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愛霞 戴海安 吳斌


【摘要】目的 旨在分析掀針穴位埋針用于穩定型心絞痛治療的效果。方法 納入符合研究標準的82例穩定型心絞痛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時間從2016年11月~2019年8月,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各41例患者。對照組采用穩定型心絞痛常規西藥治療,觀察組采用掀針穴位埋針聯合常規治療的方法,患者隔天埋針一次每次24 h,一周3次,以4周作為1個療程,隨后分析兩組治療療效和心電圖改善情況。結果 西藥治療聯合掀針穴位埋針能有效改善穩定型心絞痛的臨床療效,值得推廣。
【關鍵詞】掀針穴位埋針;西藥治療;心絞痛
穩定型心絞痛是冠心病的最常見的一種類型,西醫關于穩定型心絞痛的病因及發病機制已有廣泛報告和研究,而近些年來中醫藥臨床研究得到了長足發展,并在冠心病治療方面優勢越發明顯[1]。本研究在此基礎上針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采用西藥治療聯合掀針穴位埋針法治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根據中華醫學會《慢性穩定型心絞痛診斷與治療指南》診斷標準納入82例穩定型心絞痛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選取時間自2016年11月~2019年8月,分組前應詳細記錄患者血壓、心率等基礎指標。采用隨機數字法將82例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1例,兩組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41例對照組中男22例,女19例,年齡在42~76歲,年齡平均為(52.28±16.28)歲;41例觀察組中男21例,女20例,年齡在43~78歲,年齡平均為(53.04±15.69)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研究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用常規西醫治療方案,并依據患者病情給予降壓、降糖和降脂等維持基礎治療,急性期患者應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囑患者每日口服拜阿司匹林每次100 mg,硫酸氫氯吡格雷片75 mg,阿托伐他汀鈣片20 mg,三種藥物均為每天一次,并囑患者充分休息,低鹽低脂飲食。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配合掀針穴位埋針,具體操作為囑患者坐位后以碘酒及酒精消毒耳穴,皮內針進行常規消毒后刺入選定穴位然后固定。患者隔天埋針一次,每次持續時間為24 h,每周3次。兩組患者均以4周作為1個療程,做好隨訪工作并分析兩組治療療效。治療前后應及時觀察患者病情,并做好心電圖記錄。
1.3 療效判定
穩定型心絞痛患者臨床療效判定:顯效:心絞痛癥狀全部消失、基本消失或心絞痛發作次數、發作時間、發作持續時間明顯減少;有效:心絞痛癥狀明顯消失或心絞痛發作次數、發作時間、發作持續時間有所減少;無效:心絞痛癥狀等基本如前;加重:心絞痛癥狀加重或心絞痛發作次數、發作時間、發作持續時間明顯增加或延長。
心電圖療效判定標準:顯效:操作者對患者實施心電圖操作后心電圖恢復正常狀態或大致基本正常;有效:心電圖ST段降低的程度有所回升。無效:心電圖較前相比基本無變化。加重:心電圖ST段降低0.05 mV以上,倒置T波深至1/5以上,或平坦T波變化為倒置等情況。
1.4 統計分析
采用SPSS 18.0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在方案實施過程中對照組1例患者由于個人原因退出研究,觀察組1例患者未按要求治療退出,兩組各剔除1例患者后給為40例患者。對兩組患者實施不同治療方案后,結果得出對照組有效者為31人,無效及加重者9人,觀察組有效者為37人,無效及加重者3人,經統計學分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4.501,P<0.05),觀察組患者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后心電圖效果比較
觀察組心電圖有效者為36人,無效及加重者4人,心電圖顯示的總有效率為90.00%,對照組有效者29人,無效及加重者11人,總有效率為72.50%,兩組心電圖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4.021,P<0.05),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見表2。
3 討 論
穩定型心絞痛作為冠心病常見類型之一,其發病主要因動脈粥樣硬化引起心肌缺血導致的胸部不適癥狀,患者發病時多伴有胸悶、刺痛、絞痛等癥狀,發作時間持續且反復,心絞痛持續發作可導致血管損傷進而威脅患者生命安全[2-3]。中醫上冠心病穩定型心絞痛類屬“心痛”、“胸痹”范疇,該病的發病機制主要是由淤血內停、痰濁凝集于胸,血運不暢,心脈痹阻所致[4]。大量文獻報道在西醫基礎上實施中醫治療,有助于改善心絞痛患者臨床體征,改善心電圖變化[5]。
《素同·離合真邪論》有“靜以久留”的撳針療法,因針理皮下產生持續而穩定的刺激,進而使經絡氣血得以通暢激發人體正氣后達到祛除除痛目的[6]。本研究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實施西藥治療聯合掀針穴位埋針法治療后,我們發現,觀察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改善有效人數為37人,總有效率(92.50%)高于對照組患者(77.50%),觀察組患者治療后心電圖結果改善的總有效率(90.00%)高于對照組(72.50%),臨床效果及心電圖效果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果表明,穩定型心絞痛患者采用西藥治療聯合掀針穴位埋針法后心絞痛臨床療效、心電圖等均較單一西藥治療效果好,值得臨床上借鑒應用。
參考文獻
[1] 劉寶宏.中西醫結合治療痰瘀互結型冠心病穩定型心絞痛臨床療效觀察[A].香港康健醫藥有限公司.2017年博鰲醫藥論壇論文集[C].香港康健醫藥有限公司:香港新世紀文化出版社有限公司,2017:1.
[2] 吳 欣,吳生兵,崔 帥,等.針刺心經心包經治療心絞痛研究進展[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8,20(1):90-93.
[3] 朱海霞.針刺“內關”等穴治療心絞痛60例臨床觀察[J].針灸臨床雜志,2004,20(10):38-39.
[4] 陶 琦,喻正科,徐子軒,等.益氣活血化痰方治療穩定型心絞痛氣虛痰瘀互阻證30例總結[J].湖南中醫雜志,2018,34(11):49-50.
[5] 謝 慎,黃 潔,劉雨兒,等.針藥結合治療穩定型心絞痛的臨床觀察[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4(7):2385-2387.
[6] 曹建萍,高 峰.針藥結合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臨床療效及動態心電圖觀察[J].中國針灸,2002,22(6):363-365.
本文編輯:董 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