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玉娥
【摘要】目的 分析剖腹產術后出血患者護理及剖腹產術后出血預防效果。方法 擇取80例剖腹產手術患者,將其隨機分組研究,對照組(40例)患者行以常規護理,研究組(40例)患者行以綜合護理,對照分析兩組護理效果。結果 研究組術后出血量比對照組少,止血時間比對照組短,P<0.05;研究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對于剖腹產手術患者來說,綜合護理的實施可以減少術后出血量,還可以縮短止血時間,使患者更加滿意和認可護理服務,臨床價值顯著。
【關鍵詞】剖腹產;術后出血;護理;預防效果
剖腹產術是一種分娩方式,但術后容易出現出血現象,這一現象不僅發病率高,且病情進展快,需要及時有效救治[1]。剖腹產術后出血通常是因胎盤植入、子宮收縮乏力、子宮切口裂開等原因導致[2]。對剖腹產術患者來說,有效護理干預非常重要,可以預防術后出血,減少出血量。本文對此予以研究,現作如下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擇取80例剖腹產手術患者,均選自人民醫院產科,病例擇取時間段為2018年5月~2019年10月,將其隨機分組研究,對照組(40例)患者中,12例初產婦,28例經產婦,35例為單胎,5例為雙胎,病例擇取年齡范圍為22~41(39.46±1.55)歲,病例擇取孕周范圍為36~41(39.11±1.20)周;研究組(40例)患者中,14例初產婦,26例經產婦,37例為單胎,3例為雙胎,病例擇取年齡范圍為23~40(39.55±1.49)歲,病例擇取孕周范圍為37~41(39.20±1.19)周;對一般資料予以統計學分析,組間無意義,可比。
1.2 方法
對照組(40例)患者行以常規護理。研究組(40例)患者行以綜合護理:①在手術之前,患者因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容易產生不良情緒,對于此護理人員應主動與其溝通,對其情緒變化予以密切關注,并開展心理護理以及健康教育,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態,積極配合醫護人員工作。②對于體質差的患者,應強化營養干預,并對其飲食予以指導,另外注重患者子宮切口愈合度護理干預。③強化對生命體征的監測,并對術后出血情況進行密切觀察,及時判斷出血情況,若為暗紅色血液,則使因胎盤因素導致,需要對胎盤殘留情況進行檢查,若出血量大,且有持續血流,則可能是因凝血功能障礙而導致,需要及時止血,并提前準備的輸血裝備及血液,以便于在患者需要時第一時間輸血。
1.3 臨床觀察指標
①術后出血量;②止血時間;③護理滿意度:經問卷調查,滿分為100分,評分超過90分為滿意,評分不足90分,在60分以上為一般滿意,評分不足60分為不滿意,滿意+一般滿意=總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研究所得數據均經統計學軟件(SPSS 17.0)分析,涉及到計量、計數兩種資料,分別以(x±s)、(%)兩種不同方式予以表達,另外經t值、x2兩種不同方式予以檢驗,如果檢驗所得結果P<0.05,則表示有意義。
2 結 果
研究組術后出血量[(246.66±10.63)ml]比對照組[(450.70±10.98)ml]少,止血時間[(10.66±1.69)min]比對照組[(16.33±1.63)min]短,P<0.05;研究組總滿意度為97.5%,其中25例滿意、14例一般滿意,對照組總滿意度為75.0%,其中19例滿意、11例一般滿意,研究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
3 討 論
近些年,剖腹產在難產產婦中廣泛應用,盡管解決了難產問題,但也容易出現術后出血現象,使患者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所以針對剖腹產術后出血患者,需要做好護理干預工作,同時在臨床護理中實施有效預防措施,避免術后出血現象發生[3]。在臨床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情況予以密切關注,以便于及時并處理異常情況。特別是在臨產時,需要對產婦情況進行全面了解,對其中高危因素進行準確評估,如果有凝血功能障礙,則應予以對癥處理,并提前準備止血設備等,如果術后出現出血現象,應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止血及護理,使患者安全得到保障。
4 結 語
對于剖腹產手術患者來說,綜合護理的實施可以減少術后出血量,還可以縮短止血時間,使患者更加滿意和認可護理服務,臨床價值顯著。
參考文獻
[1] 孟 瑋.剖腹產術后出血患者的護理及剖腹產術后出血的預防措施[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01(23):87+95.
[2] 黨 祺,丁 媛,常 玲.剖宮產術后出血患者護理及剖宮產術后出血預防效果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2017,33(14):126-127.
[3] 汪麗霞.剖腹產術后出血患者護理及剖腹產術后出血預防效果觀察[J].當代醫學,2016,22(26):108-109.
本文編輯:董 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