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榮 孟永佳 莊建玲


【摘要】? 隨著各行各業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審計機關積極運用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CAATs)開展審計業務。在投資審計領域,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解決了許多用傳統審計方法難以解決的問題,對提升審計質量和審計效率具有重要作用。CAATs通過拓寬投資審計廣度和深度,創新審計工作模式,促進審計機關全面履行審計監督職能。
【關鍵詞】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信息化技術;投資審計
【中圖分類號】? F239.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5812(2019)07-0048-04
一、引言
新中國審計制度建立30多年來,投資審計一直是國家審計的一項重要業務,地方投資審計的任務和權重尤其突出。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投資審計起步于基本建設項目審計,表現為事后審計。90年代發展為固定資產投資審計,逐步采用開工前審計、在建期審計和竣工后審計三位一體的建設項目三階段審計模式。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工作的不斷深入,投資審計除了查處重大違法違規、重大損失浪費、重大風險隱患等問題外,積極開展投資績效審計和跟蹤審計。隨著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被廣泛應用于投資審計中,在提高投資審計效率、發揮審計監督職能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審計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中指出,審計機關必須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開展審計工作,建立適應現代審計工作發展的新模式,提高審計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全面履行審計監督職責。隨著現代工程技術和信息化技術在工程項目中廣泛應用,工程項目建設相關單位的會計核算、財務管理、勘察設計、業務活動的信息化技術日益完善和提高,傳統的紙質記錄和審計數據已存儲至新的電子環境中,電子數據已經成為重要的審計信息載體。
計算機技術仍在不斷發展,各地方的信息化程度存在差異,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區會有不一樣的內涵,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計算機審計的成熟程度。隨著計算機技術自身的發展,審計軟件和審計數據庫的不斷優化,會進一步促進審計效率的提升和審計質量的提高。通過與大數據、云計算、神經網絡、模糊邏輯、遺傳算法等先進技術的融合,都為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將推動傳統審計向現代審計轉變,并逐步往智能審計方向發展。
被審計單位的信息化客觀上要求審計機關必須與時俱進,運用計算機技術開展審計業務,發揮審計監督作用。同時,公共投資項目的規模越來越大,復雜程度越來越高,運用傳統審計方法難以對項目開展系統全面的審計工作,也難以發現越來越隱蔽的審計線索和審計疑點,審計風險逐步加大。投資審計任務繁重與審計資源不足的矛盾,必然帶來重數量擴張,審計質量難以保障。在投資審計領域如何進一步運用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推進投資審計監督職能的全面履行值得關注。
二、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的應用現狀
近年來,財政、海關、工商、稅務、金融和大型國有企業的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以上部門的數據按照統一的數據體系被接入審計聯網系統后,審計機關在數據分析的基礎上,通過對多部門數據的篩選、甄別、比對,找出異常值,再以此為線索鎖定到具體單位或者項目,可以有針對性地對被審計單位展開審計,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了快速找出審計線索,發現真實性、合規性問題,通過對數據分析結果的提煉,也能拓寬審計監督廣度和深度,加大對黨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貫徹落實情況跟蹤審計力度,加大對經濟社會運行中各類風險隱患的揭示力度。
然而,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在投資審計領域的應用相對于財政、金融、社保等領域發展較慢,主要原因有:
(一)工程項目信息化程度低
