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適課桌座椅成學生近視主因
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的《2017年北京市中小學生近視相關因素調查報告》提示,長時間使用多媒體設備、不合適的課桌座椅等,是導致學生近視的重要風險因素。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曾曉芃介紹,調查選取了1.2萬名6歲~18歲中小學生和家長(小學生與家長共同填寫),針對學生的用眼環境、用眼行為、視力保健相關行為等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39.7%的學生報告課桌椅高度能夠按自己身高做到一學期調節一次,42.84%的學生報告課桌椅高度從未調整:43.41%的學生報告上課使用多媒體設備時間超過20分鐘,初中生使用多媒體設備時間20分鐘及以上占比為86.82%,高中生為79.44%,其中多媒體設備類型主要是觸摸電視、投影幕布和電子白板。
專家建議,預防學生近視,應加強學校教室物質環境檢測,提高學生課桌椅符合率;營造良好學習用眼環境,增加戶外活動時長。白天在家看書學習時,盡量使用自然光源,晚上看書學習時,要使用臺燈和房間照明燈。此外,建議在保證課堂教學效果的基礎上盡量少使用多媒體設備,同時應避免長時間看電視、玩電腦和手機。
(衛文/供稿)
適量飲茶或可保護女性骨密度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李立明教授團隊近期分別在《營養素》和《國際骨質疏松癥》上發表的中國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項目研究成果顯示,有長期飲茶習慣的女性骨密度更高,每日適量飲茶能降低因骨折住院的風險:飲綠茶者以及飲茶超過30年的個體,發生髖骨骨折的風險都會降低。
論文責任作者、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系呂筠教授介紹,骨骼健康已成為重要的公共衛生學問題之一。既往研究提示,在絕經女性中,飲茶對骨密度有保護作用,但缺乏男性的相關數據。研究人員重復調查20 643名中國成年人的跟骨骨密度數據,發現在女性中,與從不飲茶者相比,有長期飲茶習慣者骨密度更高。進一步分析茶葉沖泡量與骨密度的關系,每天茶葉沖泡量少于6克者的骨密度高于從不飲茶者,喜飲濃茶者(每天茶葉沖泡量多于6克)的骨密度與從不飲茶者沒有差別。
研究人員分析453 625名成年人平均隨訪10年的數據,發現與從不飲茶者相比,每日適量飲茶者骨折住院的風險降低12%;對于髖骨骨折住院,飲綠茶者的風險降低了20%,飲茶超過30年者的風險降低了32%。適量飲茶對骨折入院風險的保護作用在男性和女性中基本一致。
呂筠認為,該研究結果除提示長期適量飲茶對骨密度的影響外,也可能是飲茶提高了個體的警覺性,從而降低了發生嚴重傷害的風險。
(衛文/供稿)
跟腱厚度可以預測心臟惡性事件
日本北里大學醫學院心臟病專家在美國心臟協會科技會議上發表的一樣研究成果顯示,人的跟腱厚度是冠心病患者疾病嚴重程度和心臟惡性事件發作可能性的一個重要指標。
跟腱是足跟與小腿之間一條粗大的肌腱,是人體中最長、最強建的肌腱。研究人員選取241名曾經接受過心臟支架手術或心臟搭橋手術的冠心病患者,考察他們冠心病嚴重程度與其跟腱厚度之間的關聯性。結果發現,與跟腱較薄的患者相比,跟腱厚度超過9毫米的患者,約80%的人心臟供血動脈有超過一支以上被堵塞。為心臟供血的動脈有三支,即左冠狀動脈的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狀動脈。超過一支以上的冠狀動脈被堵塞,意味著心臟惡性事件發作的風險升高。
研究負責人橋本雄博士認為,測量跟腱厚度有望被用來識別心臟惡性事件發作的高危人群。臨床醫生如果檢測到患者的跟腱厚度異常,他們體內某些地方很可能有較多沉積的脂質,比如冠狀動脈,從而導致血管硬化狹窄。
(李福章/供稿)
大量吃水果和蔬菜可明顯降低乳腺癌風險
