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侃
近日,本刊記者走訪了上海多家基層檢察院,了解檢察辦案在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中開展的情況。
4月19日,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檢察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該院近年來辦理的詐騙類案件的情況,并發布了《上海楊浦詐騙類犯罪檢察白皮書(2016—2018)》。值得注意的是,該白皮書提到,在詐騙類犯罪中,套路貸犯罪日漸呈現出與黑惡勢力相結合的趨勢,嚴重侵害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和人身權益。該院在前不久就成功辦理了一起套路貸案件,并成功為被害人追贓挽損。
“2016年2月,梁某由于急需借款,受到了本案中被告人所謂‘放快款、低利息的蒙騙,并向后者借款30萬元。”檢察官告訴記者,在借款的過程中,被告人以借條金額不作數為理由,欺騙被害人梁某簽下了高達180萬元的虛高借條,并辦理了公證。“隨后,被告人又聲稱為了保證還款,還求梁某將其名下的一套房產進行全額抵押。對此,急需借錢的梁某都照辦了。”
最后,被告人又以防止借款人將房屋再次抵押的行規為借口,在給梁某轉賬180萬元的當天,要求后者立即取現150萬元并返還,通過這樣的方式在完成30萬元借款的同時,也獲得了180萬元的虛假銀行流水,這也立刻使被害人陷入了不利的境地。“2016年6月,被害人梁某在沒有收到任何催收債務信息的情況下發現,自己名下那套當初用于抵押的房產已經被本案的被告人以180萬元的價格出售,直接損失達150萬元。并且在房屋被出售后多次以打砸被害人家門、電話威脅等方式脅迫其搬離房產地。”楊浦區檢察院在受理本案后認為,被告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虛構事實,騙取他人財物,數額特別巨大,遂以詐騙罪依法向法院提起公訴。在案件辦理的同時,該院還充分考慮到被害人的權益,并積極協調各方、勸導被告人退贓,最終將大部分贓款追回,彌補了被害人的損失。
其實,套路貸犯罪作為一種新型的詐騙犯罪,已經嚴重侵害了人民群眾的財產及人身安全。犯罪分子利用當前融資渠道相對較少、民眾借貸需求高的情況,以民間借貸為幌子,行犯罪之實,且涉及車貸、房貸,甚至是裸貸等多種方式,套路層出不窮,因此也被公安部列為嚴厲打擊的涉黑涉惡案件之一。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犯罪行為也會與黑惡勢力產生交集。根據目前最新的通報,威脅政治治安,特別是制度安全、政權安全,以及向政治領域滲透的黑惡勢力違法犯罪;把持基層政權、操縱破壞基層換屆選舉、壟斷農村資源、侵吞集體資產的黑惡勢力違法犯罪;利用家族、宗族勢力橫行鄉里、稱霸一方、欺壓殘害百姓的“村霸”等黑惡勢力違法犯罪等11類犯罪已經被列為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打擊的重點。
需要明確的是,想要打贏掃黑除惡攻堅戰,就必須以法治思維及方式持續推進。在這一過程中,有一些問題值得我們關注。首先,在司法實踐中,如何對涉黑涉惡進行準確定性。其一,是關于涉黑的認定。根據我國刑法學界的通說觀點,所謂認定為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的關鍵在于審查其是否同時具備了組織特征、經濟特征、行為特征以及非法控制特征。與之相應的,我國刑法第294條第5款對此也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司法辦案人員應當嚴格按照法定特征認定黑社會性質組織,不應當擴大其范圍,這也是罪刑法定原則最基本的體現。
其二,是關于涉惡的認定。4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聯合印發了《關于辦理惡勢力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該意見對惡勢力以及惡勢力犯罪集團的認定標準做出明確規定。所謂惡勢力,指的是經常糾集在一起,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手段在一定區域或者行業內多次實施違法犯罪活動,為非作惡、欺壓百姓、擾亂經濟、社會生活秩序,造成較為惡劣的社會影響,但尚未形成黑社會性質組織的違法犯罪組織,其構成一般為3人以上,且糾集者相對固定。