只有當被審計單位的信息化程度達到一定的成熟度時,才具備應用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的條件,因而,在財政審計、金融審計、社保審計等領域,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發展較快,得到了較好的推廣和應用。我國在2010年就已發布GB/T 24589《財經信息技術會計核算軟件數據接口》標準的企業部分和行政事業單位部分,2011年發布了該標準的總預算部分和商業銀行部分。而投資審計領域發展相對較慢,工程項目信息化程度偏低。關于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化模型)的相關標準雖已部分出臺,但其實施和推廣還有待時日。
(二)采用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的成本效益比低
在財政、金融等形式重于實質的審計領域,應大力推動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的應用,而在投資工程等實質重于形式的審計領域,則應避免為計算機審計而計算機審計,以節約成本,提高效率。關于計算機審計成本效益的研究表明,計算機審計會直接增加成本,只能間接降低成本。所以在一些信息化程度不高的領域,應用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可能會帶來較高的成本。
(三)工程項目復雜程度高
投資審計由于項目本身比較復雜,在審計業務中除了面對結構化數據外,還需處理大量的半結構化數據和非結構化數據,如合同文檔、會議記錄、現場照片和視頻、GPS等。由于工程項目單件性的特點,一些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方法的應用范圍有限,影響了CAATs在投資審計領域的發展。同時,對于審計人員來說,學習和掌握相應的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也有一定的困難和挑戰。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的學習成本和實施成本相對較高時,審計人員會優先選擇傳統審計方法。
三、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在投資審計領域的應用發展趨勢
投資審計與其他專業審計工作相比具有較強的技術經濟綜合性特點,因而計算機審計技術在投資審計領域應用也有其不同之處。
(一)CAATs在投資審計領域的常用方法
投資審計有別于其他領域的審計,其特殊性、多樣性決定了僅靠翻閱紙質資料難以對審計事項做出準確判斷,必須設法掌握工程現場的實際情況。傳統的現場查看方式費時、費力,局限性比較大,而且一些隱蔽工程施工結束后,由于時過境遷,錯過了最佳時機,即使去現場查看也難以核實。由于存在項目業主監管不到位、監理單位履職不夠等因素,施工單位常常通過虛報隱蔽工程量騙取國有建設資金。因此,隱蔽工程是工程造價審計中的一個重要關注點,也是常常出現審計爭議的地方,尤其以土方工程、樁基工程和一些不規則異形件為主。
審計過程中如果只采用傳統常見的現場觀察法、復核法、分析法,很難發現隱蔽工程中的偷工減料和高估冒算問題,發現后對實際數量的確認也存在很大難度,說服力不夠。地方審計機關在實務中探索總結了一些常用的技術方法,極大地方便了審計取證,有助于提高審計效率,降低審計風險。
1.地理信息系統(GIS)。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運用計算機硬件、軟件及網絡技術,實現對各種空間信息和空間數據的輸入、存儲、查詢、檢索、處理、分析、顯示、更新和提供應用的技術系統。對于實物查證類的審計事項,特別是因時過境遷或者地形復雜難以開展實地查看的審計事項,如資源、國土、拆遷、水利等專業,利用該技術開展輔助審核往往可以收到奇效。同時,利用地理信息系統采集到的數據,可以開展投資決策審計、資源環境審計、公共投資績效審計等。
2.工程制圖軟件。在投資審計中,工程造價審計占據了較大的工作量,且都需要復核圖紙工程數量的真實性與合規性。運用AutoCad等工程設計軟件輔助審計,簡化了繁瑣的人工算量,提高了審計工作效率及計算結果的準確性。對于復雜工程中土方量的計算,或者項目中需要精確計算的異形構件,可以通過工程制圖軟件三維建模計算,結果精準,更具說服力,有效提升審計質量和審計效率。
3.GPS實時動態測量技術(GPS Real Time Kinematic)。RTK(Real Time Kinematic)測量系統是GPS測量技術與數據傳輸技術構成的組合系統,它能夠實時實地提供測站點在指定坐標系中的三維定位結果,并達到厘米級精度。利用RTK采集的地面位置、地面各實測點上的標高等數據,可以借助工程制圖軟件快速計算出所需計算的工程量,以及路線走向的實際長度等。
除此之外,建筑算量軟件、BIM等其他技術方法也在投資審計中被采用。
(二)CAATs與其他技術結合
在投資審計過程中,由于實際情況復雜多變,審計人員并不拘泥于采用某一種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常常會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效率最高的一種。如果有必要,審計人員會基于證據鏈的角度,在成本允許的范圍內選擇多種審計方法開展審計,將不同方法得出的結果進行相互分析、比對和印證,以獲取審計結論。
