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重慶
摘 ? 要:國土測繪是一項比較傳統的工作,測繪方法從古代人工丈量變為以前的人工野外測繪,再到現代運用高科技技術,實現質的飛躍。土地測繪能為城鄉的規劃及發展提供數據來源和依據,對城鄉建設至關重要,但這需要現代測繪技術的支持,所以本文簡單分析當下國土測繪中常用的3S、RTK和GNSS這三種現代測繪技術,并探究其具體的運用途徑,促進國土測繪工作技術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土地資源 ?國土測繪 ?現代測繪技術 ?運用
中圖分類號:P271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2(a)-0054-02
土地資源是人類生存及發展的必備物質基礎,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具有明顯的不可再生性。隨著人口數量持續增加,土地資源短缺問題日益突出,只有不斷加大管理土地資源的力度,才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因此,測繪技術應運而生,現代測繪技術是相對于傳統測繪來說的,科技含量更高,在國土測量、地形測圖、確定國土面積等國土測繪工作中的運用促使土地資源管理工作取得良好效果,值得廣泛使用、全面推廣。
1 ?國土測繪中的常用現代測繪技術
1.1 3S技術
在國土測繪領域,RS、GIS和GPS統稱為3S技術。RS技術就是遙感技術,將其運用于同步觀測大面積國土時具有突出的優勢,可以保障數據的有效性,是國土測繪中運用十分廣泛的現代測繪技術。在不斷的發展與更新中,RS測繪技術越來越先進,尤其是全色光譜分辨率的提高,不斷擴大RS技術的運用范圍。GIS技術就是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它基于計算機系統采集地球表層空間有關于地理分布情況的數據,并進行管理、分析、運算,涉及到處理地理分布的定位、成圖、遙感圖像等數據,能對不同區域的復雜信息數據進行分析、管理。GPS技術就是全球定位系統技術,具備全球性、全天候性,能實現實時定位、三維導航,在國土測繪中的運用則體現為地面控制、空間控制,實現國土測繪工作范圍的全覆蓋和全天候作業,快速有效地得到高精度的數據。
1.2 RTK技術
RTK技術就是實時動態差分測繪技術,分為軟件系統、數據傳輸系統、GPS系統[1]。在國土測繪中運用RTK技術時,基于載波相位觀察記錄實時差分,參考點則是基準站接收機,將其安裝在待測國土的中間位置,四周有開闊的觀測視野,不得存在高層建筑物、高壓線等明顯障礙物,如果有也必須保持基準站和障礙物之間的距離在50m以上;將接收機設置在基準站旁邊,避免發射源被電磁波擾亂;對GPS衛星實施動態觀察,獲取準確坐標數據;向國土測繪人員流動站傳送收集的數據,流動站要配齊計算機、接收機和無線傳輸裝置,接收機負責接收基準站的數據和GPS衛星信號,計算機負責整理數據、處理數據,實時計算流動站的坐標和國土測繪精準度,提高工作質量。
1.3 GNSS技術
GNSS技術就是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技術,主要由衛星和監控地面系統、GNSS客戶端這3個模塊構成。衛星是從地面發射到地球軌道并圍繞地球運轉的一種技術設備,具備周期性,需要地面人員的操控,保持運行軌道和赤道的夾角為55°,監控特定范圍。監控地面系統負責將操作指令發送給衛星,并接收衛星發射的信息,分析解讀,判定其運行狀況,確保國土測繪的準確性。客戶端按照衛星傳輸的信息數據判斷用戶的位置,并測定距離,鎖定用戶方位,在4顆衛星同時定位的情況下準確測定用戶位置。
2 ?國土測繪中現代測繪技術的具體運用
2.1 運用3S技術優化國土的測量
