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珍 趙慧峰


【摘要】? 河北省是農區肉羊養殖大省,自繁育是目前河北省平原區最主要的肉羊養殖模式。近年來,肉羊養殖成本不斷上升,經濟效益受到影響,養殖成本和收益成為肉羊養殖場最為關心的問題。文章依據石家莊市藁城區典型養殖場的調研數據,對自繁育養殖模式下肉羊養殖的成本收益進行分析,得出目前市場行情下的成本收益率,并針對研究結果,提出了提高養殖成本收益的相關對策。
【關鍵詞】? 自繁育;肉羊養殖;成本構成;成本收益分析
【中圖分類號】? F2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5812(2019)07-0092-03
一、引言
肉羊養殖是“十三五”期間河北省重點發展的產業。然而,受到羊肉市場供給、飼料和人工成本變動等因素的影響,近些年,河北省肉羊養殖經濟效益并不穩定,規模化肉羊養殖場盈利狀況起伏較大。經調研,目前河北省肉羊養殖場主要的繁育方式為自繁育。因此,科學分析自繁育方式下,肉羊養殖場各項成本構成及影響收益的關鍵要素,是提高肉羊養殖經濟效益的有效途徑。本文基于河北省石家莊市藁城區肉羊養殖場的調查數據,在自繁育養殖方式下,分析養殖成本構成,對投入產出的經濟效益進行測算,并提出提高肉羊養殖成本收益的對策。
基于肉羊養殖成本收益方面的研究分為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宏觀方面,主要對不同區域內(全國或各省)的成本投入和產出規模進行分析。隋雪、董雪艷(2014)利用《全國農產品成本效益調查資料》的相關數據,對山東省2005—2013年肉羊養殖的成本投入、收入及利潤進行了分析。研究結果表明,山東省肉羊養殖收入與成本投入呈現逐年上漲趨勢,羊肉銷售是收入增加的主要來源,影響成本的主要因素是人工成本、飼料費用以及仔畜進價。王士權(2017)利用2000—2014年宏觀經濟數據,分析了我國羊肉市場經濟效益,認為肉羊產業整體發展較好,產業總產量逐年增加,目前已成為我國畜牧業重要的產業構成;肉羊養殖的成本收益增長較快,生產成本的上漲中,物質資料、人工成本和服務費用的增加明顯。類似的研究還有程思瑤(2016)。微觀層面,學者主要根據養殖戶和肉羊養殖場的調研數據,對肉羊養殖成本收益進行分析,王志武等(2012)基于對山西省肉羊養殖場和部分養殖戶的調查數據,分析了舍飼方式下,肉用繁殖母羊的成本投入和養殖收益,提出由于退耕還林和禁牧等政策,目前肉羊養殖方式由放牧轉為舍飼方式,明顯增加了養殖成本,在現有市場行情下,規模化養殖場單只母羊經濟效益為907.7元,農戶舍飼養殖單只母羊經濟效益為240.1元,養殖戶的單只母羊養殖成本高于養殖場,造成這種差距的主要原因是,肉羊養殖場的技術水平和規模效益,有效降低了養殖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
已有研究從宏、微觀兩個層面對肉羊養殖成本收益進行分析,研究區域多集中于內蒙、新疆、山東等地,但在區分不同繁育方式對成本收益的影響方面,尚未查到相關文獻。本文依托河北省羊產業技術體系創新團隊調研成果,針對河北省自繁育養殖模式,對母羊養殖、羔羊育肥、種羊繁育成本構成進行剖析,并對其成本收益進行測算。河北省屬于我國畜牧養殖的農區,養殖方式以舍飼為主,由于不同區域的養殖模式和養殖品種不同,成本收益構成也不同,因此,本文研究對象界定為河北省平原區,此區域中的肉羊養殖模式以自繁育為主。
二、自繁育肉羊養殖現狀
(一)河北省自繁育肉羊養殖現狀