哈佛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研究人員在最近出版的《國際癌癥期刊》上發表的一項新的研究報告顯示,每天吃大量蔬菜和水果的女性患乳腺癌(特別是惡性乳腺癌)的風險要低于吃蔬菜和水果很少的女性。
此前已經有研究發現,十字花科蔬菜(如西蘭花)和黃色、橙色蔬菜與乳腺癌風險降低明顯相關。但這些研究存在一定缺陷,尤其是有關特殊的果蔬和乳腺癌之間關系的研究。新的研究為食用大量水果和蔬菜對預防乳腺癌的重要性提供了最詳細的證據。
研究人員分析了起始于1980年的“護士健康研究”的88 301名女性及起始于1991年的“護士健康研究II”的93 844名女性每四年一次的調查問卷。其他的乳腺癌風險因素(如年齡、體重、是否吸煙、家族史等)通過兩年一次的調查問卷獲得。結果顯示,與每天食用2.5份水果和蔬菜或者更少的女性相比,食用超過5.5份水果和蔬菜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降低了11%。一份水果和蔬菜指一杯生的綠葉蔬菜或者半杯切好的成熟的水果。
研究人員基于乳腺癌的荷爾蒙受體類型和分子亞型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食用大量水果和蔬菜尤其與患惡性程度更高的乳腺癌(包括ER陰性、HER2陽性以及basal-like型乳腺癌)的風險降低有關。
這個研究小組過去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乳腺癌風險降低與攝入大量纖維有關聯,但此項研究中發現這些食物中的其他成分(如抗氧化劑或者其他微量營養物質)對于降低乳腺癌風險也很重要。
研究人員指出,盡管已經有許多研究發現食用大量水果和蔬菜與其他健康益處的關聯,但該項研究結果還是為女性提供了更多的食用大量水果和蔬菜的證據。
(曹淑芬/編譯)
每晚睡眠8小時降低骨折風險
美國匹茲堡大學研究員簡·考利博士及其研究小組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每晚睡足8小時有利于降低老年人跌倒骨折的風險。
研究人員對15.7萬名參試婦女的相關數據進行了分析,這些數據包括參試者7.6年內的摔跌情況,以及12年間的骨折發病率。結果發現,每晚平均只睡5小時的婦女年跌倒概率為10.6%,每晚睡眠超過10小時的婦女年跌倒概率為11. 8%,而每晚睡眠在7~8小時的婦女年跌倒概率為7%。因睡眠時間過短和過長而跌倒,導致婦女上肢、下肢和腰臀部骨折風險增加約25%。
考利博士認為,老人跌倒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公共衛生問題。大多數老人骨折是由跌倒引起的。同時,老人跌倒也是發生血栓、肺部感染等危險情況的一大關鍵因素。導致跌倒的原因有多種,但睡眠過多或過少是不可忽視的因素之一。這項研究提示,積極改善睡眠質量,有助于預防老年人跌倒引發的骨折。
(李福章/供稿)
發酵乳制品也許能預防心臟病
芬蘭東芬蘭大學研究人員一項對男性所進行的最新研究顯示,多食用發酵乳制品的人患冠心病的風險較低。另一方面,非發酵乳制品的攝取量高與冠心病風險增加有關。
過去已有研究發現,與其他乳制品相比,發酵乳制品如奶酪、優格、酸奶等,能對血脂和心臟病風險帶來正面影響。不過,這方面的研究仍然很少。
這項名為“庫奧皮奧缺血性心臟病風險因素研究”探討了發酵和非發酵乳制品與冠心病風險之間的關聯。研究人員在1984至1989年研究開始時,對約2 000名男性研究對象的飲食習慣進行了評估,并且平均跟蹤了20年。在跟蹤期間,有472名男性患有冠心病。
研究人員根據研究對象攝取不同乳制品的量對他們進行了分組,比較了攝取量最高和最低的群體,同時考慮了各種生活方式和營養因素。結果顯示,與發酵乳制品攝取量最低的一組相比,攝取量最高的一組冠心病風險降低了26%。
研究還發現,攝取高量的非發酵乳制品與冠心病風險增加有關。牛奶是此類別中最常用的產品,攝取高量定義為每日平均0.9升牛奶。而較低的攝取量與風險無關。
研究人員指出,該項研究進一步證明了發酵乳制品比非發酵乳制品對人體健康更有益處。盡管還沒有弄清所有的機制,但可能與發酵過程中形成的化合物有關。
(曹淑芬/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