1.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間相結合。對于公園綠化、假山(島嶼)、河道清淤、圩堤加固、土地資源利用、高效農業等工程項目,因其占地面積大、圖形極不規則,加上因樹木、山體遮擋無法采用皮尺、測距儀、水準儀等傳統測量工具獲取審計所需數據,就無法核實送審竣工資料數據的真實性。利用GPS數據結合CAD技術,可以準確計算出復雜圖形的面積和體積,實現按傳統工程審計方法無法實現的審計目標。
利用算量軟件計算工程量,充分利用圖形算量開展審計,能夠快速準確計算出建筑面積。結合CAD、GIS技術可以探索審計中發現違法增加建筑面積,擅自改變容積率,提高建設標準等難以查找、難以取證的難題,從而拓寬審計思路,提高審計效率。
2.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與其他技術結合。從工程建設的相關方來看,投資審計會涉及業主、設計院、承包商、供應商、監理、金融單位等,從被審計單位所處的不同層面來看,會涉及行業信息、地區信息等,面對如此龐雜的信息源和數據量,計算機輔助投資審計勢必要采取多種技術相互結合的方式開展審計,充分利用工程數據與非工程數據進行甄別、比對、印證、融合以獲取審計證據鏈,監督被審計單位在項目建設過程中相關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合規性、效益性。
在“審山審船審老天”案例中,如果拋石作業現場安裝了攝像設備,審計人員便可通過視頻數據實時監督工程項目的進展情況,借助視頻數據、天氣數據等與拋石作業工程比對,快速高效地達成審計目標。
(三)CAATs在投資審計領域的應用發展方向
工程項目開工建設后,整改的難度很大,綜合考慮工期和成本的影響,有時只能“將錯就錯”,投資審計的作用難以有效發揮。因此,投資審計必須重視事前審計,關注決策可行性與科學性,也要積極開展全過程跟蹤審計,對項目實施全過程乃至項目的全生命周期開展監督。得益于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使得全過程跟蹤審計成為可能。
目前一些地方審計機關已經建立地方政府投資審計管理平臺,將審計范圍內所有建設單位的全部政府投資項目信息錄入平臺,實時掌握項目的建設、財務收支、審計工作進展等情況。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向平臺化、智能化方向發展,這種投資審計管理平臺的主要優點有:
1.拓展審計范圍,強化審計監督。政府投資審計管理平臺實現了建設單位網上申報,審計機關網上審計的政府投資項目審計數字化管理新模式,可以對投資項目的立項信息、可行性研究報告、招投標情況、施工合同簽訂、工程變更、竣工決(結)算等各個環節全方位、全過程的立體式審計監督,大大提高了投資審計效率。通過對建設項目的實時跟蹤、動態監測、及時預警,較好發揮了審計“免疫系統”功能。
2.優化審計管理,降低審計風險。通過管理系統中的上傳時間檢索和預置清單,可隨時檢查跟蹤審計人員執行審計操作規范的情況,起到加強審計人員跟蹤審計中介機構管理的作用。將投資審計的若干方都聚合到政府投資審計管理平臺,促使現場審計與遠程審計融為一體,實現了國家審計與社會審計的優勢互補和分工協作;有效實現了審計機關人員對外聘協審人員的互動、協作和監管,規避了政府投資審計購買社會服務的風險,在保證依法行政的前提下,促進審計效能的提升。
3.創新審計模式,助力審計轉型。將互聯網、移動互聯網與傳統的跟蹤審計相結合,使審計的基本程序、操作規范、信息資料和檔案管理,以及建設過程管理等都通過移動終端或計算機終端,實時、動態、直觀地呈現在審計人員面前,只要有互聯網的地方,審計人員可隨時通過智能手機查閱建設項目進度和審計工作開展情況。同時,政府審計管理平臺作為實施“智慧審計”計劃的有效載體,依托同一系統平臺建立單位工程造價指標體系,在大量收集工程項目單位造價和特征影響數據的基礎上,幫助審計人員能夠科學、快速、有效地對工程造價數據進行分析,提出審計疑點。
四、總結
投資審計作為國家審計的一項重要業務,在保障國家重大政策措施貫徹落實、促進提高政府投資績效、推動深化投資領域改革、促進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反腐倡廉建設等方面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在投資審計實務中解決了很多僅依靠傳統審計方法難以解決的問題,拓寬了審計廣度和深度。在投資審計業務日益繁重的新形勢下,通過提高審計效率,緩解了審計資源不足帶來的影響,也為投資審計全面履行監督職責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建筑行業信息化的普及,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將逐步轉向平臺化、系統化、智能化,推動投資審計向持續、動態、實時的方向發展,進而實現從數量規模向質量效益轉變,從單一工程造價審計向全面投資審計轉變,從傳統投資審計向現代投資審計轉變。J
【主要參考文獻】
[ 1 ] 時現.建設項目審計[M].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15.