隨著國土測繪工作的不斷進行,數據中心得到實時更新和匯總的監測數據,工作人員以專業數據處理軟件為輔助處理地理信息,快速得到結果,以便快速定位國土測量。在運用GPS技術測量效果圖時應注意數據在采集與傳輸環節存在被盜或丟失的可能性,務必要運用GIS技術加強國土測繪數據信息安全管理,做好數據信息的備份與加密處理,防范安全風險,保證系統的安全性。在實際運用中,數據庫信息龐大、圖形顯示輸出能力強悍是GIS技術的主要優勢,是工作人員測量國土、分析數據、輸出數據的重要技術手段[2]。3S技術在國土測繪領域主要運用于國土資源利用現狀變更調查、勘測宅基地、保護基本農田、土地執法檢查等工作,綜合運用能體現各自的優勢,全方位實時立體監控國土資源信息,保障數據信息的準確性與精度。
2.2 運用RTK技術進行地形測圖
在地形測圖中,運用傳統測繪技術時要先建立圖根控制點,接著根據控制點使經緯儀、全站儀配合小平板測圖。之后發展到用大比例尺測圖軟件抑或是外業電子平板測圖的方式對四周地貌進行測量,但都存在不能由一人單獨操作的問題,必須由2~3人同時操作,而且無法實現實時動態定位,測后拼圖時如果發現精度不達標,就需要重新測量。運用RTK技術之后,這些狀況有顯著的改善,一個人能單獨操作,只需先在待測國土地貌碎部點運用RTK儀器測量1s,接著輸入特征編碼,就能獲取點位精度,無需點間通視,完成測量之后基于專業軟件接口、電子手簿,自動輸出所需地形圖。還可運用RTK技術配合測出普通測圖、公路管線和鐵路路線的地形圖、水庫地形圖、海洋測圖等地形圖。
RTK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網絡通訊技術等的發展又催生新型實時動態定位技術,也就是網絡RTK技術,解決常規RTK技術作業精度不高、所需設備較多、流動站和參考站的距離不能太遠等問題,省去重要控制坐標和基準站的架設步驟、時間,不需要架設參考站,把儀器打開就能測地形圖,擴大數據傳輸的范圍和國土測繪作業半徑,提高數據傳輸效率和國土測繪工作效率。
2.3 運用GNSS技術確定國土面積
在國土測繪中,GNSS技術的運用也是較為普遍的,能測定國土范圍與邊界的距離,將定位界樁安裝在測定位置,確定國土的面積。在測量之前要基于被測國土的地形情況、對測繪結果的嚴格要求,通過科學的方式建立測量控制網[3]。運用GNSS靜態測量技術確定控制網,同時與高等節點相互配合,測量重要節點坐標數量,確保后續測量結果的精確性。在運用GNSS技術測量時,坐標參數和對應點之間應相互配合,精確計算參數,據此確定各地點的坐標。其中WGS84坐標是重要坐標,唯有確保該坐標準確無誤,才能和其他坐標結合,實施精準測繪,生成國土測繪圖標。
但是手工配置界址的測量點偶爾會有差錯,應采取直接向計算機導入地塊界址測量點坐標的方式,實現運行程序放樣。盡管現階段GNSS技術在國土測繪中的運用已經相當成熟,但測繪精度難免受到一些因素的干擾,例如測繪控制網的影響因素就包括:數據觀測精度受到信號傳播的影響、數據精度受到老化接收設備的影響、數據精度受到地球自轉和衛星運行摩擦的影響等等,所以在運用GNSS技術時要考慮各種各樣的誤差。
3 ?結語
現代測繪技術的出現打破傳統技術運用背景下的國土測繪方式,不斷轉變落后的觀念與技術,特別是3S、RTK、GNSS等技術的廣泛深入運用幫助人們更科學、更精準地加強國土測繪實踐工作的開展,顯著提升國土測量、地形測圖、確定國土面積等工作的技術水平,取得令人矚目的成果。現代測繪技術是復雜的高新科學技術,會跟隨時代發展的腳步持續更新,國土測繪也會變得越來越便捷、精準,保證城鄉建設發展規劃的合理性,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優化大眾的生活模式和環境。
參考文獻
[1] 宋美.淺析國土測繪技術[J].科技風,2015(14):92.
[2] 林秀官.淺談國土測繪中新技術的運用[J].建材與裝飾,2017(25):196-197.
[3] 何丹青,姜山,耿宗信.國土測量中數字化測繪技術的應用[J].工程技術研究,2018(12):25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