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是小學課程體系中極其重要的組成,數學知識對于學生的成長極其重要。但在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中,由于理解上的誤差和做題過程粗心大意,導致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不強,學習效果不高。教師要制定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法,提高學生習題解答的正確率,從而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計算錯題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7-0091-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7.086
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很容易產生抵觸心理,他們無法提高數學學習興趣,在做題的過程中粗心大意,加之理解上的誤差,容易出現各類的錯誤,這就要求數學教師必須明確小學生數學錯題成因,理清思路,尋求糾錯方案,幫助學生建立錯題收集本,避免在習題解答錯誤后敷衍了事,而且要求學生精心提煉錯題,以防二次出錯,教師在糾錯的過程中也要加強引導、細心捕捉,將錯題作為有效的教學資源,以供學生借鑒與參考,提高學生的習題解答能力,還能保證課堂教學質量,將數學錯題作為生成性資源,促進學生成長、進步。
一、小學數學錯題成因分析
在數學知識的學習環節中,學生容易犯各類的錯誤,所以必須認真分析、透徹理解,在此基礎上明確出錯誘因,而后再制定有針對性的決策方案,避免學生舊病復發,還可將錯題資源作為生成性資源,為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帶來促進作用,而后再根據學生作業中的錯題類型進行有效總結,再針對性地反饋。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經驗,發現引發錯誤的根本原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理解上的誤差
學生解答數學習題的過程中會受認知差異的影響,致使學生學習能力高低不一。此外,學生也會在做題的過程中分散注意力,對所學知識產生疑問,對待數學知識處于半生不熟的狀態,進而引發各類的錯誤。不僅如此,文字理解能力也會影響學生解答數學知識的正確率,在審計過程中未能正確理解題中所給條件,加之語言理解能力受限,容易出現各類的問題,此現象在低年級極其普遍,對于中高年級的學生來講也時常存在,所以,筆者結合具體案例進行針對性的探討,以下為詳細敘述。
比如,在計算過程中法則預算里都是確保正確計算的技術條件,若想保證運算結果的正確,就應當要求學生對算理深入分析、透徹理解,時刻保持清晰的頭腦,并牢固相關法則內容,在計算過程中也可保證教學進度高效落實,以防出現不必要的錯誤。此外,學生在筆算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的過程中,很多時候未能消化除法算理相關內容,缺少對于生理方面的掌握,更多地選擇通過模仿的方式,完成豎式計算,但這樣的方式對于學生數學素養的提高極其不利,無法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1]。
(二)做題過程粗心大意
小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相對較差,同時他們在處理事情的過程中很難從細節入手,耐心嚴重不足,做題時不認真、不仔細、不嚴謹,大致略讀題目所給條件后直接進行解答,這樣導致最終的運算結果大多不準確。教師在作業批改的過程中,發現許多學生將符號與數字看錯,也會存在漏寫的情況,粗心的行為必然會出現各類錯誤,對其錯誤進行歸納,最終均要歸咎于粗心大意的學習習慣。
如字跡潦草以及書寫不認真都是學生解答數學習題過程中較為典型的壞習慣,許多學生將1與7的寫法混淆,或是在習題旁邊隨處打草稿,甚至在手掌上或桌面上打草稿,問題解答完畢后很少有學生自覺檢查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
二、小學數學錯題解決策略
(一)建立錯題集,以免二次出錯
學生在解答數學習題的過程中對待錯題大部分都會直接糾正,未能分析其中的誘因,或針對性地總結,針對錯題不能及時、準確地記錄,無法發揮錯題的應用價值。加之部分教師無法有效監督,使學生對待錯題草草了事,以敷衍的態度對待自身行為,這必然會為二次錯誤的產生帶來更大的可能性。所以,教師應當引導學生整合錯題,而后歸納為錯題集合本,對錯題類型進行歸類與分析,使錯題更加清晰,學生在翻看錯題本的過程中也會起到警醒的作用,避免在考試過程中出現此類錯誤,吸取教訓,也有助于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2]。
(二)二次分析錯題,避免模糊不清
教師應當對學生上交作業中的錯題正確看待,并有效總結錯誤,將其作為有效的教學資源,而后再予以利用。比如,日后的數學課堂教學環節,就可將錯題作為基本案例,使學生正確的認知常見錯誤,并花費充足時間深度探討,而后發現自己解答數學習題的過程中是否存在以上錯誤,在探索的過程中不斷地辨錯與議錯,在自己錯的基礎上,客觀、全面的反思,不可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養成模棱兩可、模糊不清的習慣,而是要加深對于數學知識的掌握,達到深度理解的目的。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正確看待學生運算過程中所產生的錯題,針對錯題類型明確具體成因,在制定切合實際的解決方案,大大提高學生解答數學習題的正確率,保證學生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王丹.減少學生計算錯誤的幾點建議——對小學生計算錯誤矯正策略的研究[J].新課程導學,2016(10):91.
[2]付貞芳.錯題有因,算出精彩——淺談小學中高年級計算錯誤原因及對策[J].時代教育,2015(12):272.
[責任編輯 谷會巧]
作者簡介:詹仕文(1981.5— ),男,漢族,福建武夷山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