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曉梅
【摘要】目的 探討在預防瘢痕子宮陰道分娩產后出血中應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以及卡前列甲酯栓的對比效果。方法 選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我院所接診的瘢痕子宮陰道分娩產婦66例作為此次研究對象,利用隨機數字表法對所選產婦施行分組,給予其中33例產婦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藥物治療,選做研究組,給予剩余33例產婦卡前列甲酯栓藥物治療,選做對照組,對比兩組瘢痕子宮陰道分娩產婦產后出血情況。結果 兩組瘢痕子宮陰道分娩產婦接受不同藥物治療之后的產后2小時、產后24小時出血量以及第三產程時間對比存在顯著統計學差異。結論 臨床中關于預防瘢痕子宮陰道分娩產后出血,應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藥物效果顯著高于卡前列甲酯栓,應該給予大力的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瘢痕子宮;陰道分娩;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卡前列甲酯栓;產后出血;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R714.4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36..01
產后出血屬于臨床中十分多見的一類高危妊娠疾病,同時屬于引發我們國家產婦死亡率最高的疾病,當胎兒娩出之后24小時之內出血量經陰道分娩超過500 ml,剖宮產超過1000 ml,即為產后出血,大概80%會出現在生產之后的2小時之內,因為產后出血的病情發展速度非常快,倘若無法或是及時有效的治療,會導致產婦甲狀腺、腎上腺和性腺功能降低,威脅到產婦的生命健康[1]。瘢痕子宮屬于導致產后出血的關鍵性原因,具體指的是肌壁間肌瘤剝除手術后的子宮,或是剖宮產手術后的子宮,由于胎兒逐漸增大,羊水量升高,子宮壓力隨之增加,子宮下段肌層慢慢變薄,彈性變差,當發展到一定程度,會導致子宮破裂風險升高[2]。本文選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我院所接診的瘢痕子宮陰道分娩產婦66例作為此次研究對象,探討在預防瘢痕子宮陰道分娩產后出血中應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以及卡前列甲酯栓的對比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我院所接診的瘢痕子宮陰道分娩產婦66例作為此次研究對象,利用隨機數字表法對所選產婦施行分組,給予其中33例產婦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藥物治療,選做研究組,給予剩余33例產婦卡前列甲酯栓藥物治療,選做對照組;研究組33例產婦中最小年齡28歲,最大年齡40歲,平均33.4±4.7歲,平均體重為58.7±16.7 kg;對照組33例產婦中最小年齡29歲,最大年齡40歲,平均34.1±4.8歲,平均體重為59.8±17.2 kg;兩組產婦臨床資料比較不存在顯著統計學差異。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33例產婦卡前列甲酯栓藥物治療:通過肌內注射方式注射20 U縮宮素,當胎兒順利娩出后,立即予卡前列甲酯栓2枚(1 mg)舌下含化。
給予研究組33例產婦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藥物治療:在胎兒順利娩出之后,馬上給予產婦20 U縮宮素肌內注射,之后再次選取250 μg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進行肌內注射。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瘢痕子宮陰道分娩產婦產后2小時、24小時出血量和第三產程時間。
1.4 統計學計算
本研究所得數據結果通過SPSS 16.0軟件加以處理,各項計量資料全部利用“x±s”表示。關于統計學處理利用x2與t檢驗。以P<0.05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兩組產婦分別接受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以及卡前列甲酯栓藥物治療后,產后2小時、產后24小時出血量以及第三產程時間對比存在顯著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3 討 論
由于現在我們國家二孩政策開放,瘢痕子宮陰道分娩產婦數量隨之增多,同時引發產后出血的發生率增加,由于重復剖宮產手術造成產婦盆腔粘連,提高胎盤植入率,現在臨床中建議剖宮產手術之后產婦接受經陰道分娩,不但能夠防止剖宮產手術引發的副損傷,還可以減少輸血率,降低住院所需時間。通過本文對比研究資料可見,兩組產婦分別接受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以及卡前列甲酯栓藥物治療后,產后2小時、產后24小時出血量以及第三產程時間對比存在顯著統計學差異。
綜上所述,給予瘢痕子宮陰道分娩產婦開展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藥物肌內注射,可以良好減少產后出血幾率,具有臨床推廣意義。
參考文獻
[1] 陳 琳,陳鶴鳴,楊 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對剖宮產術患者血漿鈣、D-二聚體水平的影響及對產后出血的防治效果[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9,18(22):2428-2431.
[2] 韓金芳,呂曉倩,金 華.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產后出血患者中的臨床效果及對凝血因子的影響[J].中國處方藥,2019,17(11):101-102.
本文編輯:董 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