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貴平
中共中央印發了《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對黨的農村基層組織工作作出了全面規范,是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制度安排,是基層黨建制度化、法制化的有效規范,是夯實農村基層黨建的制度保障,對于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將全面從嚴治黨觸角延伸至最基層、夯實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作為縣委書記,我認為一定要堅持問題導向、目標靶向、效果指向,把學習貫徹落實《條例》作為重要政治責任和從嚴治黨的基礎任務抓實抓到位,夯實基層黨組織基礎,促進縣域全面振興發展。
強化學習宣傳,增強貫徹《條例》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對于從嚴向實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對此進行了論述,中央和省委也有明確的意見要求,但是對標總書記講話,以及中央和省委要求,有些基層黨組織在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等方面都存在較大差距,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發揮不夠到位,基層黨組織建設仍然在路上。貫徹執行《條例》,學習領會是前提基礎,更是破解基層黨建難題、接長短板的重要抓手,我們一定持續全面深入系統地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真正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把學習貫徹《條例》作為重要契機,深入學習、廣泛宣傳,讓黨員干部從政治上、思想上深刻認識《條例》的現實意義,將貫徹落實《條例》與推進“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相結合,形成貫徹執行落實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讓《條例》的指導作用、制度效果充分體現。
注重融合結合,把《條例》貫徹實效體現到推動工作和發展中。《條例》是推動基層黨建特別是農村黨建的基本遵循,也是標準規范,更是有力抓手。貫徹落實《條例》決不能光學不做、重學輕做,搞“兩層皮”。對于朝陽縣而言,一定要把基層黨建融入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經濟開發區平臺建設、招商引資、發展飛地經濟、縣鄉財政體制改革等實際工作中。努力打造柳城經濟開發區這個對外開放的發展平臺,力爭用3-5年時間打造百億產值的新材料產業集群和新能源產業集群,培育壯大縣域經濟新的增長點;盯準京津冀,圍繞京津冀產業轉移抓招商、引項目;發展飛地經濟,改變鄉鎮招商惰性,實現全縣28個鄉鎮(場街)“飛地”項目全覆蓋;抓好老企業合資合作轉型升級,激活存量,放大增量,擴大財政收入總量;推進大學進園區進企業,實現高校與企業互動融合,互利共贏;大力發展農產品深加工產業,規劃建設好鄉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和村級特色農業生產基地;促進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打造賈家店和木頭城子鄉村旅游示范點;營造良好投資營商環境,集中決策、提高效率,確保項目落地“零障礙”。落實“項目管家”制度,對全縣重點“四上”企業和重點培育“小升規”企業全部確定縣級包扶領導,實施保姆式服務;集中一切精力、人力、財力、物力聚焦脫貧攻堅,確保全縣建檔立卡的貧困戶、貧困村如期脫貧,實現貧困縣摘帽退出,不拖省市脫貧奔小康的后腿。切實用縣域振興發展的效果和貧困縣脫貧摘帽的結果,體現學習貫徹《條例》的成果。堅決扛起主體責任和第一責任,始終將政治建設放在首位,下力氣解決“四個意識”不牢、“四個自信”不足、“兩個維護”不堅的問題,樹立鮮明選人用人導向,夯實基層黨組織基礎,反“四風”,營造良好干事創業氛圍,涵養風清氣正政治環境。
推動成果轉化,把貫徹《條例》固化為常態長效機制。政貴有恒,治須有常。《條例》是黨內法規的制度設計,具有長期性、穩定性、約束性,抓貫徹落實是個長期任務,不能抓一陣子就松勁,必須要保持戰略定力,以永遠在路上的執著和韌勁,將貫徹落實《條例》作為重要的責任使命,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實在行動上。真正讓《條例》在干部群眾心中落地生根,固化為常態長效,實現農村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為農村改革發展穩定提供堅強的政治和組織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