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冀東
摘要:簡單來講,業財融合就是業務與財務的有效融合,業財融合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運用能夠有效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和業務運營水平,從而促進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正常、有序開展。本文分析了在企業內部管理中運用業財融合的意義,并在此基礎上探討了業財融合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運用策略,以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業財融合;財務管理;業務管理;價值管理;評估體系
業財融合主要涵蓋了企業財務、企業業務以及企業管理等方面內容。在傳統的財務管理過程中,企業財務管理只是對企業各項業務活動進行事后核算與監督,沒有進行事前介入,這就給企業的生產運營活動帶來一定的風險。而業財融合后,財務人員需要對企業的業務活動進行充分了解,并將財務管理與業務管理有機結合起來,從而對企業業務活動的全過程進行精細化管理。因此,企業應加強業財融合在財務管理中的運用。
一、在企業財務管理中運用業財融合的意義
(一)促進企業戰略執行力的不斷增強
各項業務活動對企業自身發展具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同時不管企業營銷活動,還是生產活動以及各種投資并購活動等,都與企業的財務收支有十分密切的關系,這些事宜的方案都必須通過財務部門的審批,方能有效進行。如果沒有與財務部門進行充分溝通,就極易對企業資金運轉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從而對企業的生產運營形成阻礙,進而影響到企業的正常發展。
(二)為企業財務戰略提供有力支持
財務管理在企業生產運營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涉及到企業的各項資金運作以及財務收支等方面的數據信息,專業財務人員通過對這些數據信息的有效分析與整合,編寫企業的各項財務分析報告和文件,從而將企業的實際財務狀況充分反映出來,為企業管理層進行重大決策提供信息支持,進而促使企業有效達成戰略發展目標[1]。而財務管理工作所需數據信息都來自于企業的各項業務活動,所以將財務管理與業務活動有效結合起來,方可最大程度地發揮財務管理的評價功能,從而反映出企業全部價值創造情況,以不斷推動企業業務的持續發展。
(三)有利于價值管理理念的切實落實
企業的價值管理理念對企業的財務和業務管理方式有著直接性影響。業財融合能將企業業務與價值鏈有機結合起來,促使企業財務管理內容不僅僅以財務核算為主,還逐步轉向價值鏈管理方面,此類由上到下的新型財務管理模式,能夠增強企業的價值管理意識,同時為企業日常業務活動提供有效指導,并在業務管理過程中充分體現效率與效益等價值管理理念,從而全面促進企業的穩定發展。
二、業財融合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運用策略
(一)將業財融合運用到生產運營全過程
業財融合與企業生產運營的各個環節有密切聯系,所以應促使其積極參與企業的各項生產運營活動。
一是積極進行事前介入,從合同簽訂開始,加強財務對生產運營各個環節的評審。其主要內容有:管控企業業務范圍、成本預算和效益以及企業政策,同時審視財務風險管理,并針對上述工作內容提供相對合理建議。財務部門應全面審核與生產經營合同相關的各項內容,財務人員為各營銷項目提供有效支持,同時積極與各業務部門融合,與其協同處理合同方案,并進行評審意見書的編制。
二是全方位跟蹤企業業務項目的具體落實情況,對業務受理狀況以及相應的資源配置情況進行綜合分析,以確保能夠充分利用企業資源,從而實現對企業生產運營風險以及財務風險的有效防控。
三是在業務項目落實后,財務與業務部門應全面評價項目落實成果,嚴格控制項目落實質量,對業務產生的經濟效益進行合理分析,根據項目的實際情況進行評估,并通過公文或簡報的方式上報到企業領導層。
(二)構建項目參與評估機制
企業通常在項目投產后,會從整體上合理評價項目的執行目標及其效益,同時全面考核決策效果以及決策落實后的業財融合情況,以便于對相關指標的科學性與合理性進行有效分析。同時企業還會全面審計項目投資所產生的具體效益,客觀評估業務活動產生的財務效益和經濟效益等。其評估內容主要有:一是對比分析企業項目的具體經濟指標與決策目標實現程度,對業務與收益目標的偏離程度進行評估,全面檢查業務落實各個方面,并對業務產生的具體效率進行客觀評價[2]。二是科學評估業務效益以及機會收益等。三是評估項目執行過程中產生的具體影響,以判斷決策的實踐性。同時對企業的市場競爭方面進行分析和評估,并對預期效益進行預測,也就是對企業業務效益、所產生影響的時間以及業務發展等各方面情況進行預測。在加大評估力度的基礎上,財務管理與業務管理的有效融合,會進一步提高企業的投入產出比,增強項目決策的合理性。
