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挺深
4月1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學習“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并強調“加強對五四運動和五四精神的研究,激勵廣大青年為民族復興不懈奮斗”,黨中央對團員青年的發展日趨重視,作為一名基層農商銀行團委書記,基于當前金融機構實際,為提升對當前團員青年隊伍的建設,引導青年積極向好、為農商行事業更好發展注入活力,現提出如下探索性建議:
一、存在困難
基層金融機構團建工作,不管是在組織覆蓋、規范建設上,還是在改革推進、功能發揮等各維度,與教育系統、政府系統等團組織還存在一定差距,主要體現在三個層面的“短板”。
一是思想認識有待提高。團口工作,由于從某種程度上偏理論、偏政治,很多團委書記、團干,從內心上存在懼怕或者思想重視度不高,存在一種“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局面,這種思想認識度不高直接導致本單位團建工作無法全面開展。因此,首先要正視團口條線普遍存在的“人、財、物、待遇”等方面存在的現實困難,擺正心態、迎難而上,深刻認識黨的十八大后出臺了新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青年發展規劃、召開了黨的歷史上第一次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等重大里程碑事件,把握黨中央把群團工作提到前所未有高度的重大歷史機遇,基層金融機構團委書記要面向未來,要首先從團委、團干層面真正從思想上樹立“未來可期、使命光榮、不可辜負”的意識。
二是基礎工作有待夯實。當前團口工作中普遍存在“有想法,但沒辦法”的共性尷尬,作為基層金融機構團委,應聚焦主責主業,應引導青年員工爭先創優,提高青年員工在“支農支小、服務三農”上的動力和決定,集中精力將必須干、應該干的基礎工作做實、做細,力爭做好、做精;在一些復雜程度高、協調難度大的工作面前,挖掘潛能,善于借船出海、借梯登高。
三是能力提升有待加強。當前,在金融機構中有或多或少的團員、青年游離于團旗之外,感受不到組織的存在;即便在團旗之下,也普遍存在“業務至上、經營為王、效益第一”的心理;由此導致青年對組織、團員對團委都缺乏存在感、認同感,存在一定程度上團員干部未發揮先進性、榜樣性作用,讓整個金融機構團委的工作在凝聚力、感召力、吸引力等方面都還有較大欠缺。其根源在于包括領導班子、團委班子、團支部干部都不同程度存在本領上的恐慌;團干部雖然沒有成為青年的尾巴,但也沒有成為青年的領頭羊。
二、下一步措施
為做好基層金融機構團建工作,提高青年員工發展的向心力,對基層金融機構團委而言,應找準“三個點”去“潛心修煉”。
一是找準增強政治性的切入點,提高凝聚力。對基層金融系統的團委工作,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應是“背靠黨委”;其中發揮重要作用的是團委書記的“諫言能力”;有效途徑是發揮既是團干部又是共產黨員的“雙重身份”,主動融入并積極推動同級黨委“以黨建帶團建”;并參照黨建那一套規范、標準和組織生活制度來落實“三會兩制一課”,管理團干、團員和青年隊伍,真正做到黨旗所指,就是團旗所向。同時,通過推“入學積極分子”、“優秀團員”等有效方式更多地向團員青年伸出“橄欖枝”,形成示范效應。
二是找準增強先進性的著力點,提高吸引力。對于基層金融系統的團員青年,應增強先進性最直接、最相關的做法就是引導他們“找準方向、找到舞臺、體現價值、獲得尊重”。比如,大余農商銀行團委于2018年就開展有12項團青年活動,類如“團團有約”相親、大余朗讀者聯誼、登山、拔河、健步行、贛青扶貧、植樹等活動,讓該行近百名青年員工常態化參與其中,讓青年員工找到團的組織,同時一系列團青活動也獲得了上級部門高度認可。在2019年度,該行團建工作再出發,一方面該行制訂下發了“2019年度共青團建設工作要點”,明確了活動計劃,進一步明確與團縣委、其他單位團委活動切入點,著力打造一些有特色、青年員工參與度高的精品項目,另一方面加強了團員青年的日常化學習,要求35歲(含)以下青年、全部納入團口日常化學習管理,全部要接龍打卡學習“青年大學習”,讓青年員工真正認識到團組織的存在。
三是找準增強群眾性的落腳點,提高感染力。團的工作,不是自娛自樂,是“面向青年”、聯系青年、服務青年。對基層金融機構團委來說,今后所做的工作,總體原則應堅持“不當青年官、只做青年友”,發揮貫穿融合、橋梁紐帶作用,要充分發揮金融機構團委書記、兼任業務管理人員的角色,要花更多時間下鄉督導走訪,了解青年員工的所思所想,對青年員工的工作生活中要加強關心,多做雪中送炭、少搞錦上添花的事情,提高金融青年對團組織的辨識度、認可度與融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