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永東
樹高千尺,根在沃土。黨的農村基層組織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中共中央印發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對黨的農村基層組織工作作出全面規范,為新時代黨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提供了基本遵循。
以建強基層黨組織為先,夯實黨的執政根基。《條例》提出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要堅持把支部建在村上,實現對農村各領域全覆蓋,選好配強農村黨組織書記,加強對農村基層黨員干部的教育培訓。近年來,我縣深入開展規范創建、素質提升、富民強村領航等“六項工程”,扎實推進基層黨組織建設。通過統一建設標準、配套標準,高質量完成村級活動場所的提檔升級。創辦“農民技校”,通過定向委培,將表現優秀的青年選拔進入村“兩委”班子工作。下一步,我們將按照《條例》規定要求,大力整頓軟弱渙散村黨組織,積極發展農村優秀青年入黨,建立選派第一書記長效機制,保證基層黨組織如同黨的一顆種子,在群眾的沃土之中生根發芽。
以壯大集體經濟為本,加快富民強村步伐。《條例》規定黨的農村基層組織應當加強對經濟工作的領導,因地制宜推動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我縣一直高度重視村級集體經濟工作,制定出臺了扶持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實施意見,堅持因地制宜,一村一策,按照利用土地確權成果、招商引資、盤活集體資產等“十型”發展創收模式,推動百村競發,實現集體經濟快速增長。2018年,全縣有集體經濟收入行政村占總數的87%。今年,我們將在提高農村基層黨組織服務能力、創新能力、干事能力、號召能力以及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上下功夫,增強村級組織“造血”功能,逐步減少集體經濟薄弱村數量,全面消除“空殼村”,加快富民強村步伐。
以精神文明建設為重,打造農村文化陣地。《條例》提出傳承發展提升農村優秀傳統文化,破除封建迷信和陳規陋習,推進移風易俗。去年,我們運用雷鋒在我縣生活工作最后170天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深入開展“全民學雷鋒、共建文明縣”活動,將雷鋒精神融入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社會穩定、為民服務等實際工作中。組建基層志愿服務隊伍300余支,志愿者2萬余人,選樹雷鋒式先進典型200人。我們將通過健全機制,創新載體,推進基層學習雷鋒常態化,積極打造農村文化陣地。
以創新基層治理為策,推進平安鄉村建設。《條例》規定農村基層黨組織應當加強對各類組織的統一領導,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完善村規民約,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格局。最近幾年,我縣深入推進村級事務“五步一審雙評定”制度,規范村級組織權力運行。扎實推進平安鄉村建設,成立縣鄉村三級綜治中心,科學整合維穩力量,使大多數矛盾糾紛在基層得到化解。建立村“兩委”成員涉黑涉惡常態化排查處理機制,嚴格查處涉黑涉惡村干部。
以強化領導保障為責,推動《條例》落地落實。《條例》明確了各級黨委特別是縣級黨委抓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主體責任、鄉鎮黨委抓村級組織建設的直接責任,要制定考核問責等機制等工作。我縣高度重視基層黨組織建設,對各級黨組織抓黨建工作實行專題研究、定期研判、逐級約談、責任追究等制度。每年都分層分類舉辦基層黨組織書記、黨務工作者培訓班。在鄉鎮,組織委員不兼職,全部配備專職組織干事。按時足額撥付村級運轉經費,縣財政每年還會列支專項資金,獎勵成績突出的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