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虹 洪秀鳳
作者單位:225300 江蘇省泰州市人民醫院 呼吸科
肺吸蟲病是一種自然疫源性的人畜共患病,由衛氏肺吸蟲、四川并殖吸蟲等寄生人體所致,傳染性強,誤診率高,主要由生食或半生食含有肺吸蟲囊蚴的蟹或喇蛄所致。本文患者有生吃醉蟹的習慣,由此并發肺吸蟲病。此病少見,容易誤診誤治,現將該病例報告如下,期望對以后的臨床診治提供幫助。
病歷資料 患者戴國柱,男性,48歲,因“發熱伴咳嗽、氣喘30余天”于2014年11月9日入院。患者入院30 d前受涼后出現發熱,體溫在38~39℃之間,伴咳嗽,白粘痰,偶有黃膿痰,無胸痛咯血,在家自服藥物無好轉(具體不詳),逐來我院門診,予“頭孢西丁、青霉素、依替米星”抗感染及對癥治療,病情無好轉,且出現胸悶、氣喘,體溫38℃左右,為進一步診治,收住入院。追問病史,患者8個月前有結核性胸膜炎史,經抗結核治療6個月后好轉。生于本地,無疫水疫區接觸史,無吸煙、飲酒史。無相關家族性遺傳病史。入院查體:體溫38.4℃,脈搏96次/min,呼吸22次/min,血壓130/80 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楚,精神差,全身皮膚粘膜無黃染、皮疹及出血點,結膜無充血,鞏膜無黃染,雙側瞳孔等大等圓,直徑3 mm,對光反射靈敏。口唇無發紺,咽部無充血,扁桃體無腫大。頸軟,氣管居中。右下肺語顫減弱,叩診濁音,聽診呼吸音低,左肺聞及少許濕羅音。心界不大,心率96次/min,律齊,各瓣膜聽診區未聞及病理性雜音。腹平軟,全腹無壓痛及反跳痛,移動性濁音陰性,雙下肢無水腫。輔助檢查:ESR 38 mm/h,血常規:WBC 7.74×109/L、中性粒細胞74.5%、嗜酸性粒細胞32.5%,D-Dimer 1.65 mg/L,CRP 174.4 mg/L,胸部CT:兩下肺炎癥,兩側胸膜腔少量積液。入院診斷:肺部感染。予“泰能、替加環素、氟康唑”治療10 d后,患者仍發熱,體溫38~39℃,且胸悶、氣喘逐漸加重。查甲狀腺功能正常,血常規:WBC:5.48×109/L、中性粒細胞:58.2%、嗜酸性粒細胞36.5%,ESR:32 mm/h,肝腎功能電解質正常,CRP:45.6 mg/L,結核T細胞免疫反應:陰性,免疫球蛋白總IgE 5 680 IU/mL,胸部CT:兩下肺炎癥,雙側胸腔積液,心包積液(見圖1~2),B超示:胸腔積液左側5 cm,右側3 cm,心包有少量積液。患者經抗感染、抗真菌治療,病情無好轉,胸腔積液增加,予左側胸腔穿刺抽出淡黃色胸水300 mL,化驗提示:滲出液,嗜酸性粒細胞占62%,ADA 32IU/L,未找到脫落細胞。因為患者8個月前有結核性胸膜炎病史,經治療病情無好轉且惡化,胸腔積液為滲出液,因此考慮患者結核性胸膜炎可能大,于2014年11月20日,予“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診斷性抗結核治療,期間再次抽胸水3次,總量約1 000 mL,2周后,患者仍然發熱,胸腔積液、心包積液無吸收,復查血常規:WBC:4.78×109/L、中性粒細胞:48.2%、嗜酸性粒細胞38.5%。ESR:29 mm/h。免疫球蛋白總IgE 5 880IU/mL。患者經抗感染、抗真菌、抗結核治療,病情無好轉,且血、胸水嗜酸性粒細胞高、血免疫球蛋白總IgE高,懷疑患者可能為寄生蟲感染。反復追問病史,患者有生吃醉蟹的習慣,于是立即將患者血液、胸水送到疾控中心,檢查結果提示:血中肺吸蟲IgG抗體陽性,胸水中找到肺吸蟲蟲卵。綜合患者病史、癥狀、體征、輔助檢查及治療效果,診斷為肺吸蟲病,給予吡喹酮聯合強的松治療3周,患者體溫逐漸恢復正常,胸腔積液、心包積液吸收,復查血常規:WBC:5.50×109/L、中性粒細胞:60.2%、嗜酸性粒細胞21.5%。ESR:20 mm/h。免疫球蛋白總IgE 1 225 IU/mL。胸部CT:雙側胸腔、心包未見積液。
討論 肺吸蟲病的臨床表現不具有特異性,極易誤診。本文病例中醫生詢問病史不仔細,對患者生活,飲食習慣未仔細詢問。因此開始誤診為肺部感染、肺結核,進行相關治療后患者病情惡化,這時才注意到患者血、胸水嗜酸性粒細胞高,總IgE高,而嗜酸性粒細胞、總IgE升高往往提示寄生蟲感染、過敏反應,因此懷疑患者寄生蟲感染。詳細追問病史,患者發病前經常吃醉蟹,送檢患者血液、胸腔積液,血中肺吸蟲IgG抗體陽性,胸水中找到肺吸蟲蟲卵,才得以明確診斷:肺吸蟲病。以后臨床上遇到這類患者,應該高度警惕,詳細詢問病史[1],避免延誤診治。
肺吸蟲病是如何發病,并出現胸腔積液的呢?肺吸蟲蟲卵在水中發育成毛蚴進入螺類(第一中間宿主)在其內發育形成尾蚴,尾蚴侵入蟹類(第二中間宿主)發育成囊蚴,人生食帶囊蚴的蟹類而感染,肺吸蟲最易侵犯雙肺下葉、靠近縱膈和膈肌面處,并可累及胸膜。在移行侵犯胸膜時,一方面可直接刺激胸膜,產生積液,另一方面蟲體代謝產物等抗原物質引起免疫病理反應,胸膜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從而產生不同程度的胸腔積液,甚至是多漿膜腔胸腔積液[2]。肺吸蟲病引起的胸腔積液外觀通常為草黃色或血性,為滲出液,嗜酸性粒細胞升高。

圖1 肺窗:兩下肺炎癥,雙側胸腔積液 圖2 縱膈窗:雙側胸腔積液,心包積液
要預防肺吸蟲病,應該加強寄生蟲病的宣傳教育,改善飲食習慣及人居環境,殺滅中間宿主,在平日的生活中不吃生蟹[3]。一旦發現肺吸蟲病,要早期應用吡喹酮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