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恩
摘要:環境問題是當今世界關注的熱點問題。地質勘查單位負責地質礦產勘查開發過程中的環境保護工作,主要任務是從源頭上維護、維護和改善環境。本文基于對環境管理會計理論的理解,分析了地質勘探單位環境管理會計的現狀,陳述了地質勘探單位環境管理會計的實際開展中,一些優勢和方法,對地勘企業實施該項工作的必要性進行了強調,只有做好這項工作,才能增強企業競爭力,減少環境風險,實現企業的永續經營。
關鍵詞:地勘單位;環境管理;會計制度;綠色發展;核心競爭力
如今經濟進步非常迅速,但是環境和資源危機則是在全世界受到重視,因此環保逐漸成為各個行業的共同目標。發達國家為保證礦業經濟發展和環保利益的雙豐收,在礦業開發方面實施了大量的環境保護政策,為我國礦質行業營造出良好條件,有了新的學習目標,也是面臨著諸多的壓力和問題,以往在管理會計還是沒有在環保方面發揮出足夠的作用,環境管理是諸多企業忽視的問題,另外公眾的不斷提升的環保意識也是對行業發展帶來諸多的警示,要加強對環保理念的普及,并促進企業健康的發展。在這種局面下對環境管理會計的體制進行完善,就顯得非常必要。
一、環境管理會計概述
環境管理會計是傳統會計在可持續發展觀念日益落實到企業實踐的新領域,如今國際上對可持續發展的重視度不斷提升,環境管理會計體制得到了聯合國的強調,可以用來對當下生產流程中造成的污染以及環境成本,采取積極的預防以及清潔的措施,或者是清潔流程效益的各方面,集成到企業的業務決策中。環境管理會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將環境成本與管理會計兩個方面結合起來,與管理會計還是有一定的相似點的,只不過負責的領域是不同的,一個是為了企業的經營發展制定出短期計劃,為企業的決策服務。側重的主要是管理付出環境成本的一些行為,另一種則是關注企業的資源消耗、污染排放等成本管理。
環境管理會計與傳統的管理會計區別較大,有其一定的特殊性。一方面,環境管理會計在會計主體上具有特殊性。這是由于生態資源的全局性決定的,不管是生態資源開采、生態成本的補償還是對生態收益的確認都遠遠超過了地理屬性的范圍,從而使環境管理會計的會計主體呈現出宏觀會計的顯著特點。但是企業作為個體單位,又屬于微觀會計主體的范圍,因此,環境管理會計的會計主體在宏觀和微觀性上呈現出不可分性。另一方面,環境管理會計在計量方式上具有復合性。傳統會計的一切會計要素都以貨幣作為計量單位,而環境管理會計為了反映一個流域的生態資源狀況,不僅需要貨幣計量,也需要非貨幣形式的計量單位。在財政轉移支付數額、對生態建設的項目投資上,使用貨幣計量;在森林覆蓋率、林地規模、草場質量以及空氣質量的改善度方面,使用非貨幣計量,即環境管理會計應該使用復合計量方式,并把這兩種計量統一在環境會計的核算體系里,使兩者在需要時進行轉換。
二、地勘單位實施環境管理會計的現狀分析
本質上地勘單位是以礦產開發以及尋找資源為主的單位,側重于生產,無論是進行地勘還是勘察,都是對環境有一定影響。目前國內有關環境管理會計的基本理論研究越來越深入,從理論到企業應用的具體實踐也逐漸增多,但整體上來說,地勘單位對于環境管理會計方法的應用仍處于起步階段。國內目前大多小地勘單位仍采用的是傳統的管理會計方法,大型地勘單位雖然已經根據國家政策將可持續發展概念引入到企業目標中,但具體的環境管理會計方法還未得到廣泛的使用,具體的成本、收益管理方法仍然處于財務計算方面,對于環境成本、收入的分析和控制能力較差。
此外,國家對于環境管理目前還不夠重視,監管力度不足,地勘單位的違法成本較低,環境管理會計還未從法律和制度上引入到地勘單位的核算項目。地勘單位的會計準則仍使用的是1996年出臺的《財務制度》和《會計制度》,對于環境問題關注不夠。而且企業對于環境管理會計也缺乏足夠的認識和深刻的理解,環境管理會計方面的人才匱乏,環境管理會計信息建設滯后。
三、實施環境管理會計的益處
(一)有助于地勘企業降低環境管理成本,提高效益
過去,企業不重視環境業績,主要原因是環境成本較低,企業少有環境法規或者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壓力,但本世紀以來國內資源行業就開始推行嚴格的環保標準,主要是為了讓國內的諸多資源型企業實現轉型,在環保方面不斷加強工作和投入,讓地勘企業面臨著成本上升的問題,諸多的管理者意識到,環境成本需要加強分析和控制。搞好環境業績評價,有利于地勘企業把握環境支出對于企業成本及效益。環境管理會計能夠為地勘企業提供一種將環境成本最小化的工具,讓企業可以對污染防治以及控制的成本展開合理的估算以及評價,然后可以用環境管理的手段,對企業污染展開必要的控制和預防,讓污染的成本得到有效的降低以及控制,讓材料的利用更加充分,環境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