河北省目前肉羊養殖模式主要有:自繁育模式、外購架子羊育肥模式、種羊繁育模式。其中以自繁育模式為最主要模式。主要的養殖品種有太行黑山羊、太行山羊、小尾寒羊、燕山絨山羊和無角山羊等,目前河北省石家莊市主推品種為小尾寒羊和太行山羊。具體品種分布和2017年存欄量如下頁表1所示。
(二)藁城縣海盛沃牧業有限公司自繁育肉羊養殖現狀
石家莊市藁城海盛沃牧業有限公司位于石家莊市藁城區南孟鎮南鄉村,成立于2014年7月,注冊資本100萬元,主要經營肉羊養殖業務,養殖場占地面積100畝,其中養殖面積20畝,專業養殖人員3人,主要養殖品種為雜交“寒泊”羊(以小尾寒羊為母本杜泊為父本雜交品種),目前存欄量1 000只左右,其中種公羊5只,母羊700只,育肥羔羊300只。養殖場主要的銷售方式為活羊(包括育肥羊、淘汰母羊、種公羊和羊羔)銷售。
二、自繁育肉羊養殖成本構成
本文通過調研,整理了藁城海盛沃牧業有限公司相關數據,在自繁育方式下,肉羊養殖成本包括飼料成本、人工成本和其他間接費用、基礎設施和固定資產折舊費用等三部分。
(一)自繁育養殖模式飼料成本的構成
1.飼料類別。飼料是肉羊飼養的基礎,其質量和成本對肉羊的經濟效益起著決定性作用,肉羊養殖的飼料構成分為三部分:粗飼料、精飼料和營養添加劑。河北省屬于畜牧養殖的農區,保定以南,包括石家莊、衡水、邢臺等地在內的養殖區域均屬于平原區,肉羊養殖方式為舍飼,粗飼料構成也主要以平原區的玉米、花生秧、干草等為主,精飼料主要由豆粕、麥麩和全株玉米等構成,具體如表2所示。
2.育肥羔羊飼料成本。羔羊出生后兩月齡以內以母乳為主,哺乳期適當添加開口料,以精飼料為主,兩月齡后斷奶進入飼料育肥期,添加粗飼料,直至育肥至青年羊,精粗飼料比例平均為4∶6,采食量一般按照體重的2%計算。一般羔羊2月齡斷奶體重平均達到20kg,育肥期四個月左右,平均體重達到50kg。具體日均采食量和成本如表3所示。
3.母羊飼料成本。母羊的飼料成本在不同生理時期不同,受精方式為同期發情,這種方式提高了羔羊育肥的整齊度和出欄體重,也可以降低母羊生育的接羔勞動力成本。按照青年羊空懷期一個月,妊娠期5個月,泌乳期2個月計算,一個生產周期共計8個月,每只母羊消耗飼料成本為421.2元,母羊平均兩年三產,即每只母羊年消耗飼料成本為421.2×1.5=631.8(元)。具體飼料成本構成如表4所示。
(二)人工及其他間接費用
人工成本及其他間接費用包括雇傭工人工資、水電費、燃料動力費、防疫費用和醫藥費、修理維護成本等,另外,養殖場地租成本年均10萬元。具體如表5所示。
(三)基礎設施和固定資產折舊費用
養殖場內主要的基礎設施為羊舍三棟、玉米青貯窖、辦公房屋、電腦、打印機等辦公設備、監控設施、飼料攪拌設備、撒料機等,具體資產價值量和年折舊額如表6所示。
三、自繁育肉羊養殖成本收益分析
自繁育方式下,肉羊養殖的成本主要為維持繁育母羊、種公羊和育肥羔羊的基本生理機能及育肥生長的飼料消耗為主,另外包括人工等成本和其他費用等,據調研,目前海盛沃牧業繁殖方式為一年配種一次,母羊兩年三產,受胎率達到90%以上,產羔率在150%計算,羔羊成活率在95%以上,收益主要通過活羊銷售獲得。
(一)自繁育肉羊養殖總成本分析
自繁育肉羊養殖總成本包括羔羊育肥飼料成本、母羊飼料成本、種公羊飼養成本。其中,種公羊飼料成本按照母羊飼料成本的1.5倍,母羊和種公羊飼養成本由育肥羔羊分攤。據調查,養殖場內母羊為兩年三產,平均一只母羊一次產羔1.5-1.8胎,因此,一只母羊每年的產羔數量為2.7只,按照成活率為96%計算,一只母羊每年帶羔約2.6只。
