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瑋
摘 要:電視剪輯藝術,是電視發展到一定程度后產生的,是隨著電視的產生與發展逐步形成和發展的。電視藝術和電視剪輯藝術兩者緊密相連,相互促進相互發展,重視電視專題剪輯藝術,同時有利于推動電視的發展和進步。電視節目編輯制作需要由策劃、采訪、構思、拍攝、剪輯、特技合成、配音及字幕等多道工序所組成,屬于一個“系統性工程”。而剪輯作為電視節目編輯中十分重要的環節之一,剪輯工序的良好與否,直接決定著電視節目是否精彩。因此,重視電視編輯的剪輯工序,采取有效的剪輯技巧,便也顯得尤為重要。本文便以廣播電視編輯工作為研究視角,分析電視節目后期編輯的重要性,并提出幾點電視編輯的剪輯技巧,以供相關工作人員參考所用。
關鍵詞:電視編輯 剪輯 技巧
由于電視編輯個人自身因素,因此,相關的工作人員必須具備開創精神,以及對各種鏡頭進行有效連接,在進行連接之前,這些零散的鏡頭,是無法播出觀看的。但是,經過編輯人員進行組接之后,把各種鏡頭進行完美的結合,配上編輯者的創作風格,就會達到真正的溫情傳達效果。所以,經過電視編輯,可以使熒屏展現出不同的審美和認知魅力、收視效果。
一、電視節目后期編輯的重要性
編輯在電視節目制作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一部優秀電視節目的產生,都與編輯人員后期工作中的敬業精神、精益求精的態度分不開的。例如,江蘇電視臺的《非誠勿擾》,浙江電視臺的《中國好聲音》等諸多優秀電視節目,之所以能十分火爆,受廣大觀眾追捧喜愛,都與后期編輯人員出色的藝術感覺、優秀的剪輯、精益求精的創作態度是分不開的。尤其是近幾年來,我國的電視節目通過進一步的發展,也漸漸展示出了自有的特殊性與創新性,這種形勢下,后期編輯便也成了電視節目制作流程中最值得重視的部分。
二、電視編輯的剪輯技巧
(一)把握住事物的有效規律
只要是事物,就會有其自然的客觀規律。把握住客觀規律,就可以掌握鏡頭的剪輯,以及為主次順序提供有效的依據。在電視編輯的過程中,只要熟練地掌握了事物的規律,對于其制作出來的電視節目一定會受到觀眾的深情關注。
(二)須符合日常的生活習慣
為了使創作者的主題思想展現得淋漓盡致,就必須要讓鏡頭語言在表達的過程中,能夠更好地、恰當地處理好時空,讓流暢的鏡頭畫面在組接和分割中,突破時空產生的制約,并且使這個新創造的熒屏時空和觀眾的生活習慣互相融合,這也是排列鏡頭剪輯的重要依據之一。
(三)配合音樂的節奏
排列鏡頭剪輯的另一個重要依據就是音樂。在節目中,有音樂的部分,會出現高低音樂節奏、平緩的音樂節奏等等。在這時的鏡頭中,推動鏡頭并配上音樂的強弱節奏,就會呈現出畫面和音樂節奏的完美結合。
(四)剪輯節奏
電視節目的節奏會直接影響到整個節目的收視效果,一般來說,電視節目的節奏出現影響的因素具有以下幾方面:長短的變換、組接的切換速度、鏡頭的拉動等。所以,攝影師在拍攝時必須要按照拍攝的構思來把握攝像機變換速度的快慢,以此來保證電視節目的節奏。在剪輯的時候,編輯也要把握節奏的快慢,結合節目的內容,創作出具有高低起伏的節奏感。在此,還應當注意整個節目節奏和片段剪輯節奏必須互相融合,并且在段落之間的節奏中,其變化必須適應到位,不能給觀眾留下不好的收視效果。而且,在某一個片段里面,采取了固定不變的節奏,就會讓觀眾產生疲憊的效果,所以,必須要適當地改變節奏。
(五)不同的節目類型
假如,有不同的節目類型,在剪輯過程中,采取的剪輯方式也要不同。例如,有一些體育競技的節目,我們可以在具有強烈動感的地方進行切換鏡頭,拉動鏡頭;而在一些電視劇里面,可以視劇情的情況以及人物變化而合理剪輯。
(六)鏡頭的組接
目前,關于鏡頭組接的原則問題,可以用“靜”接“靜”和“動”接“動”來描述。其中,“靜”和“動”表示的是電視畫面的主體在剪輯過程中,是靜止運動兩層意思,用這個方法和原則來對電視內容進行剪輯,可以使得畫面更加的流暢清晰。第一,在鏡頭組接時,如果畫面的主體出現靜止情況,那么,可以選擇畫面內容為剪輯點;第二,在鏡頭組接時,如果畫面的主體為運動,客體為靜止的情況,那么,可以選擇運動的停頓點當作為切換點;第三,在鏡頭組接時,如果主體和客體都為運動情況,那么,就要選擇剪輯點作為運動進行切換。因此,在電視編輯的剪輯過程中,若剪輯動作時,景別較小的動作要少一點,景別較大的動作要大一些。
三、結語
電視編輯剪輯技巧隨著剪輯軟件與硬件條件的升級而不斷的多元化,尤其在當下的綜藝節目中運用較為多見,可以有效提升電視鏡頭語言的趣味性,但是要充分了解節目定位,對于嚴肅性的節目要避免趣味性鏡頭語言技巧的運用,對于娛樂性節目避免剪輯處理的沉悶性。因此,要充分了解節目內容基調來處理具體的剪輯工作。隨著技術的不斷升級,剪輯師自身也要對電視編輯工作有深入的了解,充分了解不同剪輯注意事項的背景含義,從而避免胡亂創作而導致的節目制作混亂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