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曉明

互聯網消費金融是指將互聯網技術與傳統金融行業有機結合起來形成的網絡金融消費產品或服務,是網絡信息化時代誕生的一種新型的金融消費模式,其快速發展,可以有效的促使消費者進行現期消費,從而拉動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但是互聯網消費金融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許多問題,阻礙著其健康穩定的發展,只有解決了互聯網消費金融行業發展存在的不良問題,才能使其更好的發揮作用,促進國民消費,拉動我國市場的內需,推動我國經濟的發展。
互聯網消費金融作為新興的金融行業形式之一,由于其快捷、方便、信息化程度高,因而獲得飛速發展,目前國內使用互聯網金融的人正隨著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平臺的迅速發展而迅速增加,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互聯網金融不同于傳統金融行業,因此在消費監管的過程中出現了許多以前從未涉及過的問題。
互聯網消費金融法律體系建設不完善。目前國家經濟由快速發展轉為中高速發展的新常態下,國家在宏觀政策層面,對互聯網金融以及互聯網產業加以肯定的支持態度,但是國家監管部門卻對互聯網金融這一新興產業缺乏對消費行為的監管工作經驗,同時缺少相應的法律體系建設,從而導致互聯網金融消費行業在飛速發展的同時因為消費監管體制不健全的漏洞而產生投機倒把的現象。由于互聯網金融本身發展史較短,因而其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要想解決制度上的漏洞,打擊利用漏洞進行違法經營的行為,相關立法部門必須完善互聯網金融的法律監管體系。
互聯網消費金融體系本身的不穩定性。互聯網金融在發展過程中,其體系運行主要是依靠互聯網來進行相關的金融操作,但是正是由于互聯網本身的局限性,給互聯網金融行業帶來巨大風險,主要表現在下述兩個方面:其一,互聯網金融在其體系運行過程中因為網絡的虛擬性極易發生信用風險,從而使得可能發生資產糾紛以及資金糾紛問題,比如前段時間的“e租寶”“聯璧金融”等企業由于信用風險問題引發大量投資人的資金損失;其二,由于互聯網金融的信息共享特點,極其容易導致用戶信息泄露,在造成個人隱私受到侵犯的同時導致給不法分子造成了可乘之機,給了不法分子利用互聯網金融的用戶信息對用戶及其親朋好友進行詐騙的案件,其主要原因是互聯網金融行業在發展過程中互聯網技術欠發達,同時實名制程度遠遠不夠,而相關從業者卻缺乏相應的風險意識。網絡世界是虛擬的,從而互聯網金融也是通過虛擬化的平臺進行相關的業務交易,從而雙方的信用度不透明,導致信用風險,就P2P金融借貸來說,由于其資金少、筆數多,因而大部分銀行都對此類借貸缺少相應的監管以及后續追蹤。
消費金融產業內部競爭導致降低消費監管標準。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造成了人們對于金融產品以及金融服務的需求增大同時對其發展要求也越來越高,人們對于金融產品形式的要求趨向于多元化,而非傳統的單一產品。當下的互聯網金融產品大多都是由傳統的金融服務產品結合互聯網技術演化而來,其本質上是將一些網點面對面操作的業務改為互聯網操作,而在產品和服務本質上并沒有創新,并不能滿足客戶多樣化的需求。另外值得注意的一點是,由于互聯網金融產品迅速發展,因而嚴重威脅到傳統金融行業的發展,因此以銀行金融行業為代表的金融產業借助其國有企業的地位以及相關政策優勢對互聯網產業進行前后夾擊,互聯網金融在夾縫中難以生存,因此一些互聯網金融服務企業為了獲得生存發展,往往降低對客戶的信息要求,使得一些不良客戶進行相關的金融服務操作,從而造成損失,另一方面,由于互聯網金融從業門檻低于傳統金融產業的從業門檻要求,使得一部分企業并沒有相關的營業能力和營業資格,而給投資者造成損失。
加強消費監管模式的建設以及消費體系的完善。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于互聯網金融服務需求迅速增加,因而在當前的互聯網金融不斷發展的形勢之下,有關部門需要加強對互聯網金融消費的管理工作,有效處理好傳統金融行業與互聯網金融行業之間的關系、互聯網金融消費發展與監管之間的關系,而要妥善處理好上述兩種關系,需要進行高效的消費模式建立工作,而非盲目地追求大規模、低質量的消費體系建設。在完善消費監管體制的時候,應該根據不同行業領域、不同平臺以及不同經營產品模式建立完整的消費體系,明確其權責職務,與此同時,在進行互聯網金融監管之時應該與當地司法機關做好互聯網金融消費領域犯罪的打擊工作,同時要做好與政府部門的聯合監管工作,將分散的互聯網金融資源進行有效整合,使得互聯網金融消費體系邁向規范化,同時加強消費監管機制建設,以此起到防患于未然的重要作用。
制定行業內統一標準。由于我國的互聯網金融產業發展起步晚但是其發展規模較大,因此不同地區形成了不同的消費體系以及不同的消費監管標準,而在全國范圍內尚未形成統一的消費模式,究其原因是因為互聯網金融的相關法律法規建設不完善。另一方面,由于傳統的金融產業與互聯網金融產業存在較大差異,因此許多適用于傳統金融產業的法規制度不能照搬到互聯網金融中,而互聯網金融所需的法規制度在其要求上要遠遠高于傳統金融行業,因此很可能出現客戶在進行類似傳統金融行業的互聯網金融業務操作時出現違規現象甚至觸犯法律。因此,要想做到互聯網金融產業的規范發展,必須制定一個規范的行業內標準,以減少相關的違規問題,同時加強行業內部的信用體系建設,利用互聯網的技術進行行業內的信息共享,有效加強社會征信體系建設。與此同時,在消費體系、消費模式、監管體制以及信用體系方面建立統一的標準可以有效發揮社會征信機構的用處,利用大數據和云計算功能建立有效的數據平臺,使得互聯網金融消費和監管體系發揮應有作用。
加強行業內的自律意識。在當前的經濟發展形勢下,金融行業屬于高端行業,因此需要較高的自律意識,加強金融行業內的自律意識可以有效促進行業內部的穩步發展,需要形成以道德為支撐、法律為保障的行業秩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行業內部風險。在當前的互聯網金融發展形勢下,加強行業內部的自律意識可以有效引導行業自身的穩步前進。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消費監管機構應該加強對互聯網金融行業從業者的自律教育,通過自身的自律意識主動遵守相關法律法規,減少投機倒把等違規違法現象的發生。值得注意的是,僅僅依靠外部的互聯網金融監管制度是遠遠不夠的,因此互聯網金融行業內部應該建立自身的消費監管體系,并形成相應的制約體制,以起到相互監督的作用,從而促進互聯網金融消費行業自身的規范、有序發展。
完善網絡技術。要想更好的促進互聯網金融的有序發展,可以大力發展計算機技術,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有效增進征信體系的建設以及行業內業務操作規范,因此應該注意提高互聯網金融行業從業人員的技術水平以及相應的道德素質,注意吸引優秀人才,提高互聯網金融的安全保障,有效減少互聯網金融行業內部違法消費問題的發生。

總而言之,互聯網消費金融要想健康快速的發展,必須要重視其在發展過程當中出現的問題,加強消費監管模式的建設以及消費體系的完善,制定互聯網消費金融行業內的統一標準,加強行業內的自律意識,完善相關網絡技術等等,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確保互聯網消費金融持續長久的發展,從而促進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