一只育肥羔羊飼料成本為473.4元,一只母羊飼料年均成本為631.8元,按照每只母羊年均帶羔2.6只計算,一只育肥羔羊分攤母羊飼料成本為631.8/2.6=243(元/只),種羊飼料成本為母羊成本1.5倍,即單只種公羊飼料成本為947.7元,養殖場共5只公羊,配種比為1∶140,按照育肥羔羊1 820只(300×2.6)分攤,平均一只育肥羔羊分攤2.28元。即育肥羔羊每只的飼料成本共計688.68元。另外,人工及其他間接費用年均30.2萬元,基礎設施和固定資產折舊費用,每年2.7萬元。具體如表7所示。
(二)自繁育肉羊養殖經濟效益分析
經調研,目前羊肉市場行情穩定,河北省平原地區2018年上半年平均羊肉價格為每斤12元,按照育肥6個月羔羊價格達到50公斤計算,每只活羊收入1 200元,按照700只母羊年平均帶羔率2.6只計算,總收入為700×2.6×1 200=2 184 000(元)。基于以上分析,測算養殖場整體收益,如表8所示。
自繁育是平原養羊的普遍模式,本文的調研對象為中等規模的肉羊養殖場,其養殖品種、規模和養殖模式屬于農區中平原地區肉羊養殖的典型代表,分析結果表明,在自繁育養殖模式下,以目前的市場行情計算,單只活羊銷售的毛利為1 200-719=481(元),毛利率為40.08%,按照母羊規模700只計算,年利潤額為54.64萬元,收益率為25.02%,成本利潤率為33.37%。
四、問題和建議
(一)存在的問題
在實地調研過程中,發現以下問題:(1)養殖場缺乏科學的飼養標準,養殖成本高,養殖效益低下。受禁牧政策影響,目前的養殖方式主要為舍飼、半舍飼,飼料多依靠外購,造成養殖成本居高不下。(2)科技支撐能力薄弱,養殖技術含量低。養殖場從業人員專業技術水平較低,無法掌握先進的養殖技術,管理粗放,養殖效益受到影響。(3)養殖場收益主要來源于活羊銷售,產品單一,產業鏈條短,產業附加值較低。(4)缺乏品牌建設,羊肉產品銷售渠道單一且不穩定,羊肉和羊的品牌建設處于初級階段,產業競爭力整體較弱。
(二)提高肉羊養殖成本收益的建議
首先,加大對規模化養殖場的財政補貼力度,支持規模化養殖場的發展。規范化、集約化的生產經營管理是未來畜牧養殖業的發展趨勢,科學的飼養方式有利于提高養殖效益,同時,政府需要針對肉羊養殖場面臨的主要問題,在財政補貼、信息服務、技術支持等方面給予扶持和幫助。其次,合理分群,實施規范化、標準化的科學養殖管理。針對不同品種、不同生產用途及各生理階段的羊只種群,配備科學的飼料配方,實行分階段精細化飼養。然后,利用科學的繁殖調控技術,提高繁殖效率。借助規模化養殖場進行繁殖調控技術集成與示范,通過技術培訓指導養殖人員,推廣高效繁殖技術,提高繁殖效率,以提高肉羊養殖的經濟效益。再次,注重市場品牌建設,提高羊產品知名度。生產經營者在做好市場和消費者需求調研的基礎上,明確市場定位,加大品牌建設和宣傳力度,適當提高羊肉銷售價格,進一步提高羊肉經營的成本利潤率。最后,延長產業鏈條,通過一體化建設,增加產業附加值。建立健全肉羊產業鏈條,發展“公司+基地+農戶”等現代養羊模式,增加肉羊產業的成本收益,增強產業競爭力。
【主要參考文獻】
[ 1 ] 隋雪,董雪艷.山東省肉羊養殖成本收益分析[J].山東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4).
[ 2 ] 王士權.規模化農戶生產經濟效率及其影響因素研究——來自肉羊集聚區域的經驗證據[J].農林經濟管理學報,2017,16(2).
[ 3 ] 王士權.中國肉羊產業市場績效研究[D].中國農業大學,2017.
[ 4 ] 程思瑤.山東省肉羊產業成本收益分析[D].山東農業大學,2016.
[ 5 ] 王志武,毛楊毅,李俊.肉用繁殖母羊養殖生產成本分析[J].山西農業科學,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