加資金預算、更改預算方案,不僅嚴重影響了預算方案的嚴肅性,更會因企業資源配置思路不穩定,制約企業進一步發展。
(二)財務預算管理人員專業能力有限,無法實現高水平財務預算管理
正如前文所述,由于不重視財務預算,同時為了節約人力成本,企業往往選擇雇傭大專院校畢業生從事預算工作,更有甚者,將煤炭企業當做家族企業、雇傭親信作為財務管理人員。這些財務管理人員,文化素質較低、缺乏企業運營管理經驗,無法對執行效果與預算方案的偏差進行合理分析,在工作思路上還受制于企業決策者,最終容易使財務預算管理的作用逐漸淡化,難以為企業發展提供動力。
(三)相關配套考核、監督機制不健全,難以為財務預算管理提供保障
制度的順利推進在于執行,但考量我國煤炭企業發展實際,大部分對財務預算管理的考核監督依然停留在表面,對于財務預算方案的執行情況,多依據企業領導的主觀判斷,普遍存在難以“一碗水端平”的問題。上行下效,這種考核監督不力的局面,導致財務管理人員嚴格執行規定的熱情漸退,嚴重時還會因預算控制不力帶來國有資產流失。
四、改善煤炭企業財務預算管理、提升企業發展效益的對策路徑
(一)企業領導提高重視程度,為開展財務預算管理奠定良好基礎
“思想不牢、地動山搖”,財務預算管理涉及企業內部各個部門,指標多、考量復雜,如果缺乏企業領導者的支持,勢必難以取得成效。因此,企業管理者應切實轉變發展理念,將完善財務預算管理作為事關企業轉型發展的頭等大事來抓,改變那種認為預算管理主要集中在財務部門及業務管理部門的現狀,結合煤炭企業特點,立足企業發展思路,建立企業全體員工共同參與的預算管理制度;在對煤礦生產規模、各項費用進行詳盡點贊基礎上,綜合考慮各部門業務差異,制定有針對性的預算方案,壓實部門負責人責任,以此充分調動每一位員工積極性,在提高財務預算方案準確性、嚴肅性的同時,增強財務預算管理對企業發展的指導意義。
(二)加強對財務預算人員的培訓,為企業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采取專家講座及培訓等多樣形式,為財會工作人員提供了解改革形勢、煤炭行業發展前景等知識的渠道,提高其以編制預算方案調控企業發展思路的能力。另外,政府設立專項資金,鼓勵在煤炭企業財務預算管理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優秀人才,為財務預算人員提高工作能力解除后顧之憂,同步完善管理會計師資格考試辦法,健全財會人員的培育、資格認證和選拔制度。
(三)建立健全考核審計制度,為煤炭企業財務預算提供良好保障
政府相關部門或研究機構應針對煤炭企業轉型需求,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梳理制定具有企業發展特色、適應企業經營轉型需要的監督考核制度。嚴格對煤炭企業財務預算工作的監管力度,健全內部審計制度,規范企業的財務行為,建立國有企業負責人對財務預算工作的連帶責任,確保預算基礎數據的真實有效,保證國家財產安全。
五、結語
綜上所述,財務預算管理事關煤炭企業轉型發展、事關國民經濟長治久安,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面對重視程度不高,專業人員能力水平不足、配套監管機制不完善等諸多困境,還需煤炭企業自身、行業從業人員、政府相關部門協同發力,提高重視程度,為開展財務預算管理奠定良好基礎;加強對財務預算人員的培訓,為企業發展提供不竭動力;完善考核審計制度,為煤炭企業財務預算管理提供良好保障,實現煤炭企業財務預算工作管理良好的運轉。(作者單位:黑龍江能源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