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曉婷
摘要:目前我國經濟進入轉型期,經濟新常態是我國當前的發展環境,而以前的傳統模式已無法適應現在的要求,因此,我國在2015年提出新舊動能轉換,改變傳統的模式,加快現代化的建設,培育新的增長點,形成新動能。因此,在這一背景之下,企業面臨著發展的機遇,需要通過創新培育新興產業,以及通過結構升級,轉變管理模式來加快自身的發展。但是,企業在進行發展的同時,也會遇到挑戰。財務問題在企業經營過程中也有著重要的作用,而企業在新舊轉換過程中會面臨著財務的風險,需要進行合理的解決。本文根據當前企業在這個背景之下的財務問題,給出了合理的建議。本文第一部分介紹了新舊動能轉換背景下企業的現狀,對新舊動能轉換進行了概述,并分析了企業的現狀;第二部分提出了在這個背景下企業的面對的財務人員思維難以轉變,內部控制不完善的財務問題;第三部分給出了激勵員工改變思維,培育新動能型人才、完善內部控制,創新財務管理模式的建議,促進企業合理轉化發展。
關鍵詞:新舊動能轉化;財務分析;企業發展
近幾年,我國在促進經濟發展方面做出了很多新的探索,并提出供給側結構,以此來優化產權結構和投融資結構。在經濟高速發展的情況下,我國傳統企業一味地依靠資源,環境以及勞動力發展,而在科技信息發達的今天,它的經濟發展已經緩慢,逐漸衰敗,需要探索新的動能,注入活力。因此,提出了新舊動能的轉換。在這一背景下,傳統企業可以通過調整結構,以新模式,新技術進行再發展,提升企業的競爭力。而且,新興產業也面臨著發展機遇,通過創新技術,積極研發新的成果來推動企業的發展。因此,新舊動能轉換的提出和實施,給企業帶來了一定的機遇以及挑戰,企業需要轉型升級,持續發展,也必須對企業的財務問題合理解決,以促進新舊動能的轉換,更好的加快企業發展。
一、新舊動能轉換背景下企業的現狀
在新舊動能轉換的背景下,企業為促進自身發展,也積極盡心改革,而國有企業的改革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國有傳統重工業的利潤貢獻率呈現下降趨勢,而現代服務業的利潤比重在逐年上升。在2016年,國有控股工業企業實現了利潤增長,相比于2014,年,2015年利潤的下降,2016年主營業務利潤率比2015年增加了39%,主營業成本下降了0.3%,利潤總額增長了6.7%,達到了2012年以來的最高增長。2016年我國傳統采礦業下降利潤27.5%,制造業增長12.3%,電力等污染性產業下降14.3%,傳統工業貢獻率只占正在下降,我國企業正努力進行改造升級,新舊動能轉換,促進企業經濟健康發展。
二、新進動能轉換背景下企業財務面臨的問題
(一)企業財務人員思維難以轉變
現在我國經濟發展,企業也逐漸增多,對于財務人員的需求較多,大量人涌入會計行業。但是有些小企業對于財務人員的專業素質要求不高,進入標準低,從而導致公司管理不合理,財務不真實的情況。同時,當前國家以及企業對于財務管理重視起來,實現向管理方面的轉變,但是這對于大多數從事財務會計的人員來說,管理思維在較短時間內難以轉變,且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比較缺乏,難以進行科學有效的財務管理,從而影響企業的經營質量,也不利于企業進行新舊動能的轉換。
(二)企業內部控制不完善
企業進行內部控制,能夠對企業經營進行監督,提高企業效益。在當前多元化的經濟中,內部控制對于企業來說相當于一種自我約束,能夠幫助企業增強內部的管理,有效的控制企業的成本,實現財務的最大化,幫助企業實現長遠的發展。但是,許多企業仍然沒有對它重視起來,才會出現中航油巨虧等事件,損害了企業的利益。
在這個大數據的時代,市場環境的變化較快,企業面臨的風險較多,在這種情況之下,內控顯得尤其重要。然而,現在許多企業對于內控的認識層面較淺,對于內控風險的規避始終停留在計量風險,財務管理風險之上,沒有關注到目前網絡在內控上給企業帶來的風險,從而不利企業的經營,無法建立一個全面,系統的內部控制體系,阻礙企業新舊動能的轉換。
三、新舊動能轉換下企業財務改進建議
(一)激勵員工改變思維,培育新動能型人才
在新舊動能轉換的背景下,企業的財務人員以及經營管理者應該進一步學習了解新舊動能轉換的內涵,加深對它的認識,使他們深化財務管理理念,使這種理念貫穿到各個部門,滲透到每個成員。并且提倡科學創新,把它們都列入到員工考核評價中去,創新人員評價機制,并且可以把員工的知識性成果與他們的工資收入結合起來,激勵人們轉換思想,活躍思維從傳統的思維模式中解放出來。而且,企業應該重視提高財務人員的素質,引進一些高水平的人才,并且要注重人員的培養,加強企業財務管理,激發企業的活力。
(二)完善內部控制,創新財務管理模式
在這信息的大時代,互聯網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互聯網就成為推動企業進步的新動能。對于傳統企業來說,又出現了互聯網+,給這些傳統行業的企業帶來了發展的新動能。所以,在互聯網盛行的時期,企業的內部控制也應重視它的作用。企業可以利用互聯網進行宣傳內部控制的重要性,提高人們對內控的意識。其次,企業應該充分利用互聯網來建立一個全面的內控體系,加強對風險控制的敏感度。
在新舊動能轉換的背景下,企業可以創新財務管理模式,創造一個財務共享的平臺,把企業自身的交易信息進行數據化的處理,為企業制定戰略,科學決策提供全面的服務。同時,企業可以打破傳統模式的束縛,運用互聯網對各種內控指標進行匯總,分析,比較,評價,對企業的經營狀況進行全面檢測,使企業在新動能下持續發展。
四、結語
新舊動能轉換背景下,給企業帶來了一定的發展機遇,但同時也存在著挑戰。對于傳統企業來說,可以在這一背景下利用互聯網等新動能來改善企業的經營模式,促進企業轉化升級,能夠讓這些企業重新充滿活力。但是,企業在轉換的同時,也必然面臨著新舊轉換過程中自身的財務問題。企業需要根據現實的情況和企業的發展特點,創新財務管理方式,內部財務人員尋求新的角色定位,提升自身價值,促進企業治理和資本結構在新動能下進行優化,對企業的新舊動能轉化起到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周長青,劉春曉.推動傳統企業的新舊動能轉換[J].高科技與產業化,2018 (2):18-21.
[2]周開國,徐億卉.中國上市公司的資本結構是否穩定[J].世界經濟,2012 (05):106-120.
[3]余東華.以“創”促“轉”新常態下如何推動新舊動能轉換[J].天津社會科學,2018 (1):105-111.
[4]楊蕙馨,焦勇.新舊動能轉換的理論探索與實踐研判[J].經濟與管理研究,2018,39 (7):16-28.
[5]夏曉燕.企業資本結構優化問題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 (06):23.
[6]王小廣.新舊動能轉換_挑戰與應對[J].人民論壇,2015 (35):16-18.
[7]王樂錦,程曉月.新舊動能轉換_企業的機遇與財務對策[J].財務與會計,2017 (17):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