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張美


【摘要】目的 研究對點式剝脫治療的大隱靜脈曲張患者采取護理干預的影響。方法 于本院接受點式剝脫治療的大隱靜脈曲張患者中隨機選取70例,分成兩組,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組采取全面護理干預,對比兩組臨床療效以及滿意度。結果 經本文研究,對照組小腿麻木消退(5.84±1.61)月,皮下血腫消退(3.46±1.17)周,首次下床(40.36±6.85)h。觀察組小腿麻木消退(3.16±1.24)月,皮下血腫消退(2.23±1.12)周,首次下床(26.92±5.47)h。對照組總滿意度74.3%,觀察組總滿意度97.1%,與對照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結論 對大隱靜脈曲張患者進行點式剝脫治療,并采取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治療效果,加快患者康復時間,避免出現其他并發癥,護理滿意度得以提升,醫院服務水平得到顯著提高。
【關鍵詞】點式剝脫;大隱靜脈曲張;護理干預
大隱靜脈曲張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外科疾病之一,發病原因多由于靜脈壓力增高或者先天靜脈壁薄弱等原因所導致的。有報道指出,長期需站立工作者、重體力勞動者是此類疾病的高危人群,同時伴隨年齡的增加,患上此類疾病的幾率也會隨之增加[1]。此類疾病還會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及生活質量,從而產生焦慮及抑郁的不良心理。點式剝脫是常見治療手術,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讓患者恢復健康。治療效果受到護理干預的影響,采取科學護理手段可顯著提高臨床療效,加快患者康復速度。為研究護理干預的應用效果,通過本文于本院2017年4月~2019年4月的患者中,隨機選取70例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本院70例患者為樣本,對照組35例,性別:男/女=16/19,年齡(49.86±3.27)歲。觀察組35例,性別:男/女=17/18,年齡(49.27±3.54)歲。兩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大隱靜脈點式剝脫術。
1.2.2 護理干預
對照組按常規護理內容展開護理,按醫囑給藥,查看患者傷口恢復情況。
觀察組采取全面護理干預,護理內容如下:
(1)術前護理:①心理護理:患者入院后要接受健康教育,護理人員向患者耐心講解疾病相關知識,讓患者建立科學的認知,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負性情緒,保證良好的心態。護理人員應當加強溝通,耐心解答患者的問題。必要時利用成功案例,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②生活護理:手術前需要強調注意休息,不能進行過重的體力勞動,以免長期站立,引發下肢靜脈回流。患者若沒有出現下肢血栓,可進行裸泵運動,避免發生靜脈血栓。③飲食指導:囑患者手術前一天晚上進食清淡易消化食物,晚12點后禁食禁飲,并告知患者禁食禁飲的目的。協助患者清洗患肢的皮膚,預防術后切口感染。協助患者做各項輔助檢查。
(2)術中護理: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要幫助患者調整到舒適的體位,協助醫生清潔曲張靜脈的阻滯。手術治療要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密切關注,一旦出現異常情況,需要立即告知醫師。手術期間密切配合醫生,減輕器械碰撞發出的聲音,以免增加患者緊張情緒。完成手術后,護理人員要將患者送回病房。
(3)術后護理:①術后6 h,患者無明顯胃腸道反應,或者已經肛門排氣,可逐漸給予流食,根據患者康復情況,過渡到半流食以及普食。關注患者營養需要,增加高熱量、高纖維、高蛋白食物,保證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充足,有助于加快手術切口愈合速度,避免患者便秘。②術后患肢可穿戴彈力繃帶,將患者足背到大腿加壓包扎,持續7 d,可改善手術切口出血的情況。護理人員要參照患肢顏色、溫度等表現,及時調整繃帶壓力,避免發生供血不足的問題[2]。繃帶壓力要保證適度,壓力過大易發生末梢血液循環不暢,過松反而會引發血腫等并發癥,護理人員要密切關注末梢血運,耐心聽取患者主訴,講解治療方法和感受。若患肢血運差或者疼痛感強烈,要及時松開繃帶,重新進行適度包扎。彈力繃帶要連續使用3周以上,過早拆除容易造成病情復發。③術后患側下肢抬高20°~30°,受到麻醉藥物影響,若患者下肢不能主動運動,護理人員協助患者床上進行踝泵運動,10~20組/次,10~15次/日,避免出現靜脈血栓。術后第2天可適當進行屈伸踝膝的運動,3~4次/天,可下床活動后,要鼓勵患者多下床進行適當運動,以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切忌患肢過早負荷,或者長時間站立,也要避免久坐。患者手術后3 d內要增加飲水量,配合靜脈滴注,有效降低血液粘稠度,規避血栓的發生。
4)出院指導:患者病情逐漸康復,護理人員督促患者保持適量運動,患者血管壁彈性也能逐漸恢復。患者臥床休養,也要通過裸泵運動,以免下肢出現靜脈血栓。完成手術治療后,患者需堅持穿戴彈力襪和彈力繃帶,保證良好坐姿,切忌雙腿交叉久坐,并積極戒煙,多食用高纖維食物。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軟件處理數據,P<0.05視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觀察組小腿麻木消退(3.16±1.24)月,皮下血腫消退(2.23±1.12)周,首次下床(26.92±5.47)h,與對照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總滿意度34例(97.1%),與對照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2。
3 討 論
大隱靜脈曲張在血管科十分常見,患者患肢出現酸脹沉重,足踝位置產生水腫表現[3]。由于患處血液明顯供氧不足,容易出現潰瘍,及時治療極為重要。點式剝脫方法在大隱靜脈曲張的治療中十分常見,通過提高患者患處血液循環,促進營養互換,從而改善血液淤滯的問題。
全面護理干預是以患者為中心,根據患者的護理需要提供護理,在術前、術中以及術后展開全面護理,有效維護了治療效果。綜上所述,觀察組小腿麻木消退(3.16±1.24)月,皮下血腫消退(2.23±1.12)周,首次下床(26.92±5.47)h,與對照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可見護理干預有效加快患者康復速度,改善治療效果,讓患者盡快康復,早日出院,減輕患者經濟負擔。全面護理干預能夠關注患者生理和心理的狀態,有效降低術后并發癥,顯著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本研究顯示,觀察組總滿意度34例(97.1%),與對照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證實全面護理干預有效提高醫院服務水平,患者滿意度得以提高,讓患者以積極心態對抗疾病,以積極情緒推動患者盡快康復。
綜上所述,對大隱靜脈曲張患者進行點式剝脫治療,并采取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治療效果,加快患者康復時間,避免出現其他并發癥,患者護理滿意度得以提升,醫院服務水平得到顯著提高。
參考文獻
[1] 閆 月.中醫護理在下肢靜脈曲張患者中的應用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01.
[2] 郭 芬.快速康復外科在下肢靜脈曲張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84):357+379.
[3] 王 丹.優質護理在原發性下肢靜脈曲張患者圍手術期的應用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80):71.
本文編輯:董 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