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長清
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對農村基層組織工作作出全面規范,為推進新時代黨的農村基層黨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強化政治功能,做好黨的聲音傳播者。《條例》把堅持和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作為一條紅線貫穿始終,明確規定要把政治建設放在首位,突出政治引領,教育引導農村黨員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村黨支部率先在村“兩委”會上學習傳達《條例》精神,組織開展專題學習研討,深入理解《條例》精神,規范黨建工作流程。6名班子成員分別談體會、談感想,并撰寫心得體會,班子成員率先將《條例》內容學深學透,入腦入心。全村及時召開黨員大會,采取第一書記講黨課、交流體會和學習測試等方式,組織全村黨員扎實學習《條例》內容,引導黨員利用業余時間抓好自學,線上線下同頻共振。
加強隊伍建設,培育新時代的急先鋒。按照《條例》要求,把思想政治素質好、道德品行好、帶富能力強、協調能力強、公道正派、廉潔自律、熱心為群眾服務作為培養村干部的標準,打造一支素質過硬的新時代村干部隊伍。黑地廟村運用遠程教育,有計劃地提升村干部文化程度;把黨和國家路線、方針、政策及法律法規等作為日常學習內容,促進村干部堅定理想信念,激發內生動力。近兩年本村發展了兩名年輕黨員,分別是養牛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和遼西地區家電經銷總代理,優化黨員隊伍結構,提升黨員隊伍的“雙帶”能力。讓黨員擔負起宣傳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掃黑除惡等任務,為他們發揮作用搭建平臺、創造條件,并鼓勵政治過硬、能力突出的黨員通過選舉進班子,為村級組織注入“新鮮血液”。
發揮引領作用,當好群眾致富領路人。原來的黑地廟村集體經濟薄弱,沒有工業項目,種植品種多為玉米,優質高效農業發展不夠,村民收入不高。通過學習《條例》,村黨支部結合黑地廟村實際,在經營好傳統農業的基礎上,大力發展樹莓種植業,帶領村民用辛勤勞動創造幸福美好生活。目前,全村擁有耕地4900畝,新建樹莓基地508畝、樹莓精品園200畝,村民年人均收入達到8000元。村黨支部積極謀劃,開發土地增減掛鉤項目,通過開展“黨支部+項目”活動,形成“種植+養殖+旅游+民宿+采摘”現代生態產業鏈,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不斷壯大了全村經濟實力。為持續推動全村經濟社會發展,村黨支部廣泛征求村民意見,反復研究討論,制訂了黑地廟村長期發展規劃,計劃用3至4年時間,逐步把黑地廟村建設成為一個村容整潔、百姓安居樂業、集體經濟發達的新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