(三)積極促進業財融合信息化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財務與業務管理中有效應用信息技術,將進一步促進業財融合。財務部門集中了企業的絕大部分數據信息,在與業務部門融合的前提下,充分運用信息系統,全面、動態地利用系統內的各種數據信息,并從中提取有利于企業經營管理的信息,從而為企業進行重大決策提供基本依據。企業應積極構建資源計劃系統,不斷促進業務管理與財務管理的合理融合。在業財融合信息化建設中,通過該系統實現異構數據轉換,共享企業相關數據信息,同時自動生成財務會計憑證,從而將業務數據與財務信息合理銜接起來,自動實現企業資源資金到財務核算的轉換,進而不斷加快業財融合的速度,促進單位的健康、持續發展。
(四)加強業財融合在價值管理中的運用
1.通過全面預算管理促進業財融合,加強企業價值創造。首先,全面預算管理包括計劃、協調以及控制等諸多管理職能,屬于一種整體性的企業戰略發展策略。由于各個部門都需要進行預算編制,并且每項管理職能針對相應的部門,因此,企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能夠促進不同部門之間的融合,這也是業財融合的重要手段。其次,在進行預算編制過程中,不同部門之間需要積極進行溝通和協調,以有效反饋和修正預算相關內容,所以,企業可組建預算委員會,以增強全面預算的權威性,促進不同部門之間更好地協作。由企業高層擔任預算委員會負責人,而各部門主管要積極參與。再次,財務部門在進行預算編制時,應主動將財務人員分派到各個部門,以充分了解各部門業務情況,有效采集各部門業務數據,并據此編制全面、合理的預算。最后,在預算執行過程中,各部門各項收支都離不開財務部門的參與,因此,財務人員必須全方位監督和反饋相關財務信息,以確保預算的合理落實。
2.加大業財融合與成本管理結合力度。企業生產運營各個環節都需要成本管理的參與,以此來最大程度地創造價值,提升經濟效益。成本管理的最重要特征就是進行事前控制,從企業生產運營活動的開始階段,就將成本控制總體目標有效確定下來,并將該目標進一步細化落實到各個部門、各項崗位乃至各個員工。但很多企業的成本控制標準及目標缺乏合理性與準確性,無法為企業創造相應的價值。因此,企業應將業財融合與成本管理有效結合,利用成本管理將業務與財務兩個部門有效融合在一起,為財務部門充分把握業務增值部分提供便利,從而促進財務部門有效指導作業成本管理工作,進而加快推進業務流程的再造,增強企業價值創造能力。
3.業財融合與投資管理相結合,不斷提升投資收益,為企業創造更多價值。當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時,必然要進行一系列投資活動,與之相關的投資管理涵蓋了投資活動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等各個環節,這些環節都與財務管理有莫大聯系。首先,在事前評估環節,財務部門可提供市場信息、企業運營信息等,以作為投資活動的評估依據,同時財務人員可通過科學的會計方法來制定投資方案。其次,在事中控制環節,財務部門對資金運行狀況進行監督,同時根據市場信息來分析投資風險,以加強防范措施。最后,在事后維護環節,企業通過財務部門對資金運行狀況的評估,實施追加或退出投資決策。因此,企業必須將業財融合與投資管理有效結合起來,為企業合理進行重大投資決策提供準確指導。
三、結語
總之,業財融合能夠實現對企業生產運營各項業務各個環節的全面管理,將其運用在企業財務管理中,對企業防控各種業務風險,提高企業生產運營效率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企業必須對業財融合在財務管理中運用的重要意義有深刻認知,積極促進業財融合信息化,將業財融合運用到生產運營全過程,構建項目參與評估機制,在價值管理中不斷加強業財融合的運用,從而全面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葉小梅.淺談業財融合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運用[J].中國商論,2018 (7).
[2]陳冠英.淺談通過加強業財融合提升財務管理水平[J].經貿實踐,2018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