[ 2 ] 陳婉玲.我國計算機審計的現狀與發展對策分析[J].廣東審計,2003,(03):31-34.
[ 3 ] 李春青.我國計算機審計研究的變遷:基于文獻綜述[J].南京審計學院學報,2011,(1).
[ 4 ] 秦榮生.大數據、云計算技術對審計的影響研究[J].審計研究,2014.
[ 5 ] Koskivaara E.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in analytical review procedures[J].Managerial Auditing Journal,2004,19(2):191-223.
[ 6 ] 鄭偉,張立民,楊莉.試析大數據環境下的數據式審計模式[J].審計研究,2016,(4):20-27.
[ 7 ] 陳偉,QIU Robin.審計軟件現狀及發展趨勢研究[J].計算機科學,2009,36(02):1-4+25.
[ 8 ] 審計署.國家審計信息化持續發展研究報告[M].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14
[ 9 ] 陳偉,杭天竹.政府電子數據審計應用現狀調研[J].財會月刊,2016,(10):61-66.
[ 10 ] 徐瑾.基于信息化環境下數據式審計的特征與實施路徑[J].審計與經濟研究,2009,24(01):50-55.
[ 11 ]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GB/T 24589《財經信息技術會計核算軟件數據接口》,http://www.std.gov.cn/.
[ 12 ] 中國住房與城鄉建設部.GB/T51212-2016《建筑信息模型應用統一標準》,2016.
[ 13 ] 趙勁松.對我國政府審計開展計算機審計的理論思考[J].中國管理信息化,2005,(6):20 21.
[ 14 ] 尹平,陳偉.信息化環境下審計機關審計成本控制對策探究[J].審計研究,2008,( 4):21-24.
[ 15 ] 顧洪菲.大數據環境下審計數據分析技術方法初探[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3):45-46.
[ 16 ] 王穎.現場審計軟件的應用及評價[J].中國內部審計,2012,(02):60-62.
[ 17 ] 李慶.計算機信息系統環境下審計面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注冊會計師,2000,(07):50-53.
[ 18 ] 張德勇.利用業務跟蹤法開展信息系統審計的一個案例[J].審計研究,2006,(S1):105-112.
[ 19 ] 楊蘊毅,孫中和,盧靖.基于迭代式聚類的審計疑點發現——以上市公司財報數據為例[J].審計研究,2015,(4).
[ 20 ] 劉汝焯.信息環境下的計算機審計方式[J].審計與經濟研究,2008,(1):14-19.
[ 21 ] 劉星,牛艷芳,唐志豪.關于推進大數據審計工作的幾點思考[J].審計研究,2016,(5):1-6.
[ 22 ] 呂新民,王學榮.數據挖掘在審計數據分析中的應用研究[J].審計與經濟研究,2007,(6):35-38.
[ 23 ] Alexander K,Ephraim F S,Miklos A V. Continuous online auditing:a program of research[J].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1999,13(2):87-103.
[ 24 ] 莊明來.計算機審計與信息系統審計之比較[J].會計之友(下旬刊),2010,(05):82-85.
[25] 陳國珍,趙婧.信息化環境下內部審計技術方法研究[J].會計之友,2013,(22):98-100.
[26] 趙櫻.大數據驅動的工程審計模式創新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19(15):40-43.
[27] 王振武,張子瑾.信息系統審計理論結構框架研究[J].會計之友,2011,(21):91-96.
[28] 肖芬.計算機審計對審計成本的影響分析[J].商業會計,2015,(15):114-115.
【作者簡介】
王雪榮,女,博士,教授,南京審計大學工程管理與審計學院院長;主要研究方向:工程審計。
孟永佳,男,南京審計大學在讀研究生。
莊建玲,女,南京審計大學在讀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