(二)有助于地勘企業完成環保責任,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隨著社會對于環境保護愈發看重,企業的各個利益相關者對于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環保要求也越來越多。諸多的投資人以及消費者,還有諸多的金融機構,對企業環境方面開始做出積極的回應。因此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進行環境保護已成為義不容辭的責任。實施環境管理會計制度有助于地勘企業治理污染、處置有害材料,以對環境無害的方式進行經營,促使公司建立綠色文化,向利益相關者提供改進環境業績的保證。也有助于地勘單位不斷強化自身的管理水平,借助環境管理的成績,樹立自身的正面形象,讓大眾知道這是負責人的企業,贏得消費者對于企業的稱贊,提高知名度,打造更好的市場形象。
(三)有助于更好的參與國際競爭
如今國際上對環保的提倡不斷提升,環境管理也是逐漸變得全面和嚴格。管理會計已經逐漸成為影響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現在,世界范圍內出現了“綠色消費”的浪潮,很多地區和國家都是要求各行業企業,對環境會計信息加強披露,針對國內地勘企業來說,無論是經營還是投資,都是面臨著非常嚴峻的局面。為此,為了實施“走出去”戰略、開展國際地勘合作,就需要地勘企業使用環境管理會計的方法,樹立一個健康、安全、環保的良好形象,積極提升自身在環境管理方面的專業水準,地勘企業要完善自身環境管理的制度以及會計體系,作為提升競爭力的方式。
四、完善地勘單位環境管理會計的舉措
(一)積極核算環境管理成本和收益
地勘單位推廣環境管理會計,就應該在傳統管理會計的基礎上,結合環境因素的影響,設置環境管理會計核算賬簿,對與環境有關的會計要素進行核算。進行會計計量時,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設置環境會計利潤;注意環境成本以及資源花費的準確核算,研究利用作業成本計算與作業成本管理、質量成本管理等方式對環境成本進行分析和控制,提高地勘單位的環境收益。
(二)及時披露環境管理會計信息
地勘企業大量環境信息不能以貨幣以及數字的形式表現出來,因此在環境會計報告中,為了準確反映企業的實際情況,對環境信息進行披露的時候,可以將貨幣計量與實物計量充分結合起來,文字和數據也是可以進行充分的結合,然后是不斷提升環境信息的具體性以及全面性,要符合國家在會計信息方面的制度和法律規定,促進企業自身對環境會計信息的及時、全面披露,這是企業自身的職責,也是不可忽視的義務。
(三)提升對企業環境管理會計的嚴格監管
現階段來看,企業首先需要加強自身的環境審計,需要讓環境管理會計得到嚴格合理的落實,政府則是可以對企業展開抽樣審計,讓企業在環境管理中披露出來的會計信息更加準確和真實。另外就是企業本身對環境管理會計,需要完善監督的機制,可以引入外部的監督力量,社會監督是必不可少的。要求企業將環境會計信息定期在報刊以及網絡上進行公示,要用數據和圖文結合的方式,向大眾公布企業在環境保護以及環境管理方面的工作情況,讓公眾進行評價和監督,形成一個積極良好的監督體系,讓環境管理會計得到嚴格積極的落實,需要讓企業的環境報告是全面和可信的,監督機構也是要保持廉潔奉公的工作作風。
五、結論
本文首先對環境管理會計進行了基本概述,又通過對地質勘探單位環境管理會計現狀的分析,闡述了地質勘探單位實施環境管理會計的益處和應采取的措施,說明了加強地勘單位環境會計管理是地勘單位會計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各單位應根據實際情況研究和加強環境會計控制,促進環境管理會計制度的完善,實現企業的永續經營。
參考文獻:
[1]田雪峰,趙振智,劉福東.油田企業實施環境管理會計制度的必要性[J].油氣田環境保護,2008,18 (1):5-7.
[2]魏珣.環境管理會計體系在化工企業的應用研究[J].化學工業,2007,25 (9):41-45.
[3]謝琨,劉思峰.環境管理會計理論與實務問題分析[J].財會通訊:學術版,2005 (12):113-116.
[4]雷亞紅.論地勘單位的管理會計[J].商場現代化,2010 (20):127-128.
[5]郭小愛.試論地勘單位推廣環境管理會計的必要性[J].甘肅科技,2011,27 (18):144-145.
[6]黃宏斌.環境管理會計的成本核算體系在企業中的應用[J].現代財經-天津財經大學學報,2008,28 (6):53-56.
[7]李婧丹.環境管理會計的作用及其實施的必要性探討[J].經濟研究導刊,2012 (8):119-120.
[8]楊詩婕.環境管理會計必要性研究綜述[J].技術與市場,2015 (9):23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