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垚
現今,信息數字經濟是中國乃至整個世界未來的經濟走向。大數據基礎設施、云計算、智能終端等科技的發展,極大刺激了旅游產業信息化數字化的發展。互聯網與傳統企業相互融合,逐漸市場實現從線下到線上的轉移,刺激傳統旅游產業的整體轉型。旅游市場和數字媒體相遇,重塑市場走勢,引導旅游產業的發展,從而促進旅游市場發展的多樣性,為旅游行業的發展提供新的歷史機會。
原國家旅游局數據中心測算,2017年我國國內旅游50.01億人次,出境旅游和入境旅游達到1.3億人次,旅游總收入達5.4萬億元,旅游業綜合貢獻8.77萬億元,對國民經濟的綜合貢獻達11.04%,旅游直接就業2825萬人,旅游直接和間接就業7990萬人,占全國就業總人口的10.28%。旅游消費市場空前龐大,互聯網企業的技術與旅游產業結合的前景廣闊。在旅游信息化的進程中,通過使用移動通信技術、分布式計算技術、3S(RS\GIS\GPS)技術、三維可視化等高科技手段,旅游產業可以實現旅游路徑、虛擬旅游、電子消費、交通安防、綜合管理等場景。同時,旅游景區可以通過VR虛擬現實和電子沙盤技術將消失的物質文化資源以電子的方式在屏幕上展示,再現歷史場景。現代化數字技術與智慧旅游相結合,可以達到更好保護遺址公園旅游資源的目的,充分強化全社會各層次對相關文化的理解和認識,大勢所趨。
一、旅游資源數字化的背景、目標
20世紀60至70年代,《威尼斯憲章》、《倫敦憲章》等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一系列文件相繼出臺,確立了遺址保護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原則。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成熟,數字化技術越來越多地應用于遺產保護等旅游資源上。希臘雅典衛城建立綜合查詢系統,用于建立包含建部件現狀圖像記錄、部件特征和損壞信息,以及保護措施記錄的龐大數據庫。日本早稻田大學建筑學系制作了埃及金字塔墓室結構以及外部環境。2008年浙江大學進行“古代珍貴壁畫的數字化保護與臨摹技術研究”“敦煌藝術石窟虛擬展示技術研究”等課題,力求將最前沿的計算技術和研究應用于對遺產、文化、歷史、考古等方面的確認、保護、保存和傳承。同時,虛擬現實技術也開始大量應用。如湖南省博物館的“虛擬馬王堆漢墓墓主人生前生活環境”項目,以生動的介紹形式獲得了游客好評。
圓明園遺址公園被列為第一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遺址、文物是圓明園最重要的旅游資源。旅游資源數字化利用終端設備和高科技手段可以實現近距離用戶體驗,將遺址現場殘垣斷壁的凄美與數字復原的圓明園歷史上的輝煌絢爛相結合,增強游客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和旅游體驗。
二、旅游資源的數字化進程
搭建必要的技術平臺是旅游資源進行數字化工作的基礎,也是核心工作。其中包括搭建基礎地理信息平臺。該平臺集成了圓明園地理空間信息資源,建成以數據倉庫為基礎、集數據交換、資源共享、應用服務于一體的軟件系統體系,實現基于網上電子地圖的信息查詢與檢索。結合移動終端,游客可以實現基本的圓明園位置服務和移動導覽,在遺址現場體驗不同時空下的圓明園復原場景。同時,應用網絡虛擬交互技術UGC與公眾進行分享圓明園文化資源,形成商業互動。通過虛擬游園,在線交互,多渠道分享,互動體驗等多種形式將時空多維的圓明園向公眾進行推廣,吸引公眾參與。
具體來說, 數字化運用進程主要包括三個階段:
(一)將三維數字化復原成果轉化為多層次文化旅游產品的研發和試制。
(二)應用文化遺產內涵與新技術手段相結合的數字化旅游服務產品,創造全新的文化旅游體驗。
(三)新技術手段在文化旅游領域的創新應用實踐總結和集成推廣模式研究。
三、圓明園旅游資源數字化的商業價值探討
(一)現階段轉化的商業價值分析
在園內數字化進程的實踐和探索過中,游客在景區消費體驗不斷提升,消費行為加速升級,為圓明園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
借助旅游資源的數字化,逐步實現線下景區精準布置,刺激了更多的消費行為,旅游市場逐步被擴大。旅游資源的數字化發展,導致消費者的分眾化趨勢愈加明顯,需要被細分,可根據消費者需求逐步實現精準對接。如景區二維碼導覽系統和微信平臺導覽在方便游客游園的同時,也方便后臺采用數據,精準在相應景區布置為游客服務。
借助旅游資源的數字化,游客在游園中參與度和互動性大大提升,刺激了消費升級。數字化可以利用互聯網+時代受眾的分眾化、參與性和互動性特點,不斷發展單對多、多對單,甚至是多對多的互動營銷方式,加速消費升級。目前圓明園在互動營銷上投入大量研究,如開發3D打印技術讓數字圓明園的模型成果轉化為商品,從而實現從旅游行為到商品消費行為的轉化。
旅游產業領域數字化應用極大程度改變了商業模式,文化旅游產業開始了新的生態系統,形成業務的閉合鏈條。圓明園正在建設通過附載基本信息數據,精細化模型建模,移動端的消費互動,來提升旅游體驗、管理效率和商業價值。
(二)數字化過程中遭遇的商業挑戰
旅游資源的數字化在實踐操作層面由于時間短、經驗不足、面臨很多商業挑戰。
挑戰一:周邊消費產品缺乏特色,附加值低。理論上說將旅游資源數字化所形成的三維數字化復原成果可衍生出數字電影、動漫游戲、書籍出版、文化旅游、旅游紀念商品的研發制作等一系列后續產業,從而滿足游客多層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但目前由于技術和條件限制,實際過程難度大,以圓明園為核心的巨大文化衍生品市場仍具備很大的提升空間。
挑戰二:數字技術亟需從輸出轉為互動。目前數字技術在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應用大多仍停留在對現存歷史建筑進行模仿、復制,以及虛擬游覽、虛擬搭建等形象展示階段。數字化產品采用展示端“輸出式”和簡單的交互式查詢選擇并未與遺產信息、學術研究成果、日常管理等進行系統銜接,尚無法滿足科研交互查詢、以及吸收公眾反饋等深層次“互動”要求。
挑戰三: 圓明園旅游資源數字化項目模式的可持續商業化運營具備難度。如數字化產品版權用于數字電影、動漫游戲、書籍出版、文化旅游、旅游紀念商品等產生知識產權收益的模式;社會化媒體營銷帶來的相關產品銷售收入的推廣模式等方面仍需深入探索。
四、旅游資源數字化的未來展望
旅游資源的數字化最終要達成建設“智慧景區”的目標。信息技術的發展、移動終端的普及為圓明園旅游資源數字化這一設想提供了可能。經過多年努力,圓明園搭建基礎地理信息平臺;整合高科技手段以及物聯網基礎設施;利用二維碼和移動終端的應用將數字化項目落地。借助旅游資源的數字化,圓明園完成了游客精準需求對接、消費互動,促進了文化旅游的推廣、旅游體驗的提升和旅游消費的升級。同時由于數字化項目研發時間較短,也存在很多商業挑戰,需要在實踐中逐步探索解決方案,完善旅游產業體系,促進文化旅游產業蓬勃發展。(作者單位:北京市圓明園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