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長春
【摘 要】 工業企業在發展階段,生產成本屬于核心組成部分,在新常態背景下,企業需要明確自身面臨的挑戰及機遇,強化企業轉型,才能更好的滿足市場發展需求。本文首先分析了企業生產成本管理現狀及管理問題,同時闡述了新常態下企業生產成本管理目標及要點,最后總結了新常態下企業生產成本管理改進要點,僅供參考。
【關鍵詞】 新常態 企業 生產成本管理 改進要點
1引言
企業生產成本控制,不可僅僅以控制或降低為目的,還需要基于新常態背景下,參照企業戰略,加速企業轉型,以此推動企業得到更好的發展。企業只有依據自身需求,參照行業發展環境,制定針對性的戰略成本,才可實現企業生產成本管理方式的改進。本文主要闡述、探討新常態下企業生產成本管理改進要點,詳細分析如下。
2企業生產成本管理現狀及管理問題
部分企業選擇的是作業標準化、設備更新等手段,實現生產成本控制,雖說對改善效率與降低成本有利。但在生產作業階段,生產成本控制僅停留在生產環節,通過設定人力、物力,實現成本控制,影響采購程序及校驗程序,無法實現整體成本管控。制造企業不同發展階段,需要依據其生存發展特點,合理調整發展戰略,加速企業生產成本管理制度的落實,以此更好的滿足企業發展需求,實現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在新常態背景下,制造企業需要明確經濟發展中的問題,基于行業發展背景及行業發展環境基礎上,依據自身需求,以此實現戰略成本改進, 實現成本控制效果的提升,以此實現盈利目標。
3新常態下企業生產成本管理目標及要點
3.1目標。在經濟新常態背景,國內制造行業產生了較大的變動,以工業企業為例,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逐步發展,直接推動了企業的發展。但受到外來經濟的沖擊,使得企業發展階段呈現低收益、低價格、高壓力的現象。在這一背景下,雖說制造企業生產產量不斷增長,但其投資主要集中在生產資產與固定資產基礎上,就科技與環保難以有效全面投入。在新常態背景下,制造企業應當順應時代發展需求,實現生產經營活動的轉變,緊抓技術,實現機械制造行業生產活動、經營活動的調整,在強化成本控制的同時,切實降低企業發展階段對環境的污染。
3.2要點。(1)現階段,我國制造行業庫存激增問題較突出,部分制造行業已經確定季度虧損。就這類情況,制造企業必須要明確成本管理理念,在生產過程基礎上,強化各個部門的協調,切實解決訂單、存貨問題,以此推動制造企業得到更好的發展。(2)站在行業發展角度基礎上,就需求與產能矛盾問題,在市場中較為常見,考慮受到市場價格的影響,導致市場競爭力。且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社會對制造行業工業需求會逐步下降,導致制造企業發展緩慢,使得固定資產開發依舊停滯不前,使得問題愈發明顯。
4新常態下企業生產成本管理改進要點
4.1引入戰略成本理念。戰略成本管理本身是從企業戰略層面出發,分解各項成本,配備對應的控制方案,構建完善的成本管理體系。只有參照科學標準,制定合理的管理計劃,健全戰略成本管理流程,明確各個環節的核心,強化現代化管理手段的應用,如此才可實現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不僅如此,企業還需要站在長遠發展角度上,就戰略成本管理體系設計,應當以客戶為核心,強化精細化管理,注重精益生產,以客戶需求為導向。實現上游采購、下游營銷分析,實現采購規模的有效控制,以此擴展產品銷售渠道,實現成本運轉效率的提升,以此保障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促使企業制定精細化戰略發展目標。企業在實際運行中,應當強化內外部環境之間的協調,實現競爭分析與競爭力互動,切實提升企業競爭力,借助價值鏈,優化各項資源配置,推動企業得到更好發展。
4.2合理應用信息技術。企業通過應用大數據技術,能夠實現生產成本管理的有效整合,實時收集上下游信息資料。通過應用數據挖掘技術手段,以此實現企業生產成本的深入分析,強化監督與改進,科學制定生產成本管理計劃及執行計劃,實現企業生產成本管理方式及理念的優化。企業需要依據自身實際情況,完善供應鏈數據庫,并將生產、庫存、銷售等納入到數據系統內,通過開展全過程生產成本管理,就其中的問題選擇對應的解決措施,以此實現企業生產成本管理,不斷優化企業管理。在大數據基礎上,其系統不僅可實現歷史數據的分析,還可實現銷售預測,參照市場因素,預測產品的未來市場。
借助大數據系統可實現市場需求信息的挖掘,就最新市場動態,做出合理的判斷,設計針對性的銷售路線,以此滿足市場需求量,避免生產數量與市場需求不符的現象出現,以此實現生產成本管理質量與效率的提升。市場銷售階段,大數據系統還可實現銷售信息的檢測,及時掌握產品銷售情況,科學整理銷售數據,為后續供應鏈管理提供科學指導,以此實現生產成本管理改進工作的有序開展。
4.3協調定制規模關系。在新常態背景下,生產成本管理強調的是經濟效益與企業競爭之間的有效協調,為實現企業經濟損失的降低,或減少不必須要生產損失的出現,企業不能單純的按照規模生產,還需要抓住市場機會,緊抓市場機遇,依據市場實際情況,定制生產數量與銷售數量。在產品生產數量定制階段,應當綜合考慮研發成本及資源浪費情況,參照企業規模,合理設置定制數量,確保各項的均衡性。相關部門通過借助一些定量分析工具,可實現某個階段定制生產數量及規模生產數量的分析,以此保障企業生產成本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
5結束語
綜上所述,企業在生產成本管理階段,需要明確市場變化趨勢,重新整理、分析企業內部外環境、企業發展戰略等,強化新政策的應用。將綠色、低碳戰略作為導向,以此構建滿足市場需求的戰略成本管理方案,推動企業得到更好的發展,實現企業經濟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王傳波. 企業實施精益生產管理的路徑研究[D]. 天津大學,2017(8):132~135.
[2] 徐艷輝. 新常態下企業生產成本管理改進探析[J]. 中國市場,2016(12):30+34.
[3] 劉曉路. 新常態下房地產開發成本管理研究[D]. 山東財經大學,2015(15):207~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