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琰 賈文哲
摘 要:土建行業的快速發展,促進了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也為我國經濟穩定增長奠定了基礎。很多高校紛紛開設土建類專業,為社會培養了大量優秀專業人才,為土建行業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BIM技術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已經十分廣泛,但是在教學中的應用尚處于起步階段。加強高校土建類專業教學中BIM技術的應用,是提升教學質量、促進教學改革的關鍵環節,也能夠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本文將通過分析BIM技術應用于高校土建類專業教學時存在的問題,探索BIM技術在高校土建類專業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BIM技術;高校;土建類專業
中圖分類號:G64?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6-000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6.003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是一種應用于土建工程中實現模擬施工、碰撞檢測等功能的先進技術系統。其可視化、模擬化和協同化的特點,受到業內的廣泛好評。但是,由于BIM技術的專業性要求較高,在我國高校中的滲透工作依舊存在很多阻礙,導致不能順應課程改革的需求,限制了教學質量的提升,因此高校土建類專業教師應該加強BIM技術的了解與學習,在掌握其應用要點的同時,應與教學內容實現完美融合。
一、BIM技術在高校土建類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配套教材匱乏
若要在土建類專業教學中實現BIM技術的應用,就必須有配套教材加以支撐,提升教學過程的系統性與連貫性。但是,由于BIM軟件具有多樣性,其難度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導致教材的編寫存在困難[1]。另一方面,由于我國土建類專業中對于BIM技術的應用缺乏經驗,因此教師可以參考的教材較為稀少,導致教學體系構建過程中缺乏支持與依據。
(二)師資隊伍水平低
教師的BIM技術掌握能力,是決定土建類專業教學水平的關鍵因素。但是,由于很多教師缺乏實踐項目操作經驗,導致對于BIM技術的了解程度不足,因此在教學中遇到諸多阻礙。很多教師沒有轉變教學理念,沒有意識到當前社會發展對于人才的需求特點,計算機操作能力和BIM軟件應用能力較差,師資隊伍專業水平的限制,使得BIM技術的推廣應用效果較差。
(三)硬件設施建設力度不足
很多高校雖然已經意識到BIM技術之于教學的重要意義,但是由于資金限制,導致硬件設施的投入不足,限制了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BIM技術對于計算機性能要求較高,學校不僅要加強計算機硬件的投入,還需要對軟件進行維護管理,這會大大增加學校財政支出[2]。因此,高校土建類專業教學中BIM技術的應用還是處于起步階段,要想真正落實,必須加強資金投入。
二、BIM技術在高校土建類專業教學中的應用
(一)明確培養目標
由于高校土建類專業對于BIM技術的應用尚處于起步階段,因此可以借鑒的經驗較少,教學體系相對匱乏。因此,教師需要明確土建類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在教學實踐活動中實現BIM技術的滲透。首先,在教學中應該加強學生施工理論知識與技術、管理能力的培養;其次,應該順應素質教育的潮流,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最后,由于BIM技術的專業性要求較高,還要對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和信息采集與處理能力加以重視。其中,對于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的掌握,是促進BIM技術在教學中有效應用的基礎與前提。督促學生對BIM技術加強了解,并在實踐活動中加以應用,能夠適應當前土建行業的發展趨勢,為其將來開展崗位工作奠定基礎。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教師的專業水平決定著教學的質量,由于很多教師自身對BIM技術不夠了解,導致其在教學活動中的應用較為困難。因此,應該加強高校土建類專業教師隊伍的建設,提升教師對BIM技術的掌握能力,建立完善的教學體系。高校應該認識到教學中應用BIM技術的重要意義,加強資金與技術支持。為此,我們可以設置專項資金用于基礎設施的建設,包括計算機硬件系統與軟件系統等,還應該加強教師的專業技術培訓,通過各種BIM學術講座和會議等,提升教師的BIM技術應用能力[3]。此外,高校應該加強與當地企業的聯系,督促教師進入企業進行掛職鍛煉,在實踐中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企業的技術人員也可以到高校土建類專業掛職,帶領教師隊伍提升BIM技術應用能力的同時,緩解當前高校師資力量薄弱的問題。
(三)規劃BIM課程設置
