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金吱 先德彬(通訊作者)
(1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手術室 四川 瀘州 646000)
(2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口腔科 四川 瀘州 646000)
阻生齒是指偏離正常解剖位置,不能達到正常牙齒咬合位置的牙齒,阻生齒可影響正常牙齒,如何安全舒適的進行拔牙已經是醫學牙科領域的關注重點,目前臨床學常用的拔牙手術以患牙拔除術為主[1-2]。阻生齒拔除中傳統的鑿骨劈冠技術逐漸被擯棄,而微創拔牙技術在阻生齒拔除中應用越來越廣泛;本文就微創拔牙在阻生牙齒拔除中的應用,旨在為臨床上更好的對阻生牙齒拔除進行治療提供依據;具體報告如下。
筆者以2017年5月—2018年5月間來我院口腔科治療的100例阻生牙齒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在本次研究中有52例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沒有明顯的年齡差異,本次研究經過院領導以及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
本次研究將入選對象分為兩組進行實驗,使用隨機分組原則,在對照組中進行常規拔牙術,而實驗組給予微創拔牙術。
1.2.1 對照組 對照組采用常規的拔牙技術,術前常規抗菌處理后進行X線觀察,做好主要病情了解后對口腔環境進行消毒處理,使用局部麻醉的方式進行麻醉,去除牙齒周圍的阻力,將牙挺準確的放置于牙槽和牙體之間,通過撬撥作用頂出牙根,牙窩用生理鹽水沖洗。
1.2.2 實驗組 實驗組采用微創拔牙技術。術前常規抗菌處理后進行X線觀察,后給予常規口腔消毒之后用濃度2%利多卡因進行局部麻醉,暴露需拔除位置的牙體和骨組織,用仰角45°高速渦輪機去骨,使牙冠周圍充分暴露于視野內。使用微創拔牙刀分離牙根和牙槽骨,將牙周膜剝離,慢慢的使用較小的力量旋轉將阻生齒徹底拔除,牙窩用生理鹽水沖洗,縫合復位拔除區域組織。
對兩組研究對象的手術時間,以及術中出血情況,最后的愈合時間進行綜合分析。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進行一般描述,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檢驗,檢驗水準為0.05,P<0.05定義為存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中使用微創手術進行拔牙所用時間長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及傷口愈合時間少于對照組,兩組比較有很大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表 兩組研究對象拔牙時間、術中出血量、傷口愈合時間的比較
阻生齒主要是牙齒在非準確位置萌出,嚴重影響其他牙齒的位置,如不及時進行治療,會影響其他正常牙齒是咀嚼功能;只有通過正確的手術將其拔除,才能給患者減輕疼痛若[3]。本研究結果發現,在實驗組中使用微創手術進行拔牙所用時間很短,術中出血量很少,最后的傷口愈合時間也是很短,遠遠小于對照組所用時間,所用研究指標均優于對照組,而且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該結果與程偉等人的研究結果一致[4],主要原因是使用微創手術可以減少常規手術中的一些不利影響,微創手術操作部位準確,過程安全,術后恢復迅速,減輕患者不適,消除緊張恐懼心理。綜上所述,微創拔牙法在阻生牙齒拔除中具有較好的應用空間,臨床上值得推廣應用。