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斌
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審計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作用,總結出四個結論:要加強對審計結果的利用,有效指導地方經濟的發展;對資金的使用情況要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實現對經濟資源的合理分配;將審計的重點內容放在社會保障資金方面,促進整個社會的和諧穩定;有針對性地開展審計工作,有效監督項目進行的情況。
關鍵詞:審計? 社會保障? 項目監督
一、提高審計結果的利用率,指導地方經濟的發展
審計工作獲得的成果要發揮良好的指導作用,輔助相關企業制定有效的宏觀決策。讓相關的部門能夠實現良好的財務管理效果,切實提高經濟效益。對審計結果的利用應該有所強化,這是審計部門下一步應該重點思考的問題,同時這也是在新形勢下審計部門助力經濟建設的重要手段。審計部門的優勢是涉及到的經濟范圍更加廣泛,對經濟活動有著更深的介入度,審計部門對經濟法規也比較熟悉,掌握著大量的經濟情況實情。為此應該發揮這些優勢,成為政府真正的得力助手,在日常工作中要有明顯的超前意識,也要有覆蓋全局的宏觀意識。做到在把握大局的條件下,從微觀入手。密切關注人民群眾關心的重點和熱點話題,總結審計個案的微觀特點,提出有效的預防和參考意見,這樣經濟決策的準確性才會明顯提高,使得各方矛盾問題得到有效協調。
二、監控地方資金的使用情況,合理分配經濟資源
審計監控的是資金使用情況,目的在于減少投資部門的非效率投資項目,進而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地方經濟的長期發展。長期以來,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投資始終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難發現很多領導者的投資沖動十分強烈,這樣的投資思想導致地方的基礎設施建設出現了較為明顯的重復問題。但是在其他一些領域,資金投入卻明顯不足,這些領域包括教育、醫療和社會保障。不可否認基礎設施投資能夠在短期內明顯激活地方經濟活動。但是重復建設的不良影響是降低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要知道地方政府過度依賴基礎設施建設不能從根本上提高地方經濟發展水平。國家審計的作用是監控地方財政資金的使用情況,參照監控的結果,合理規劃地方財政資金的使用情況,實現經濟資源的合理配置,最大程度發揮財政資金的效用。
三、重點關注對社會保障資金的管理,促進社會穩定發展
在日后審計工作應該重點關注民生社會保險,包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移民資金、社會救助資金。國家為了彌補市場的缺陷,專門設立社會保障資金,目的在于維護社會的穩定,實現對社會經濟收入差距的調節。對于社會上的特殊群體要予以特殊的照顧,同時加以補償。社會保障資金的使用不僅關系到經濟問題,而且關系到社會穩定的大局,社會保障工作如果沒有得到良好的管理,很有可能引發社會矛盾,對人民群眾的安定團結產生不利的影響,最終抑制經濟水平的提高。為此審計部門應該將社會和諧這一目標考慮在內,堅持的原則應該是效率優先,注重公平[1]。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專項資金專項利用。管理社會保障資金,切實做到專賬管理、專戶儲存。真正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為社會的穩定發展營造和諧的環境。
四、有針對性的開展審計工作,實現對項目進行的有效監督
積極拓寬融資渠道,爭取各項資金支持,地方發展經濟要加強對公路的建設。此外還應該強化項目儲備工作,實現對高級公路建設的推進,促進地方小型水利事業的發展,以我國的某自治州為例,制定了專項的自治州小型水利條例,地方加大小型水利的建設和穩定加固力度。在開展審計工作的過程中,應該主要針對地方經濟發展問題,做到持續、穩定快速開展審計工作,創建地方寬松的發展環境,實現對經濟環境的改善。創新審計理論,創新審計內容。提高干部的經濟管理能力和經濟決策能力。實現科學執政,堅持以人為本。杜絕出現低水平重復建設的情況,降低浪費損失,提高資金的投資效益。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審計不僅能夠幫助維護經濟秩序,還能有效引導經濟活動的發展。在實施的過程中要注重糾正審計結果,落實有效的審計措施。反映審計發現的問題有多種形式,包括專題報告、匯報要情、反映情況,要用正確的方式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
參考文獻:
[1]李明.國家審計、政府治理效率與地方經濟發展[D].西南財經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