此處需要注意的是,關于涉黑涉惡犯罪與一般的犯罪集團的區別。我國刑法第26條第2款規定,三人以上為共同實施犯罪而組成的較為固定的犯罪組織,是犯罪集團。根據我國著名刑法學者陳興良教授的觀點,兩者的區別在于對社會的非法控制。所謂黑社會組織,或者黑社會性質組織其實就是對社會進行非法控制的組織。其存在并非只是單純為了實施犯罪,而應該認為,其實施犯罪是為了控制社會,控制社會又是為了更好實施犯罪。至于一般的犯罪集團而言,其存在就是單純的實施犯罪。所以,司法實踐中,辦案人員應當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從而做到精準定罪,做到以法治的思維掃黑除惡。
其次,在辦理涉黑涉惡的案件中,如何把握寬嚴相濟的標準。涉黑涉惡的案件普遍存在欺壓百姓,擾亂社會生活秩序以及社會影響惡劣等特點。因此,當黑惡勢力相關的犯罪分子被繩之以法之后,人們普遍會產生對這些人予以嚴懲的想法,這也符合人之常情。但是,我國刑法的基本原則之一就是罪刑相適應原則,即對犯罪分子刑罰的輕重,應當與其所犯罪行和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因此,如何在案件辦理的過程中準確把握寬嚴相濟,對每一個司法辦案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好在,在當前的司法實踐中,辦案人員在案件辦理的過程中已經牢固樹立起這樣的觀念。比如,記者從上海市奉賢區人民檢察院處了解到,該院在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辦理相關案件的過程中采取了完善黑惡勢力犯罪案件訊問合法性核查機制的辦法,即在偵查終結前開展訊問合法性核查,對確有刑訊逼供、非法取證等情形的,及時督促公安機關排除非法證據,并提出糾正意見。同時,嚴格適用羈押必要性審查機制。對于黑社會性質組織、惡勢力犯罪集團等組織者、領導者和骨干成員要從嚴適用羈押必要性審查程序,從嚴開展減刑、假釋和暫予監外執行監督。既嚴厲打擊了犯罪,也合理的保障了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利。
記者通過走訪發現,目前在全市范圍內,各級檢察機關均在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中拿出了自己的行動。寶山區人民檢察院的檢察官告訴記者,2018年,該院共審查逮捕涉嫌“套路貸”犯罪嫌疑人25件72人,受理審查起訴“套路貸”案件28件91人,經審查提起公訴“套路貸”案件20件59人,有效打擊了一批 “軟暴力”和惡勢力的苗頭性違法犯罪,提升了社會治安整體水平。該院在打擊涉黑涉惡犯罪的同時,也在積極總結經驗做法,為下一步的掃黑除惡行動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們將嚴格按照中央要求對涉黑涉惡線索登記、移送、查證、反饋,嚴格執行《紀檢監察機關與政法機關涉黑涉惡問題線索雙向移送反饋辦法》。在辦案過程中,對于可能涉黑涉惡相關罪名的案件,制定明確的訊問審查機制,對可能存在黑惡勢力的情況從細微處著手,嚴格把好每一個關卡,形成對黑惡勢力的高壓態勢。”
同時,該院還將對操縱經營“黃賭毒”等違法犯罪的黑惡勢力,以及“黑物業”“黑保安”“黑物流”“黑導游”“黑中介”“黑金融”等黑惡勢力進行重點關注。同時,立足寶山區的實際情況,關注郵輪經濟,切實防范利用郵輪實施偷渡、詐騙等犯罪行為,并對其背后的利益鏈條進行調查并深入挖掘,為地方經濟發展特色保駕護航。
在長寧區檢察院,記者了解到,該院采取日常排查、重點排查、專項排查以及集中排查相結合的方式,建立了不間斷排查的責任制度,不斷拓寬涉黑涉惡問題線索的來源和途徑。對近年來已結和未結的涉黑涉惡案件、職務犯罪案件、經濟案件、刑事案件、信訪案件進行倒查。同時,該院要求控申部門對控告申訴、來信來訪等進行全面覆蓋排摸,堅持做到不留盲區、不留死角,應排盡排,切實將涉黑線索排查到位。
為加大對區域內有組織犯罪及其“保護傘”的懲處力度,該院還成立了有組織犯罪檢察官辦案組,主要辦理集團化犯罪案件、惡勢力犯罪案件和社會危害性大、反偵查能力強的多人多次犯罪案件。對于案情復雜、有重大影響的有組織犯罪案件,辦案組將加強偵查引導和法律監督,深挖背后腐敗問題,加大對漏罪、漏犯的追訴力度。同時,積極參與涉黑涉惡違法犯罪問題的綜合治理,通過提出檢察建議等方式促進有關部門堵漏建制,強化管理,嚴格執法,最大限度擠壓、鏟除黑惡勢力滋生的空間和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