提升課程體系的合理性,是保障BIM技術在教學中有效應用的基礎。因此,教師應該根據高校土建類專業教學實際狀況,實現BIM技術的合理、科學貫穿。在課程設置中,教師應該遵照循序漸進的原則,避免基礎課程內容難度過大給教學造成阻礙。在專業概論課程中,主要針對BIM技術的基本概念、用途、當前行業應用現狀和發展趨勢等設置多層次內容;而在專業基礎課程中,則應該加強學生識圖能力、BIM軟件操作能力的培養;在提高課程中,應該將BIM技術的應用作為重點開展專題教學,在土建類專業知識中融入BIM技術,完成模型的構建。通過循序漸進、層層深入的課程設置,能夠逐步培養學生的BIM技術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通過BIM認證考試、設計競賽和實踐工程等,實現多樣化、多途徑教學,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四)建設BIM實驗室
要想真正提升學生的BIM技術應用能力,促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需要我們加強BIM實驗室建設,為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良好的基礎保障。BIM實驗室的建設,應該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強先進教學理念、技術與設備的引進,提升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為其將來的上崗工作打下基礎。注重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合理配置,在牢固掌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逐步提升操作能力。土建類工程虛擬仿真實驗室的建設,有助于教師在教學中對教學內容進行直觀展示,幫助學生對該技術有一個全面認知[4]。在實驗室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綜合運用,進行不同種類的實踐訓練。另一方面,教師也應該根據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的差異,選擇不同的BIM軟件,這也是實驗室建設中的關鍵問題。BIM實驗室的建設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工作,需要在土建類專業教學中逐步推進,以技術推動教學水平的提升,同時幫助學生提升社會適應能力。
(五)應用BIM技術激發學習興趣
由于土建類專業的內容繁雜,這將會給教學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很多學生對于抽象的知識與概念難以理解。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低下,不能夠熟練掌握本專業知識與技能。通過在教學中加強BIM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真實施工場景的模擬,能夠對很多抽象概念進行直觀解釋。特別是三維模型的構建,能夠提升教學的效率,使枯燥乏味的知識轉換為真實可見的立體圖形。另一方面,BIM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激發學生的創造力,使其借助于三維模型展開聯想與想象,深入開展土建類專業相關理論與實踐操作。
(六)BIM技術在重難點知識講解中的應用
在土建類專業教學中加強BIM技術的應用,是實現重難點講解的重要途徑。BIM技術的應用,能夠實現學生學習視野的拓展,了解當前土建行業的先進理論知識與技術,以便根據當前行業發展現狀,針對性提升自身專業技能。由于在過往教學中很多知識在教材中平面化呈現,對于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邏輯能力要求較高[5]。而通過BIM技術的應用,能夠促使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提高課堂教學的生動性與層次性。另一方面,土建類專業知識繁瑣多變,通過BIM技術能夠實現有效串聯。這就需要教師在明確教材內容與結構的基礎上,對于教材內容進行整合處理,使其系統化呈現于立體模型中,促使學生把握學習的重點。BIM軟件還能夠實現知識概念的推演,教師利用BIM技術進行相應演示,能夠使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復雜的理論。
三、結語
在高校土建類專業教學中,實現BIM技術的應用是當前教育發展的趨勢,也是行業發展的需求。雖然我國高校土建類專業中對于BIM技術的運用還不成熟,但是隨著課程結構的改革以及設備、師資、技術的投入,BIM技術將會成為促進教學改革與創新的關鍵因素。
參考文獻:
[1]杜聰.BIM技術在高校土建類專業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現代化,2018(43):145.
[2]劉堯遙,張冰,趙傳華.BIM技術在土建類專業教學中的應用[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7(24):191.
[3]郭一民.BIM技術在高校土建類專業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農家參謀,2017(12):280.
[4]趙鑫,李萬渠,向曉華.BIM技術在土建類專業教學中的探索與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7(21):173.
[5]李娟芳,尚世宇,朱亞紅.BIM技術融入高校土建類專業教學的應用研究[J].四川建材,2016(7):201.
[責任編輯 杜建立]
作者簡介:王琰(1985.10— ),女,漢族,河南濟源人,助教,研究方向:建筑工程技術。
賈文哲(1987.6— ),男,漢族,河南濟源人,助教,研究方向:建筑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